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看见天幕一骑绝尘的毛驴,张飞一下就坐不住了。
真的假的?毛驴跑的比马还快?
那他若是能骑上一匹上等毛驴,岂不是天下无敌?
他一直很羡慕他二哥的那匹赤兔马,可他找了好久也没有能够和那匹赤兔相匹配的宝马。
现在看来,物种上倒也不必非要限制的那么死嘛,没有宝马,宝驴也可以啊。
一想到自己骑着宝驴冲进敌阵嘎嘎乱杀的场面,张飞就忍不住呲个大牙笑了起来。
刘备一看张飞双目无神,精神恍惚,呲个大牙乐个不停,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过这一次他倒是没有打击张飞,因为他也不知道张飞在骑驴这方面,到底有没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天赋。
以前若是有人和他说,驴车能跑过战马,他肯定上去就大嘴巴子抽他,但是看完视频后他明白了,在天赋怪面前,常理是说不通的。
……
唐朝。
李世民望着天幕,嘴巴张的老大。
“之前看上下五千年视频的时候,后人曾提到过让这赵光义给朕驾车,朕还曾不屑一顾过,他什么档次,也配给朕驾车。”
“可现在看来,貌似是朕不配啊,驴车一夜跑了一百四十公里,这他娘的比朕的青骓还快。”李世民惊讶的都爆粗口了。
大唐天团们一个个也是惊讶不已。
“陛下,要不咱们组建个毛驴车队,或毛驴骑兵卫吧。”尉迟敬德提议道。
“嘶~”
对这个提议,李世民还真有些心动。
可他在脑海中想象了下那副画面,沙场上,他英武不凡地大唐儿郎们,胯下骑的不是高头大马,而是耳朵不时扑扇着,呲个大板牙的矮小毛驴。
“嗯……”
李世民甩了甩头,赶紧将脑海中那“美丽”的画面驱散,然后拒绝道:“还是算了吧,不是每个人都有赵光义那个天赋的,人家车神之名也不是白叫的。”
……
宋朝。
赵光义面无血色地爬到赵匡胤脚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嚎着。
“陛下!陛下!您就饶了臣弟吧,臣弟绝对没有害您的心思啊,害您的是另外的赵光义,臣弟虽有罪,可罪不致死啊。”
“况且,这车神名头也不全是负面的对吧,其他人有靠一辆驴车逃过追杀,一夜几百里的本事吗,后人给臣弟这个名头,更多的也是敬佩啊。”
赵光义为了活下去,已经是脸都不要了,硬是要将车神的名头说成是正面的。
赵匡胤靠坐在龙椅上,就像是看小丑一样看着赵光义。
“唉,还是给自己留些体面吧,三弟。”赵匡胤叹了口气说道。
“既然你觉得是正面,那也可以,朕说话算话,不杀你。”
“来人,将晋王押入死牢,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会见!”
赵匡胤一脚将赵光义蹬出去老远,语气冰冷地说道。
他本来就没想杀赵光义,不然也不会和他赌这一下,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赵光义这辈子也不会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了。
“大哥,我错了啊大哥,大哥我真的知道错了,您就饶了……”
看着像死狗一样被拖下去的赵光义,赵匡胤心中有些不忍,可更多还是愤懑。
他就说嘛,他后代怎么能怂成那个熊样,原来根本就不是他的种,而是赵光义的后代。
高粱河车神?
呵,说的好听罢了,其实就是个逃兵,祖宗如此,后代可不就有样学样吗。
……
天幕继续播放着。
【第五位:大明瓦罐鸡朱高煦。】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嫡次子,自幼天生神力,弓马娴熟,军事天赋极其出众,堪称小项羽。】
明朝,朱棣看到这,心中顿时升起了不好预感,赶紧命人把朱高煦从猪圈中带过来。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继位,着手准备削藩。】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朱高煦随军出征,冲锋陷阵,勇猛异常。】
【公元1400年,朱高煦参加白沟河之战,率军冲锋,斩杀了对面的将军,后来朱棣在东昌兵败,朱高煦率军及时赶到击溃敌军,成功救出了朱棣。】
【公元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又一次被南军击败,还是朱高煦率军及时赶到救下朱棣,因此朱棣非常高兴地对其说了那句很有名的“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说实话朱棣也没想着自己能赢,所以就画了一张超级大饼,结果没想到最后还真赢了,这饼却根本兑现不了。”
——“朱棣这事干的太不地道了,我要是金豆子,我也反。”
【正是因为这句话,为后来朱高煦的死埋下了伏笔。】
【公元1402年,朱棣攻下金陵,登基称帝,两年后封朱高炽为皇太子,朱高煦为汉王,藩地在云-南。】
【然而朱高煦以路途遥远为由,拒不就藩,朱棣由于溺爱以及制衡太子的考量,将他留在了京城。】
唐朝。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朱棣的经历和自己真像啊,同样的造反起家,同样的有着让人不省心的孩子。
也不知道他最终是怎么选择的,选了老大?还是老二?
又或者像他一样,选了其他人?
【朱高煦因此变得更加嚣张,开始了在京城种种作死行为,什么陷害太子,谋划造反,僭越礼制等等。】
【最终朱棣忍无可忍将朱高煦赶到了自己的封地,但这并没有熄灭朱高煦想要造反的决心。】
【公元1424年,朱棣病逝榆木川,太子朱高炽在北平继位,十个月后,驾崩,由太子朱瞻基继位。】
【朱瞻基继位后,对朱高煦采取怀柔政策,大肆封赏犒劳,但朱高煦认为这是小朱怂了的表现。】
【于是公元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但很快便被镇压了。】
【小朱人挺厚道,即便朱高煦这么折腾也没想着杀他,只是将他贬为庶人圈禁了起来。】
明朝。
朱棣赞赏地看了朱瞻基一眼。
对于原时空朱高煦造反一事,他是半点都不意外,这个混球,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他都敢造反,何况自己死了,没人能压的住他了,他是肯定会造反的。
倒是这个朱瞻基这小子做的不错,将心比心,要是自己,他肯定是不会留下朱高煦的。
“小子,干的不错,没有违背咱们爷孙的誓言。”朱棣十分欣慰地赞赏道。
“嘿嘿。”朱瞻基摸着后脑勺,羞涩地笑了笑。
他感觉这事似乎没那么简单,不然瓦罐鸡这个词解释不通啊,总不是能自己天天给他二叔买瓦罐鸡吃,所以留下了这么个名号吧。
……
【原本,朱高煦可以衣食无忧地过完后半辈子,只要他老老实实的基本能落个善终。】
——“不可能的,小朱死的那天,肯定不会留他的。”
——“不折腾,他也就不叫朱高煦了,你能想象霸王项羽那样的人物,老老实实被人圈起来当废物养吗?”
【然而,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有一天朱瞻基去探望他,他竟然趁其不注意,一记扫堂腿把朱瞻基绊倒了。】
【然后也没有下一步动作,就是面露得意之色,眼神挑衅地看着朱瞻基。】
【这给朱瞻基气的够呛,直接命人取来了一口300斤重的大缸将朱高煦罩住了,但前边也说了,朱高煦天生神力,直接就要把缸举起来。】
【朱瞻基害怕朱高煦脱困后,把缸砸向自己,连忙命人压住铜缸,然后在铜缸外点燃木炭,最终朱高煦被活活烤死,成为了有名的——瓦罐鸡。】
——“大明第一扫堂腿,名不虚传。”
——“就离谱,也不知道他咋想的,为啥要来那么一记扫堂腿呢?”
——“求死呗,就是想让朱瞻基手上沾染朱家人的血。”
——“我觉得他没那么多想法,他就是单纯想让朱瞻基出丑,感觉以他的性格能干出来这种事。”
——“二叔的脑袋满地滚,大家不都踏实了嘛。(狗头)”
——“朱瞻基:大明第一烧烤王。”
——“朱高煦:史书浩如烟海,只写了四个字,争当皇帝!”
明朝,永乐年间。
朱瞻基和朱高炽两人此刻俯首跪地,大气都不敢喘。
刚刚还在夸朱瞻基的朱棣,此时面色阴沉,望着天幕,一言不发。
“爹,这,瞻基这孩子是……”朱高炽有心为儿子解释,可他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最终狠狠地瞪了朱瞻基一眼。
本来杀了就杀了,砍头,毒酒,白绫,哪怕是凌迟处死,老头子估计也说不出来什么。
可非要整这么个死法,还让后人蛐蛐了几百年,编排成了“瓦罐鸡”,你说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呢么。
这时,大殿外传来大踏步的脚步声,听那“咚咚”的声响,就知道来人怨念不小。
刚刚还面色阴沉的朱棣,瞬间起身,拿着藤条对着朱瞻基就是一顿“猛抽”。
朱瞻基看见藤条袭来,下意识闭眼,紧攥拳头,等待疼痛感降临。
然而,藤条虽然在空气中发出刺耳的破空声,但抽在他身上时,却并没有多少痛感。
朱瞻基意外地看向朱棣,见朱棣不停地给他使眼色,他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立马发出“痛苦”的哀嚎。
“啊,啊啊!爷爷,我错了!我不该那么对二叔!啊啊啊!爷爷我真知道错了!”
朱瞻基在地上被抽的“死去活来”。
朱高炽也瞬间看明白这爷俩是在干什么呢,立马挪动庞大的身躯,抱着朱棣的大腿乞求着:“爹,爹,你就饶了瞻基吧,他还小,你要打就打我吧!”
“爹啊!爹!你不能这么狠心啊!”
这时,脚步声终于停了下来。
“臭小子,你竟然敢……额!”
朱高煦怒气冲冲地冲进大殿,一进门就看见这“惨烈”的一幕。
“这……嗯,这啊。”朱高煦看着满地打滚的朱瞻基,嗯啊了半天,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来,老二,你来的正好,我正在教训这个臭小子呢,他竟然敢如此大逆不道,
你给我狠狠地抽他!”朱棣将手中的藤条递给朱高煦。
“我……”看着手中带血的藤条,朱高煦心中的怒气瞬间消失了一大半。
老头子还是疼我的嘛,看给这臭小子抽成什么样了。
平时对这小子宝贝的不得了,关键时刻老头子还是站在我这边的嘛。
在自我攻略下,朱高煦剩下的那一小半怒气也散的差不多了。
于是他随手抽了两下,便将藤条扔到了一边。
“算了,我这个当长辈的就不跟他一般见识了。我还没死呢,现在欺负他算怎么回事。”
“装什么死呢,还不快谢谢你二叔,也就是你二叔心胸宽广,不愿跟你计较,你看回家的,看我不抽死你的!”朱高煦咬牙切齿地说道。
“谢,谢谢,谢谢二叔!”朱瞻基躺在地上虚弱地说道。
……
【第六位:大清第一舔狗多尔衮。】
【当年马景涛和宁静两人主演的《孝庄秘史》红遍大江南北,多尔衮和大玉儿之间的爱情故事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电视剧,多尔衮才荣获舔狗的外号。】
【但关于多尔衮和孝庄皇后到底有没有一腿这事,学者们众说纷纭。】
【这事《清史稿》中是没有记载的,但是《清史稿》是满清遗老遗少们编写的,里边对清朝大肆吹捧,所以这样的丑闻肯定是不会记载的。】
【反观同时期的半岛李氏王朝的史书中,明确记载了孝庄皇后下嫁给了多尔衮,注意是下嫁,不是偷偷摸摸的搞男女关系。】
【那多尔衮又是如何获得大清第一舔狗的称号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舔狗之旅。】
清朝。
无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都有些尴尬。
孝庄皇后是他们的祖母/曾祖母,多尔衮是他们坐稳江山的第一功臣,也是他们的十四叔爷,顺治则是他们的爸/爷/太爷,这几个人他们都不好随意置喙。
所以他们为了不让这丑闻流传下去,销毁了不少资料。
可没想到,算漏了一招啊,怎么半岛那边什么都记载呢,这点家长里短也值得写史书里吗?
关键还特么是别人家的家长里短,你们自己国家没有啥需要记载的嘛?
一天天就知道不务正业,可恶!
……
【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个儿子,也是清军入关的第一大功臣。】
【1620年,努尔哈赤废太子,立自己的八个儿子共议朝政,史称“八王议政”。年仅八岁的多尔衮开始走向历史舞台。】
【1628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多尔衮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一生大大小小征战了上百次,为清朝的崛起立下了不世之功。】
【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猝死,因为没有立下遗诏,所以皇帝之位空悬。】
【由于满族和汉族不同,并没有嫡长子继位的规矩,所以那时的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都拥有继承权。】
【且二人实力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都想着不服就干一下。】
【眼看着斗争将要进入白热化,这时,那个女人出现了。】
【也不知道大玉儿是怎么说服多尔衮的,反正多尔衮退让了一步,提议拥护大玉儿的儿子,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继位,而他则当了摄政王。】
【这一提议,得到了大批骑墙派的支持,他也由此开始逐渐掌控朝政。】
三国。
曹操不解地嘀咕着。
“这一招很漂亮啊,他本就没有扫平一切的实力,拥立他人当皇帝,从而获得中立派支持,是很高明的手段啊。”
“顶多是这个人选有一些猫腻,可也算不上是舔狗吧,最多算是利益交换。”
曹操虽然是第一次听说“舔狗”这个词,但由于天天接触天幕,耳濡目染之下还是隐约明白了这个词。
“那应该就是后面发生的事,让他荣获了这个外号吧。”郭嘉笑着说道。
曹操点了点头,继续看向天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