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微臣 周九续

12. 第十二章

小说:

微臣

作者:

周九续

分类:

现代言情

《微臣》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别苑水榭内,东风习习,花开莺飞。

周棠散发独坐其间,自斟自饮时,碧纱女子上前行礼,道:“公子,那文长明回来了。”

周棠笑了一下,道:“请他进来。”

不多时,便见一风神疏朗的少年漫步而来,周棠率先起身拱手,“长明兄。”

文照站定回礼,“盛之兄。”

周棠明知故问:“长明兄何以去而复返?”

文照从袖中取出那根柳枝,“柳同‘留’,是以才有折柳相送以示惜别之举。盛之兄赠我以柳枝,难道不是希望我留下?”

周棠大笑,十分自然地牵过文照的手,与其相携至几边坐下,“长明兄果然聪慧过人,不愧是陆公高徒,来,请坐。”

文照随之入座,“我席间并未提及自己师承何处,盛之兄如何得知我乃陆公弟子?”

“长明兄风采过人,自是引人注目。”周棠正亲自为文照斟酒,闻言抬眼看了文照一眼,眼中含笑,意有所指地道:“这二来么……咱们这些出身不如人的,总要格外耳聪目明一些,才能活得下去不是?”

文照:“……”你的出身不如人我的出身不如人好像不一样。

她笑道:“盛之兄乃世家贵胄,四世三公南阳周氏,何其尊贵,我不过边郡草芥出身,如何能与盛之兄相提并论?”

“长明兄何必妄自菲薄?兄台虽家世单薄,但能得陆公青眼被其收为亲传,足可见君才干非凡,强过我这等徒有虚名之人何止千倍?”两人商业互吹一番,周棠忽然话锋一转,“只是,方才席间,我三弟安之出言发难时,长明兄为何不言明自己乃是陆公弟子,而仅提尚书郎一职?”

文照反问:“盛之兄以为是为何?”

周棠沉吟片刻,道:“别人赋予自己的,到底是外物,想要搏出名声,终究得靠自己的本事。”

文照道:“知我者,周盛之也。”

两人相视一笑,把盏言欢。

酒过三两巡,两人面上皆覆了薄红,周棠似有醉意,以手托腮,眼瞳深幽地望着文照,“长明兄初来洛京,在尚书台中可还习惯?”

文照笑道:“照出身贫寒,家师又远在并州,幸而尚书台无人刻意磋磨,聊以度日罢了。”

“聊以度日?”周棠忽而讪笑一声,低头喃喃道:“咱们这样的人,拼尽全力方才有今日,又要如何甘心‘聊以度日’呢?”

文照为其斟酒的手一顿,试探着问:“盛之兄此言何意?”

周棠反问:“长明兄幼时生活如何?”

文照叹道:“自然困苦不堪。”

周棠略勾了下唇角,“我亦如此。”他深深地长叹,“我本庶出,生母为婢,上有嫡长,下有幼弟,在这深宅大院中,有如蝼蚁。我虽不似长明兄家中贫困,可家族内斗、兄弟倾轧,这一路走来,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屡经艰险,方有今日,若止步于此……”

文照接下去说:“若止步于此,来日天翻地覆,手中却无寸许自保之力,迟早也是为人鱼肉。人生在世,若想登高位、争上游,唯有拼搏。”

两人再度四目相对,彼此都看清了对方眼底的勃勃野心。

文照主动拱手,“君若不弃,照愿竭尽所能,助君得偿所愿。”

周棠大笑,为文照敬酒,“请长明满饮此杯!”

青樽相碰,两人彼此相视而笑,水榭中清风徐徐,仿佛天地见证。

·

自那次和周棠结盟后,两人一番商议,觉得文照想要升官还是得等待时机,但却可以从别处入手,例如打造人设、提升声望。

周棠于此道颇有经验,“名声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若经营得当,却能派上大用场。”

文照问:“所以盛之才竭力营造自己风雅公子的形象?”

周棠微微一笑,并不答话,只道:“长明有真才实学,且精于作诗,不若从此处入手……”

文照下意识地道:“搏个诗仙之名?”

“诗仙?”周棠一愣,随即拊掌笑道:“大宁诗仙,如此甚妙!”

两人都是说干就干的行动派,敲定计划后当即散去各自谋划。

曲水流觞宴之后,文照接连受到数位名士相邀,一日,几人乘舟行于大江之上,文照遥望天水一线处,忽然有感而发,吟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随即作诗一首,引得在场众人赞颂不已。

初夏时节,文照骑马于洛京城外巡视农田,见一老农头顶烈日于田中插秧,心生怜悯,遂作“悯农”一首,其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广为流传,众人闻之皆感慨不已,洛京城中奢靡之气竟为之略缓。

而后文照又借机作下《静夜思》与《送友人》,周棠则在背后大力宣传,一套连招打下来,文照“大宁诗仙”之名广为流传,一时洛京绢贵。

在文照作为先行者开辟了新的赛道后,难免会有人想来跟风内卷,然而旁人所作之诗总是失之枯燥,显得木讷,由此反而更凸显出文照的才华。

在有了相当名气之后,文照发现自己的尚书台打工生活都顺畅了许多。原本在各大官署之间跑来跑去传递文书时,难免时不时地会受到轻慢与刁难,随着自己的各大诗作逐渐传播,这类情况便也慢慢随之消失,到后来再写下《登高》一首后,终于彻底不见。尚书台和其余官署的上官们仿佛一夜之间全然转性,见了文照一个个都变得和蔼可亲了许多,再不复往日桀骜不驯的模样。

无论对方是倨是恭,文照一概坦然应对,从来笑语晏晏,作诗打造人设之余也并不曾放松在尚书台的工作,因而又添了“兢兢业业,不卑不亢”、“有其师风度”等评价。

在“大宁诗仙”名声打响之前,文照拿得出手的只有“陆陵弟子”这一身份,在成为公认的“大宁诗仙”后,两个名头彼此呼应彼此衬托,终于使得文照在洛京士人圈的地位更上一层楼,周棠便借机提出带文照拜会他的叔父,也就是南阳周氏族长,当今三公之一的大司徒周淮。

“我叔父虽地位尊崇,但他为人和善,长明不必紧张。”周棠说完,又顿了顿,附在文照耳边说:“至少他表面总是和善的。”

两人彼此对视,眼露了然笑意。

门子见周棠前来,遥遥便躬身行礼,“见过二公子。”

周棠问:“我叔父可在?”

“这……小的不知。”

周棠随意摆了摆手,“你下去吧。”他转头对文照道:“或许叔父此时正在书房议事,我们且……”

“哟,盛之也在?”

一个声音忽然在院中响起,文照瞥见周棠登时冷了脸色。然而这变色只在瞬息,周棠随即盈盈笑道:“见过兄长。”

文照抬头,看见一个被一群人簇拥在中间的二十来岁、衣着华贵不凡的青年,正朝此处缓步而来,青年的相貌同周棠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只是眉头紧簇、唇角下撇且眼神倨傲,一看就是个不易相处之人。文照低声询问:“你的嫡长兄,任太常之位的周梧,周昌之?”

周棠面不改色,只从牙缝中挤出三个字,“就是他。”

待周梧走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