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汴京好食光 一碗泉子

6. 韭菜盒子

小说:

汴京好食光

作者:

一碗泉子

分类:

衍生同人

“笃——卯正二刻,天色阴晦!”

打更声渐远,姜宝珠放下梳妆的手,左右打量铜照子里的自己,满意点头。

也是能梳出像样的发髻了。

这罗髻最方便日常,很适合她这种懒人——头发扎成麻花辫,盘在脑后即可。

打开妆奁,姜宝珠捡出两朵绢花装点在髻上,又从底层取出一支发簪。

银簪尾部镶嵌几粒小珍珠,是原身喜欢的素雅样式,也是这妆台中最值钱的首饰。

对不住了。姜宝珠在心里跟原身道歉。

来日赚到银子,我一定将这珠簪原样赎回来。

柴房里洗漱完毕,东厢的两间卧房还在沉睡。

姜宝珠轻手轻脚走出院门,长舒一口气。

幸亏没把那刨根问底的吵醒。昨儿个夜市回家的路上,姜宝琦一直就那套“祖母托梦”的说法旁敲侧击,显然是不信。

别看这妹子不爱说话,却是个极内秀早慧的,宛如一个心智冷静的成年人,托生在小姑娘身体里……

姜宝珠也怀疑过这小丫头跟自己是同类,可任她“奇变偶不变”,“宫廷玉液酒”的试探,姜宝琦最终只淡淡瞥她一眼:

“三姐姐,你饿了便去吃,乏了便去睡。”

——有病便去治……

行过甜水巷,往昨日夜市反方向走,过了桥,便是一条商业街。

时辰还早,好些店铺都没开门。

药铺,香铺,果子行,金银铺,铁器铺……有了!

站定在“薛记当铺”的牌匾下,姜宝珠从袖中抽出一方丝帕。

“三妹妹?”

她停下动作,扭头瞧见一人高马大的少年。

他穿无袖背搭,两条古铜色胳膊结实健硕,一看便是凭力气吃饭的。

是那住姜家隔壁的吴家大郎。

姜宝珠抿笑:“吴大哥。”

吴大郎铜黑的脸上笑出两排白牙,迎步上前:“你,你身子可好些了?”

“已大好了。”姜宝珠话间刻意避嫌,“多谢方婶子挂心。”

这吴大郎与姜青舟自小便是玩伴,和原身走得也很近,论起来么,确实当得上一句“两小无猜”。

随着原身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这“无猜”就变了味。

如今一瞧见她,吴大郎说话就结巴;她掩唇一笑,他更是看得眼都转不开,一张脸如烧起来的炭一般……

“嗐,我昨日——我娘昨日原要去探你,谁知赶上那癫媒婆上门,幸而你……”吴大郎手挠后脑,声音越来越低,“未许了那老鳏夫……”

“……”

姜宝珠假装没听见,只岔开话:“吴大哥可是要往铁铺去?”

吴大郎是铁匠,他爹的爹的爹也都是铁匠,家传手艺足够过硬,“吴记铁铺”在汴京城颇有些名气。因此,虽说家中的四个男人一顿饭便能吃空半袋米,吴家日子倒也宽裕。

“是,我爹接了城南路员外家的急活儿,这几日都住在铺中赶工呢。”回头瞧见当铺招牌,吴大郎又面露诧异,“三妹妹,你这是要……”

他二话不说便解下腰间钱袋,递上去时结结巴巴:“你,你若需银钱,尽管拿去——”

姜宝珠侧身半步,语气淡淡:“吴大哥会错意了。我来早了,净等这果子行开市呢。”

吴大郎拿钱袋的手悻悻收回:“是我唐突了……”

姜宝珠睫羽轻颤,忽而想到什么——钱断不能要,但欠个人情,未尝不可。

她轻声开口:“我……确有一事相求吴大哥。”

“你说!”吴大郎眼睛一亮,疾步上前。

意识到失态,他又抓着脑袋往后退:“你大哥离家时曾嘱咐我照应你……和琦妹妹。你们若有难处,莫要见外。”

“如此,先谢过吴大哥!”姜宝珠福了福身,继续道,“我想寻你家铁铺对面那葛木匠,打制一副放炉灶的推车。”

“可是……那摆摊的灶车?”吴大郎示意街边卖笋肉包的小摊,心头同时一震:姜伯父丢了衙门职务,竟要去摆摊了吗?!

姜家已困顿如此么……

“正是。”

姜宝珠又做了详细描述:她要的推车不求上等木料,也无需雕花刻纹,只要大方结实,防水防油,轻便好推即可。

最要紧的是快,最好这两日便能完工。

吴大郎思索片刻,点头应下来:“这好办,我曾见那葛老伯做过双轮灶车,保不齐他铺子里有现成的。你也莫忧心造价,没几个钱。再说了,有我在……”

姜宝珠没接那暧昧话头,施施然福身与人道谢。

吴家大郎也呲着白牙红着黑脸与她道别。

见人走远,姜宝珠才重新抽出帕子系在耳上遮住半面,抬脚迈入当铺。

虽说让她别操心钱的事,她也不可能真指着他人出钱……

再出来时,手里多了沉甸甸二两银子,姜宝珠步伐都踏实许多。

果然,钱这东西,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二两银子二贯钱,听着不少,实则根本不够花——她要置办的东西很多,何况家里下月的房租还没着落呢。

这么一想,姜宝珠便把荷包捂紧了些。回家路上,她只花十文钱买了一小袋连麸面和一把韭菜。

看见刚开门的鱼虾行,姜宝珠犹豫片刻,还是走了进去……

她这一趟花了近一个时辰,再推开院门时,家里人已经都起来了。

姜宝琦停下手里的扫帚,眼里是不动声色的打量与探究。

姜明远与付惜音也停下话头。夫妇俩刚还在商讨如何削减饭食花销,由奢入俭难,他们两口子的厨艺都上不得灶台,被惯坏的舌头,还总牵挂外头的美食……

见女儿提着面袋回来,两人又一下有了底气——若有昨日那冷淘,外面的饭食也没多稀罕!

“珠姐儿怎起得这般早?”付惜音问道,一边接过女儿手里东西,“可是还想下灶?”

不等人回答,姜明远抢先道:“珠儿今日莫下灶了,烟熏火燎,没得再引你不适——”

“爹爹,我早无碍了。”姜宝珠笑道,“胡郎中不也说了,我不能总卧床。下灶正好活络筋骨!”

见她脚下生风,兴致高昂,夫妇俩也没再阻拦,默默跟进灶房。

姜宝珠先将郑参军下午要吃的冷淘面汁调好,再将配菜切丝。

正要和面时,她娘开口了:“我来罢。昨日你和面时我仔细瞧过了,你放心,阿娘做得!”

女儿忽通厨艺,付惜音也不想将她日日困于灶间——这娇养长大的女儿自己情愿,为娘的也舍不得啊……

姜宝珠将面盆递给阿娘。她自是放心娘的,正如昨日阿娘和小妹全然信她下灶一样。

重新取出一个木盆倒入面粉,姜宝珠开始给自家人做饭。与之前做鸡蛋灌饼一样,这次依旧需要半烫面:先缓缓加入开水将面粉搅和成絮,再加冷水和面。

面团慢慢揉透揉光滑后,姜宝珠继续准备馅料。

她阿娘接手冷淘后,爹爹与小妹也纷纷加入帮厨。

姜明远将择好洗净的韭菜递与女儿:“珠儿可是要做韭饼?”

姜宝珠点头:“不错。”

姜明远咂了咂嘴唇:“金梁桥上那王婆子韭饼,每逢出摊便排长队,卖得比旁人还要贵两文……”

姜宝珠没接话。她要做的这韭菜盒子,与宋朝的韭饼其实不太一样。

昨日,她阿娘翻箱倒柜寻酵母,连带翻出不少东西:有花椒粉,也有绿豆淀粉制成的干粉条,再加上剩下的几枚鸡蛋,做韭菜盒子正好。

姜宝珠先将鸡蛋加盐打散,下锅炒碎盛出。

泡软的绿豆粉条下水煮熟,切碎。

随后便是韭菜的处理了,这一步很重要:韭菜做馅很容易出水,面饼从而软塌,破皮。想要不出水,洗好的韭菜首先要沥干。

沥干擦净水的韭菜切碎,姜宝珠又加两勺油进去搅匀——韭菜切口被油封住,直到馅料包完,都不会出汁水了。

处理好的韭菜馅与鸡蛋碎,粉条碎拌在一起,再加盐,酱油,花椒粉,芝麻油。

姜宝珠还特意加了点沙糖——除了调味,沙糖的甜还能压制韭菜辛辣,吃完也不会觉得烧心。

“面醒妥了。”做完冷淘的付惜音上前,打量刚拌好的馅料,“阿娘与你一同包制韭饼?”

姜宝珠应“好”,又轻呼出一声:“险些忘了——”

她拿过灶台上的小小纸包,正是方才从鱼虾行买的。

牛皮纸打开来,包着一把黄红油亮的姜虾米。

姜宝珠将虾米加到馅料里,筷子稍一搅和,这一点咸香海味,便将蛋香韭香彻底激发开来,直往人鼻腔立钻。

姜明远嗅了嗅,啧出一声:“珠儿这韭馅调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