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垄上烟火(种田) 山枣

134. 第 134 章

小说:

垄上烟火(种田)

作者:

山枣

分类:

古典言情

见大儿子也赞同小李大夫的话,丛三老爷更是稀奇。

“不成想镇上的老爷们还管这些个,走亲戚还要讲究个名正言顺呢!不过,咱俩家都住在偏僻乡野,大老爷们怕是不会理会咱这些升斗小民吧?”

“咱们自是不打紧。”杏娘轻快地接口。

“可不是有句话叫人言可畏嘛,我侄子在镇上谋了差事,多少人心酸眼红。有那坏心眼的少不得时时关注,一旦抓到了点风吹草动的把柄,立时就能传扬得满镇人尽皆知,巴不得搅黄他的前程……

要不怎么说三人成虎,即便是胡编乱造的传言,编排的人多了,众人就当了真,哪管谣言的真假,何况是这等一打听就能明是非的家事。

人的两张嘴皮子上下一碰,说出去的话就变了样,我侄子那般温和有礼的一个人,行事谨小慎微,不敢行差踏错,就怕叫人告发。”

丛三老爷赞同点头:“那倒是,小李大夫是个再守礼不过的人,叫人见了就喜欢。咱们平头百姓好容易得个出身,甩脱掉镰刀、锄头的,可不得小心行事。

要是被那些坏了心肝的人捣乱,重新去田里蹚泥巴水,那滋味……年轻人怕是受不住哩,这就像书里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便是当爹娘的心里也不落忍。

咱们家虽说没这个顾忌,碍着小李大夫,也不好接了亲家公、亲家母来家住。你可得跟他们解释清楚,不是我们不愿,实是怕好心做了坏事。”

“我知道,”杏娘笑意盈盈道,“我娘常说人生在世哪能面面俱到,总会得罪二、三人,所以平日里做人不能太猖狂,否则岂不处处树敌?

人当面不能拿你怎么样,背后抽冷子就是一刀,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哩!大哥,你是咱家学问最好的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丛三老爷跟儿媳一唱一和的本事比起陈氏跟大儿媳丝毫不差,且他是在不知情的境况下发自肺腑的心声,比之刻意为之更显刀刀见血,深可见骨。

丛信虽说不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可这般再浅显不过的指桑骂槐,他要是听不出来就枉费在镇上当了一年的教书先生。

早知道今天就不过来烤火了,他媳妇也真是的,好端端的做什么掺和老娘跟弟媳的纷争。

这不是没事找事,吃饱了撑得慌吗?

当下只听得浑身冒汗,面红耳赤,他分家前后做的那些“好事”好比民不举,官不究,欺的就是他二弟憨厚老实。

若是有看他不顺眼的人传扬出去,只怕外人一听就知晓内里的龌龊,孰是孰非不容辩驳。

人品一旦染了污点,那他的差事……

丛信吭哧难言:“弟妹说得是,咱们是得……小心行事,谨慎说话。好在都是一家人,胳膊肘折了往袖子里藏,不能叫外人看了笑话,是吧?”

杏娘无所谓地耸肩:“大哥说是就是咯,我这个人好说话的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欺到我的头上来,就是把天捅个窟窿,我也是敢的。

咱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谁不让我好过,我让他寝食难安。”

语气决绝,气势如虹,颇有上阵杀敌的女将军威势。

不就是拱火么,她非但能拱火,还能架桥呢,如今的李杏娘别说以一敌二,就是以一敌三那也不带怕的。

丛信嘴皮子嗫喏两声,怯于她摄人的目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而林氏则始终置身事外,如一尊沉默的雕像矗立在一旁,一声不吭。

“有了。”突然丛三老爷一拍膝盖,他方才眉头紧锁想了半天,终于想出来一个好办法。

“小李大夫担心他爷奶一起来咱家小住旁人说闲话,咱们可以先请了亲家公过来住一段时间,再请亲家母过来,两人轮番做客,外人总不会连这个都管吧?

这样既避免了闲言碎语的麻烦,亲戚之间又添了来往,岂不一举两得?”

显然老人家很是自得他的奇思妙想,语气中带着说不出的得意。

杏娘的笑声越发清脆:“爹,您可真厉害,这样的法子都能想到,挑个时间给我爹娘带个口信,他们定也是同意的。”

“是吧?”丛三老爷眉眼弯弯,心满意足。

“在镇里找一个活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不成想还有这般多的说法。好在咱家本分度日,跟这些挨不着边,犯不着顾忌。”

杏娘不再说话,只发出几声意味深长的轻笑。

见老大两口子三两招就败于杏娘之手,陈氏不由气结,怎地这般无用?

尤其是林氏,之前不是能言善道,死的都能给说成活的,如今怎成了张嘴的哑巴?

敢情不是自家的事就不尽心,摆摆架势亮亮招式就没有了后招,叫人打得狼狈不堪,有如丧家之犬,简直无用至极。

前锋一败涂地,当主帅的陈氏只得亲自下场,“没有内鬼引不来外贼,自个家里的事情外人怎么会清楚?

要是出了差池,那指定就是自家人眼红使坏,见不得旁人比自己强,这样的人就活该头顶生疮,脚底流脓。”

“娘说得极是。”杏娘赞同点头,推心置腹道。

“要不怎么说还是娘了解我,都说做人要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我不一样,我偏偏就要小肚鸡肠,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

谁要是欺了我,我就算拼去半条命,也要刮他一层皮下来。哎,没办法,生就这样的脾性,我爹娘也由着,纵使我闯出天大的祸事,他们也能想法子解决。

我是不要紧,左不过就是鱼死网破,看谁耗得过谁?”

一番话说得满是骄纵跋扈,不可一世,气得陈氏嘴角哆嗦,一股气憋在胸口几欲爆炸,却找不出反驳的话。

李老爷子在这十里八乡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怪人,杨氏也不遑多让。

两口子拿个老生闺女当宝,几个儿媳、孙子、孙女们也不是没意见。

可再有意见那也是白搭,人家自个挣钱自个花,反倒是儿子、儿媳们惦记老两口的私房银子,把多少老人比了下去。

娘家靠山硬,如今的杏娘就有些有恃无恐,加之心性几番磨炼,陈氏再想在她头上作威作福,摆婆婆的架子,面临的就是骑虎难下。

她不去为难旁人已是心胸开阔,哪还容得了别人找茬?

“谁欺负你了?”依旧是丛三老爷莫名接口。

“先不说你爹,咱们周遭这片就没有不服的,都拿他老人家当了半个神仙。便是小李大夫的名头也日渐响亮,每逢去镇上摆摊总能听到只言片语,说他医术高超,待人有礼,一视同仁……

非但得镇上的老爷们看重,就是镇下面的百来个村子的人也佩服得紧。自打他开始坐堂问诊,看病的人都多了起来,为人极有耐心。哪怕是街上的乞儿也一样的把脉开方,再没有冷眼轰赶过,跟之前的老大夫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如今说起镇上的小李大夫,人人竖大拇指没口子称赞,都说李老先生养了个好孙儿,不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