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与权臣成婚后 五月兮

11. 第11章

小说:

与权臣成婚后

作者:

五月兮

分类:

现代言情

顾妍舒在公主府住了整整三日,第四日一早,随三公主顾钰一同回宫,回宫后,圣上召见,说她的婚期也定下了,就在下个月初八。

采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都由礼部替她操持,她只需安安稳稳待嫁便是,她颔首应是,陛下又恩赐一座府邸于苏屿默,供二人婚后居住,容亲王府更名为郡主府,允她从郡主府出嫁。

顾妍舒叩首谢恩,陛下很是欣慰:“一转眼安华也要成婚了,若日后那姓苏的小子欺负你,你可回郡主府,也可进宫和太后作伴。”

陛下顿了顿,又多说了一句,“量他也不敢。”

***

“主子,该起了。”

雨晴、雨舒在寝殿外,轻声唤她。

雨晴道,“再不起,可要来不及去观礼了,今日要好好梳妆打扮一番,让那些爱说闲言碎语的人看看,咱们郡主的风华。”

顾妍舒掀开床帐,嗓音还有些哑意,“今天是人家成婚,不必太过张扬,作寻常打扮即可。”

二人颔首应是。

今日出宫观礼,顾妍舒和三公主同行前往,顾妍舒特意去求了太后准允,顾钰和她同行。

刚刚出宫门,马车便停了下来,雨舒禀道,“主子,是苏大人”。

顾妍舒掀开车帘,见苏屿默立于一侧,身后跟着一名随从,她这才想起来,前几日她命人送去帖子,邀他一同去观礼。

她嫣然一笑,“苏大人有礼”,视线随即向后,发现并没有马车,“苏大人今日没乘坐马车前来吗?”

他略微抿唇,“未曾。”

顾妍舒微微一顿,没想到他当值时日不长,家中还未购置,“是我疏忽了,应该早点安排马车去接大人。”

她吩咐道,“雨舒,请大人上车。”

车门打开,苏屿默踩着脚凳,上了车,刚钻入马车,抬首见车中还有一人,朝着顾钰的方向淡淡瞥去一眼,这一眼,看得顾钰后背发凉。

他立马将脊背挺直,吞吞吐吐道,“少……师,少师大人安好。”

顾妍舒这才想起来,苏屿默现任少师一职,给皇子们授课,难怪顾钰见了他如同老鼠见了猫。

苏屿默坐在靠外的位置,顾钰坐立难安,缩在角落不敢乱动。

顾妍舒忍俊不禁,摸摸顾钰的脑袋,“小九,去和三姐姐一起坐吧。”

顾钰如蒙大赦,叫停马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顾妍舒觉得有趣,“大人,看来您是个严格的夫子,瞧把小九吓成什么样了。”

苏屿默凝视着她的笑颜,神色不自觉地柔和下来,“臣并未过多苛责。”

骤然,顾妍舒微微向他靠近了些,女儿家的香气迎面而来,苏屿默置于膝上的手指微微用力,衣袍被他抓出些褶皱。

顾妍舒盯着他的脸看了半晌,“这张脸,若是不笑,像是结了冰,难怪小九怕你。”

直至顾妍舒坐回去,他才放松下来。

很快,几人便到了安定侯府裴家,尚未进门,先被门前那片铺天盖地的红晃了眼,门楣上悬着的红绸从门檐一直垂下。

裴琰在门口迎客,与他们几人一一见礼,他的眼神落在顾妍舒和苏屿默身上时,笑容勉强地颔首。

宫人们将各自的贺礼奉上,随即有府上的侍从接引几人入内,宾客满堂,来的都是豪门显贵,皇亲国戚,还有太子和五皇子。

太子和五皇子乃是皇后嫡子,裴琰往常入宫伴读时,和二人走得很近。

几人走过游廊,耳边时不时传来一些议论声。

“安华郡主居然也来了!”

“看来,她跟裴小将军之间确实没什么了。”

“是呀!否则也不会和苏大人一同前来观礼了。”

顾妍舒恍若未闻,三公主悄声道,“和苏少师一同前来当真有用。”

太子和五皇子见他们来了,上前相互见礼算是打过招呼。

太子温润有礼,和苏屿默寒暄,“不曾想,少师今日会前来观礼。”

苏屿默微微颔首,语调平稳:“安华郡主亲邀,裴府这场喜宴,自然是要来的,何况,裴小将军与郡主曾有旧交,今日他成婚,郡主既愿亲临,我应当陪同。”

旁边的五皇子笑道:“少师倒是有心了,说起来,安华能放下前尘来观礼,也是难得的豁达。”

“昭明公主到——”

随着内侍清亮的唱喏声,庭院里的喧闹声霎时静了几分,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游廊红绸尽头,昭明公主正由侍女引着缓步走来。

几人纷纷与昭明公主见礼,公主抬手虚扶:“你们几个不必拘礼。”

太子笑道:“今日是裴府大喜的日子,姑母能来,可是给足了裴家面子。”

 昭明公主浅笑颔首,和二人寒暄几句。

二人离开后,昭明公主的视线转而落在顾妍舒与苏屿默身上,见顾妍舒望着自己,便朝她悄声道:“如何?我的法子可有用?”

顾妍舒挽住昭明的小臂,“小姑姑聪慧过人,自然是有用的。”

昭明眉梢微扬,拍了拍她的手背。

“吉时已到——”

随着赞者清亮的唱和,庭院里乐声扬起。

只见一对新人步入礼堂,随着赞者的节奏,行礼、对拜,新娘俯身行礼时,顾妍舒发现她腰间系着一个精致的铜铃,款式很特殊,她盯着铃铛看了半晌,总感觉那个花样十分眼熟,直到新娘直起身,她才收回了目光。

礼成后,新娘被送入洞房,宾客们被引着入了席。

男宾与女宾席分开,苏屿默恰好与吴阁老家的三公子相邻而坐,吴三公子也是今年与他一同科考,榜上有名,如今在御史台台院任职,官职虽只有从六品,但有弹劾百官之权。

吴阁老不愧在朝中浸淫多年,大公子安排在兵部,三公子如今又入了御史台,几人相辅相成,朝中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吴家父子的眼睛。

十三岁那场屠杀,当时何人来宣旨,何人下令诛杀,他明察暗访多年,与此事有关的人要么已经身死,要么寻不到踪,只有一个州府的师爷,被他查到行踪,这个师爷很是机敏,发现有人跟踪,逃脱出去,后面那师爷阴差阳错到了江南一带,又因犯事被捕,苏屿默才抓到这个师爷,终于在师爷口中得知了些许当年之事。

师爷说,当年丹州刺史接到密诏,令他听命于宣诏之人,于丹州城内诛杀定北侯一家,苏屿默问何人前去宣诏,他说只有刺史见过那人,他在门外等候,只隐约听见那人是自上京城来,口中说起京中吴大人,刺史下跪听命,听闻密诏内容后很是犹豫,毕竟定北侯驻守北境多年,乃是有功之臣,但那人当场拿出定北侯通敌的罪证,刺史才接了旨。

当年上京城的官员中,有头有脸的姓吴的大人仅有吴家父子,也就是身旁这位三公子的父兄,可仅凭这个师爷的只言片语,很难定论究竟谁是当年宣诏之人,背后之人是不是吴阁老,所以他科考以后,蓄意接近吴阁老,也是想找到机会能寻得当年之事的一些踪迹。

可此事时间已久,吴阁老又是个百般谨慎之人,收获寥寥。

东边一桌是武将,几位身着劲装的公子哥正猜拳行令,他们的吆喝声打断了苏屿默的思绪。

吴三公子执盏与他相对:“少师大人。”

苏屿默同样执盏,二人轻轻一碰,杯盏发出了一声轻微的脆响,二人一饮而尽。

三公子不知有意无意,笑道:“裴小将军今日大喜,想必苏少师与安华郡主也好事将近了吧?”

说起此事,他难得放松些心神,“确实如此。”

苏屿默又想起什么,将杯盏置于桌上,“届时,定请三公子前来,只是不知阁老是否肯赏光?”

三公子轻轻一笑:“只要少师相邀,在下是定要凑这个热闹的,只是父亲年事已高……”

说到此处,他微微一顿,凝着苏屿默道,“不过少师也算是父亲的半个学生,此事还需问过父亲。”

“是,届时苏某定亲自登门,呈上请帖,”他状似不经意地问道,“想必当年大公子成婚时也是如此热闹?”

吴三公子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