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屿回到巧绣坊,将布料图画绣线交给陈玉娘,马不停蹄赶去桂花巷找黄氏。
黄氏闲不住,接了些手帕香囊荷包在家中做。对温屿的到来高兴不已,热情地道:“我天天盼着东家来,又不好意思前来催,没曾想今朝起来喜鹊叽叽喳喳叫,果然东家就来了!”
温屿笑道:“我也盼着能天天有活,我们大家都能赚些嚼用。不过这次的活不多,就一身衣衫。衣衫贵重,须得绣花,在九月前得要完成。你一个人可来得及?”
黄氏听到贵重衣衫,顿时犹豫起来,道:“不瞒东家,普通寻常的绣花衫裙,手上活计快一些,一两个月就能做一身。我没做过贵重的衣裙,要绣什么花样,我也拿不准。越贵重的料子越娇气,绣花容不得出错,错上一针两针还好,若是连着错上三五针,就算事后描补,也会留下针眼。急不得赶不得,一定要细致。东家若要稳妥些,还是我与秦娘子一起,我们两个人手,离交货时日还有三个月左右,我们两个多月就能做好,时日就宽裕了。”
杨六指定面料用罗,他拿出一百两银出来,温屿不可能选普通的罗,必须选软烟罗。软烟罗一匹的价钱在十八两左右,按照林裕和给她的价钱,她十六两二钱银子就能拿下来。
软烟罗轻薄透,里面必须有衬里。衬里布料也不能太便宜,要选细绢之类的布料,一匹中上等的细绢,大约在二两到二十两银子左右。温屿不打算用太贵的细绢,只用五两左右的绢布。
通常一匹布可做两身普通衫裙,但时兴的宽襕裙裙摆在十二幅,一匹布仅能做一身衣裙。
不算绣线在内,仅布料本钱需要近二十一两银。
如果黄氏与秦氏两人一起来做工,除去本钱税金孝敬等成本,按照净利三成分成,她们一共可分到二十一两多银子。
按照两个月完成来算,平均算下来每月每人到手有五两多银,与做扇面赚到的钱差不多。
温屿道:“你们两人的手艺不同,这点要注意些。绣坊新来了个绣娘,到时候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让她教教你们,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黄氏一愣,道:“原来东家铺子来了新的绣娘,她肯教我们?”
温屿道:“只要你们肯学,多用些心思,对你们的绣技肯定有帮助。”
黄氏顿时喜滋滋道:“既然能有这样好的师傅,我肯定会用心学习。”
温屿与黄氏约好时日,让她去找秦氏说一声,便回了绣坊。
到傍晚,杨六亲自送来了余下的八十两定钱,衣裙尺码。温屿留他用饭,他想都不想拒绝了:“清粥小菜偶尔吃吃便好,三天两头吃,我又不是穷人!”
温屿拿着银子,半点都不生气,笑吟吟送走了他。
没一会,在外奔波一天的荀舫也回来了。陈玉娘晚饭已经做好,饭后她回了自己的屋,荀舫去井边打水洗漱。
温屿跟着过去,舀了一盆清凉的水洗脸擦牙,顺便问道:“今朝情形如何?”
“姓高的从你家弄走了不少的钱财啊!”荀放擦着脸,感慨道:“以前的温举人,估计只晓得读书,不通世俗经济。高家有三间铺子,两家香药铺,一家堆垛场。巧了,温家恰好以前就做香药,堆垛场生意。温举人去世时,只留给你大哥温屹一间香药铺,堆垛场因为买卖不好,已经易主。这间绣坊给你做了嫁妆。绣坊的结果,就无需我多言了。”
堆垛场是堆放货物之处,好比货栈仓库。只要在靠近码头等地方有间房子即可,基本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居然能因为买卖不好倒闭!
温屿道:“你还记得我们第一天去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