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金枝裙下臣 唐时锦

6. 第 6 章

小说:

金枝裙下臣

作者:

唐时锦

分类:

穿越架空

当徽仪和三兄知道爷娘要给她们办牡丹宴相看的事,已经是几日后了。

两人都是兴致缺缺的姿态。

尤其是三兄,甚至是满心排斥,嚷嚷着不要去相看。

“儿子不要,儿子还没玩够呢!”

“而且长安的那些女郎儿子都认得,没喜欢的,再等几年吧!”

用三兄的话来说,媳妇会影响他吃喝玩乐,如果遇不上尤为喜欢的,他宁愿一个人过。

永熙帝和杜皇后笑骂了他几句,只是劝道:“去瞧瞧,说不准能遇上合意的,不想早成婚便将婚期定晚些。”

三兄还是嘟囔着不想,徽仪也不想,但她想有个伴,就加入爷娘的阵营劝道:“对呀,说不准三兄便遇上一个能让三兄怦然心动的女郎,而且我是不信三兄识得长安所有官家娘子的,比如苏二娘子你认得吗?”

眼珠子一转,徽仪设下陷阱道。

苏二娘子一出,果然将李凌为难住了,他苦思冥想了一阵,败下阵来嗫嚅道:“这个还真不知道,犀奴快告诉三兄这是哪家的?”

徽仪才不会告诉他,因为这是她胡乱诹的,她甚至不知道长安有没有苏二娘子。

但这话徽仪可不会告诉三兄,只趁热打铁道:“瞧,三兄也不知道,还是很我一起去牡丹宴吧!”

既如此,李凌也就痛快道:“好,那我就去一趟,不过阿爷阿娘,我去了可不一定就能遇着喜欢的,可别强按头啊!”

永熙帝失笑,抬腿踢了一脚李凌,骂道:“就你多事!”

当时阿姐也在侧,她想得多些,故而忧心忡忡道:“要不要将雀奴和犀奴两人分开择选,若儿郎和女郎都混在一处,就怕旁的女郎分走犀奴的风采,让犀奴看中的良人……”

话未尽,但一家人都知道什么意思。

徽仪也知道。

经过五年的时光,她不再是当年黑瘦的乡野丫头,她变得光彩照人,也学了身为一个公主所需的基本礼仪。

但终究了比别人缺了十二年,也不是什么才华横溢的女郎,长安士宦贵女中总有几个翘楚,而她的名声在长安也不甚好听,放在一处相较,在那些讲究的儿郎眼中难免会落了下乘,或许会被抢了风头。

但她不在乎,甚至觉得这样更好。

因为……

“我这样的名声,诗书上也不够好,但若是有人能在千千万万个女郎里认为我最好,那他就是我的良人。”

“反之,如果那些儿郎都跳过我相中了其他女郎,那他们本就不是我的良人,何须难过?”

初来长安那一年所见识的冷遇排斥已经让徽仪明白了很多道理,不会为任何不值得的人难过。

这番话徽仪是轻笑着说出来的,但一家人神情却有些复杂。

怜惜、赞赏、感慨……

其中李怀玉面色最为复杂,发怔了许久,苦笑了几息。

……

牡丹宴定在三月初六,钦天监说那是个春光明媚的日子。

距离牡丹宴还有些时日,徽仪每日过得也十分充实。

因为落后了别人许多年,徽仪直到现在都要每日听夫子讲学。

每日只听一个时辰,碰上特殊的日子便可休息。

多多读书是好事,这样她也不会像曾经那般被其他贵女用诗赋取笑而听不懂了。

在陵州时,爷娘虽也曾亲力亲为教导她们兄弟姊妹几个认字,攒钱为她们买笔墨,但对于阿爷这个不受朝廷待见的鹤陵王来说,是没有那么多典籍书册可以奉读的。

加上徽仪年纪又最小,等回到长安前学会的也不过是最基础些的东西,完全不能跟其他女郎相比。

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

直到现在,徽仪都记得这句嘲讽,似乎是郑家九娘说的,嘲笑她是山鸡装凤凰,两头蛇学卧龙。

可她只是学着她们的穿衣打扮想要跟她们一起玩罢了。

可只得了这一句诗,还有一群女郎的掩唇轻笑,明晃晃的讥讽。

也正是那次,徽仪不想再讨好任何人了,哪怕没有朋友。

她冲上去给了郑九娘一巴掌,用尽了她所有的力气。

“我乃圣人之女,天家公主,你为臣女竟敢犯上,大逆不道!”

“来人,给本公主将这个贱人拉下去打!”

她阿爷是圣人,她是阿爷的掌上明珠,一声令下,两个身强力壮的内侍将郑九娘按在了地上,贵女颜面尽失。

爷娘匆匆赶来,得知她被郑家女儿如此羞辱,也气得脸色发青。

不仅是心爱的那女儿受到侮辱,更是冒犯了皇家威仪,两相叠加绝不能让他们容忍。

杀鸡儆猴之下,郑九娘以不敬皇室,冒犯天颜的罪过领了二十鞭,以儆效尤。

大概是那一下太过狠辣凶悍,其他贵女皆畏惧闪避,此后再没有人敢当面不敬她这个公主,甚至还多了些见风使舵的圆滑女郎来讨好于她。

对她扬着笑脸,说着好听谄媚的话,为她鞍前马后。

尽管是带着目的,并不诚心,但对于徽仪来说足够了。

对于这些附庸,徽仪也足够大方,贵重稀罕的赏赐一波波下去,让她们喜笑颜开。

将杂念剔除徽仪老老实实听了荀夫子的课,又开始学习琴棋字画,还有插花焚香点茶之类的。

她的字写得很好,荀夫子也曾夸过,这都是她苦练的结果。

棋道也算可圈可点,只要不是碰上个中高手,都能手谈一句不落下风。

插花焚香点茶在徽仪看来最简单,就是她觉得这些事情过于鸡肋,只是些用来装点门面的东西。

唯有琴一道,徽仪总是茶些火候。

长安最为盛赞琵琶,无论是乐舞伶人还是贵族官宦,拿起琵琶总是能弹拨一曲,琵琶名手更是数不胜数。

长安人偏爱热情明快的琵琶曲,从上至下皆是如此。

偏生徽仪总是弹不好琵琶,有些郁郁。

再一次弹得疲累时,徽仪摸起了一边的玉笛,吹奏起悠扬明亮的曲子。

笛声破开窗子,飘向了远方,来到了山川大泽,与飞鸟相伴。

……

牡丹宴前,徽仪还去了一趟樱园。

因为徽仪得改动,樱园更热闹了,不止有士宦娘子,更多的是布衣荆钗的长安百姓。

其中有个被爷娘牵着的小女娃见到徽仪,怯生生地给了她一包饴糖。

“囡囡喜欢樱花,谢谢公主让囡囡和爷娘过来看花,这是囡囡今早买的,送给公主。”

稚子目光清澈,话语柔软,徽仪那一日心中都暖洋洋的。

欢喜之下,她拔下了发髻间的玉簪,插在了小女娃小小的丫髻上。

一家人受宠若惊不敢受。

“就当是这包饴糖的回礼了,拿着吧。”

对于小女娃来说,这包饴糖便是她今日最珍贵的东西了,但对于徽仪来说只是一支簪罢了,酸乎的什么。

又在樱园逛了一会,因为心情好,徽仪还行侠仗义般做了件好事,解救了一位被奚落欺负的女郎。

粉衣女郎故意将头上的钗子扔进池水中,然后让老实木讷的青衣女郎下去捡,对方不想去还推搡人家。

与她阿姐看起来差不多的性子,被欺负了只是沉默退让,虽然浅笑着,但看起来总有几分可怜。

徽仪现在无所顾忌,几句话骂得那欺负人的女郎狗血淋头,讷讷请罪,不见先前的恶毒嚣张。

徽仪最讨厌的便是这等性子刻薄歹毒的,让她自己跳了下去,感受一下水里是什么感觉。

池水不深,只能到人的膝盖,只能吓唬吓唬人,压根没什么危险。

做完好事,徽仪挥一挥衣袖离开了樱园,心情爽快。

又是几日过去,宫中牡丹盛放,姹紫嫣红,华贵夺目,以牡丹为名的宴席也开始了。

徽仪今岁十七,在世人眼中正是谈婚论嫁的大好年华,但她对于婚姻却陌生之至。

她没有推心置腹的好友,更没有接触过除家人以外的儿郎,她不知爱情是什么滋味,也不懂婚姻的意义。

但这不妨碍她好奇,去向往,去憧憬。

若能寻到一个合心意的驸马,陪她开心笑闹,想想也不错。

让玉娘和碧青给她精心妆点,穿上掺着金银丝线的紫襦上衣,下身是缝制着各色宝石玉珠的艳红石榴裙,裙琚翻动间光彩耀眼。

此时牡丹正盛,徽仪令宫人去摘一朵冠群芳,簪在鬓边,贴花钿,画斜红,点朱唇,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