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凭阑记 贞观女史

7. 第四回(上)

小说:

凭阑记

作者:

贞观女史

分类:

衍生同人

【动离情盼盼理弦柱】

陆玄近日筹备去江宁的事,盼盼早从来福那里探知了消息,心里烦闷。这天吃过饭,招呼莹儿陪着打双陆棋,莹儿怎么也学不会,盼盼气恼道:

“你这丫头!平日我看你,也算是百伶百俐,怎么一学这个,脑袋就像是榆木疙瘩一样儿!”

莹儿陪着笑,委屈说:“我一个做丫头的,斗大字儿不识几个,哪有小娘的聪明劲儿,学什么都成。再说,这双陆棋,本来就难学,连大爷都说不会打呢!”

盼盼道:“他要是想学,还不容易的?他只是不爱这些玩意儿罢了。”

因说起陆玄出远门儿的事,对莹儿道:“平常三五天的,还好消磨,这一去就是两三个月,只剩咱们俩,巴巴儿地守在这个楼子里,闲木桩子似的,从早到晚,连个家雀儿也看不着,岂不是要把人闷死了。”

莹儿安慰道:“不打紧,还有莹儿呢,我陪小娘说说话儿,一天过的也快哩。”凑跟前,低声笑说:“赶明儿天气好时,我再去叫个轿子,陪小娘出去逛逛。”

盼盼嗔道:“你还说呢,上次没出去几步路,回头就叫他知道了。前面不远就是街口,我俩一出门,就有人看见了,怎么瞒得住人。”

莹儿笑道:“大爷知道了,不是也没说什么,我看他是个阔朗的人,倒不在这上头多心。”

盼盼没精打采:“就算不多心,出去次数多了,也是不高兴的。再说这地方,也没什么好逛的。”叹了口气:“唉,算了,闷是闷了些,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也算是万福了。”

莹儿忽道:“要是大爷出了门,日子长了,他家里老太太,会不会来为难小娘?”说着害怕起来。盼盼嗔怪地看她一眼,笑道:“看你吓的那样儿。他是当家的人,咱们又是过了明路的,没个做娘的,管儿子这许多事!”莹儿松了一口气:“那便好了。”

盼盼又道:“这也是住在外面的好处,省得看人脸色,受人折磨。我只是担心,将来,他娶个厉害的大娘来。”

出了一会儿神,又笑了:“管他呢,咱们能乐一时且乐一时罢了……”

正说着,听有人叩门,莹儿道:“大爷来了。”跑下去开门。

陆玄进屋,盼盼已将棋盘收拾起来,起身行了个礼,走过来替他宽下外衫。陆玄见她眉头微蹙,没有笑模样,拥着在床沿上坐了:“怎么了,今儿怎么不欢喜?”

盼盼不答话,抿了抿嘴唇,伸双手搂住他腰,扬起脸反问道:“大爷又要出门了?”陆玄道:“嗯,这不是经常的么,怎么偏今儿不高兴?”盼盼道:“你这次是要出远门儿!”

陆玄奇道:“你怎么知道的?”盼盼调皮一笑:“我猜的。”陆玄笑道:“你这机灵鬼儿,一定是我什么时候口风儿,被你捉到了。”盼盼抿嘴儿笑:“你夜里说梦话哩,我听到了。”陆玄道:“乱说!我从来不说梦话。”

盼盼一边浅笑,一边松开了手,伸食指在陆玄胸口划了两圈,缓缓说道:“反正以后,要是你这里有了别人,我可是知道的,你可别想瞒过我!”

陆玄看她娇嗔可爱,不觉呵呵笑起来,扳过她脸亲了一口。

盼盼问:“这次大爷要去哪里?多久回来?”

陆玄就把要去江宁、来去时日、自己的安排告诉了:“我不在,家里总有照应,要是甚事来福支应不开,你就让他说与家里。这儿出去没几步就是街口,有着急的事儿,叫个人也容易,就说城西陆家,都知道的。”

盼盼道:“事儿倒是没什么,就是你去那么久,留我一个儿在这……”

说着眼圈发红,看了看陆玄脸色,又不说了。将手勾住他脖颈,撒娇道:“大爷要记挂着盼盼,早些回来。”

陆玄“嗯”了一声,抚了抚她的脸庞,笑道:“你弹个曲儿我听。”盼盼起身,笑说道:“今儿爷真好兴致,我还道你不爱这些个呢。”便去筝前坐了,调弦理柱,拨弄起来,轻启朱唇唱道: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①

陆玄于琴乐之事所知甚少,约略知道她唱的是什么,但听筝鸣悠扬,歌声婉转,心中十分惬意。又见盼盼云鬓轻挽,眉目如画,白绸袄,红绫子裙,一举一动轻盈袅娜,如同仙子,一时间仿佛置身梦境,神魂飘荡。

一曲罢了,陆玄招手让盼盼过来,偎在自己身边,又细细看看她脸,把她手拉过来,放在胸口,说道:“你放心。有了你,我陆玄做神仙也不过如此,心里怎么还会有别人呢。”

又道:“只是有一样,我不在家,你让莹儿看好门户,不是要紧的事儿,不要出门。我倒不是不放心你,只是你生的这个样儿,我怕万一有那胆大包天的人见了,心生妄想。”

盼盼又喜又嗔,红了脸,坐到陆玄腿上,贴着胸前,勾脖子搂腰跟他撒娇,说:“爷要是不放心,不如带盼盼一同去江宁,怎样?”

说着自己也来兴致了:“早听说金陵古迹,六朝烟水之都,我做梦都想去瞧瞧,你要是带我去,我管保一路上尽心服侍,咱两个在路上,也过的神仙日子。你说好不好?”

陆玄只是笑,伸出手刮了刮她鼻子,说:“这次可不行。以后要是有机会,我就带你去。”

盼盼泄气道:“我就知道是去不了。可是,你这一去两三个月,我又不能家去住,整天在这小院儿里,也没个人来,实在是闷得很。”

陆玄想了想:“那怎么办,要不给你养一只猫?”

盼盼嘟起小嘴儿:“不喜欢那东西,以前有人送过,没两天就让拿回去了。一身的毛到处掉,想想都难受,还要服侍它,岂不是添烦恼。难道你愿意过来了,看见一只猫楼上楼下乱跳,我这锦缎衣服上,到处粘着猫毛?”

她一头说,陆玄一头想着,禁不住呵呵笑起来。伸手将她一抱,顺势歪倒在床上,两人滚在一处。

接下来几天,陆玄安排家中事务,准备一应行装。请了孙成和他手下押司金四,并两个相熟的朋友吃酒,说起要去江宁一事,自己不在家,相托他们关照。

几个人都道:“都是自家兄弟,还用说的?有事自当尽心尽力,何必回回的这般客气。况老太爷和文权兄弟都在家,也用不到我们什么。你快放心做事去,家里就当你在的一样儿。总吃你请,又没差事,倒叫我们不好意思的。”

陆青这边也和文权一起,拿这事儿做由头,约了卢九,蔡小六,冯立,陈四侉子几个弟兄吃喝了一顿。

这几个人年岁差不太多,都是陆青和文权在县学读书时的同窗,从小一起玩大的。现下卢九和蔡小六在县衙里当差,文权开始熟悉店铺的账目往来,其余几个都没正经营业,各人家里有几个钱,爹娘也宠惯着,整天晃晃荡荡没事干,聚在一起无非东游西逛,习拳练脚,使枪弄棒。

单说陆青,在这一堆人里,属他年纪最小,却是有些真功夫的。他七岁开蒙读书,陆母因陆玄跟着叔父忙生意去了,就把“出读书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每逢节庆,都给学里送礼致意,请先生严加教导。

然而陆青生性顽劣,用先生的话说:“屁股上好像扎了根刺,一时半会儿也坐不安稳,一心的聪明劲儿,全在淘气上,于书本全不在意。”管的松了,他就怠惰,稀里糊涂混日子,管的紧了,就要逃学旷课。陆母为此生了不少气,也着实教训过几次,只是难改,渐渐灰了心,只好长吁短叹:这孩子不是块念书的料。

这陆青虽不爱读书,却自小身体结实、力气大,最喜欢跟人摔跤角力,比试高低。文权本来读书还好,可身边有个陆青,他毕竟也是小孩子心性,哪有不爱玩儿的?下了学,也跟着陆青,还有冯立、陈四侉子、武大几个混在一起,再加上大些的卢九、蔡小六——这两个人不过读了两年书,略识几个字就不念了——几个小子拉帮结伙儿,呼啸来去,号称“真源七兄弟”,时常在街上打架生事。那几年,陆玄一年倒有大半年不在家,陆母担心陆青惹事,每日里过得提心吊胆。

到了陆青十三四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