首页 > 现代言情 > 意外成为东宫幕僚后 善建的咸鱼

64. 打千

小说:

意外成为东宫幕僚后

作者:

善建的咸鱼

分类:

现代言情

这一日,皇帝身边的大总管胡公公来东宫传旨。

“彦月公主不日抵达京城,着令东宫待诏任知宜随鸿胪寺处理一应事宜,务必谨行彰怀,显大胤泱泱风度,不得有失。”

“臣领命。”

任知宜接下谕旨,立刻吩咐人上茶,“这几日入冬,还要劳累胡总管辛苦跑一趟,喝杯热茶再走吧。”

胡公公拂尘一甩,姿态微低,“待诏客气了,传旨是奴才分内之事。此次应国彦月公主出使我朝,陛下极为重视,请待诏务必谨慎行事,不要出什么岔子才好。”

“知宜明白,多谢公公提点。”任知宜含笑:“兹事体大,蒙陛下信任,知宜微感惶恐,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胡公公笑道:“待诏过谦了,陛下常赞您心思玲珑,加上公主毕竟是个女儿家,陛下怕鸿胪寺的人照顾不周,由待诏女官接迎也更加妥当一些。”

胡公公走后,任知宜问宫人,“殿下此刻人在何处?”

“殿下正在召见内府中人。”

任知宜微怔,“内府的人又来了?”

内府为内宫机构,管理皇宫内各宫各殿的人事和杂事。太子虽然被关禁闭,东宫的吃穿用度也未少分毫,内府总管还时不时地还派人过来问安,想来太子召见不是要发落他们。

“告知殿下,我在书房等他。”

————

夜幕初降,书房内,卫枢递给任知宜一本书。

“这是你要的书——《南州志》。”

任知宜忙接过来,面露欣喜,迫不及待地翻了几页。

卫枢见她爱不释手,扬唇笑道:“你要的这本书市面上不常见,内府那边费了些时日,好在终于找到了。”

“多谢殿下。”任知宜笑得灿然。

卫枢道:“听说胡公公今日来传旨。”

任知宜笑容微敛,“殿下可知,陛下为何突然下这种旨意?臣问过胡公公,可惜他滴水不漏,只字未露。”

卫枢揉了揉眉心,“是鸿胪寺卿祁冬阳向陛下进言。”

任知宜莫名其妙,自己细细想了想,确定之前并未与此人有过嫌隙。听闻祁冬阳为人心胸狭窄,好大喜功,在朝中多年,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倒把手伸到她这里来了。

卫枢轻声道:“近来,他与景相走得比较近。

原来如此。

任知宜了然地点点头。

“你此番领命迎接彦月公主,须听从鸿胪寺的调遣,小心行事。”

任知宜挑眉,“景相的动作好快。”

柳德刚刚致仕,朝中闻风而动,除了一些投效东宫的,其余几乎都入了景相门下。不知道是不是她疑心过重,她觉得景相原本与世家牵连并不深,可奇怪的是,柳德一倒,景相反倒与安王越走越近。

“景相究竟想做什么?”

卫枢背手而立,声音淡淡的,“他先是提拔莫千山成为禁军统领,现在又想把控户部,一心要将孤拉下储君之位。”

“所以,他第一个要对付的人,是我。”

二人相顾无言。

烛燃待尽,莲花烛台的一圈布满赤红的滴蜡,摇曳的烛火倒映在锃亮的烛盘上,像是一张张着血盆大口的恶兽之脸。

皇宫之中,何来真正的岁月静好?

任知宜轻轻一吹,灭掉烛火,换了新的烛芯。

“臣打算安排几人举荐宋其臻做户部尚书。”

眼下书房只他二人,宫人被屏退至极远处,任知宜毫无顾忌,将心中谋算尽数道出。

柳德致仕,眼下户部尚书的三位关键人选,分别是右补阙宋其臻,中书舍人薛畅和户部侍郎苏叶。

宋其臻是皇帝的人,而薛畅是景相的学生。她想要借皇帝与景相的矛盾,给东宫一个置身事外的时机。

她继续道:“只有这样做,陛下才会解除殿下的禁闭。”

“孤不急。”

“可是彦月公主此次出使大胤,有和亲之意。殿下尽早解除禁闭,才能争取到应国的支持,与景相抗衡。”任知宜目光灼灼,望着卫枢。

卫枢瞥了她一眼,“应国的支持要争取,但是孤不会与彦月公主和亲。”

任知宜轻轻“哦”了一声,像是得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回答。

卫枢思忖半晌。

户部掌大胤财脉,如今国库说不上亏空,却也有些捉襟见肘。不逢灾年,不遇兵祸,自当无碍,但是税赋一直是卫枢中的隐忧。

他之前派苏叶下江南,为的就是查茶税。大胤施行茶业禁榷,征收茶租,并禁止茶户私卖。自咸宁元年起,江南三道未遭遇大灾,茶租一直递减,茶价却逐年攀升,馥安茗茶甚至卖到一两三金的价格。

不过三人当中,苏叶的确胜算最小。

宋其臻在翰林院做了十几年大学士,对户部庶务并不精通,对苏叶查账影响不大。反倒是薛畅,为人精干敏锐,势必能察觉。若薛畅做户部尚书,江南和两靖的税账便不好再查了。

“孤会让苏叶退出。”卫枢道:“近来父皇气性大,既然他想要宋其臻做这个位子,东宫便顺势推一把。”

————

一大早,孙公公火急火燎地来找任知宜。

起初,她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待到来到后院,才发现空地处落起一丈高的木架,扎于深土之中。

木架两侧各三根粗木条,立成三角爪状落地,中间置一根横木。

她抬头望去,卫枢身着粗衣,手执铁锤,踩在高高的横木上东敲西打,加固木架。大片的日光泼下来,将他的眉眼染上一片鎏金之色。

好一幅不可思议的景象。

“内府缺工匠?”她站在下面,仰头问道。

“缺什么工匠!”孙公公气得直跺脚,“就算是少了工匠,也用不着殿下做这活计啊。是殿下死活不让别人插手,非要亲手做这架子。你快劝劝殿下。”

任知宜绕着架子走了一圈,握着一根脚架轻轻晃了一下。

“啊啊!”

“快住手!”孙公公倒吸一口凉气,颤声道:“待诏怎地这般不知轻重,这架子这么高,若是把殿下摔了该如何是好!”

任知宜笑笑,“孙公公,您别害怕,我只是试试这架子稳不稳固。”

孙公公急了,“您别光看热闹啊,快劝殿下下来啊!”

任知宜也不理会,迎着刺目的光,朝卫枢笑道:“这架子挺稳,殿下手艺不错。”

听到她的夸赞,卫枢站在高处,望着下面笑了笑,明朗的笑容似融于秋日朝阳,温柔和暖。

“做这个很麻烦吧,殿下是不是做了很长时间?”任知宜继续喊话道。

“不久。”卫枢淡淡应道。

他没说实话。

今早天未破晓,他便起床,花了三个时辰才落出架子的雏形;更不用说前几日开始着手准备,翻遍各类营造书籍,挑拣出合适尺寸的木条,切成榫卯的形状;还几次召见内府的老宫匠,询问他们如何搭建成型,用何种材质才能牢固。

卫枢从架上下来,“认得这是什么东西吧?”

任知宜轻笑,“殿下小瞧人了。我灵州虽地远,却也不是荒蛮之地,我幼时进出山林,经常以藤为千,嬉戏至日暮方歇。”

“打秋千”,原本是大胤民间极盛行的一种游乐,这几年,渐渐流传开来,勋贵家中也开始玩乐。

“这木架已成,找两根粗麻绳挂上去,再安上踏板,就可以打秋千了。”任知宜眼睛亮亮的,一脸的跃跃欲试。

瞧她欢欣雀跃的样子,卫枢的声音愈加温和,“麻绳易断,不够稳妥。”

“那用什么?”

“之前秋猎,孤得不少猎物,以兽皮作绳索,想来更结实一些。”

任知宜赞道:“好主意。”

二人合力,将秋千固牢。

任知宜一跃,跳上踏板,笑得轻快,“劳烦殿下推我一把,不过不要推得太用力,太高了我会害怕。”

卫枢笑笑。

她脚下一蹬,慢悠悠地荡入空中。

和煦的风将浸了薄汗的轻衣吹干,天与地似乎近了,变得不再苍茫飘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