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逊尼派中的伊玛目
虽然都说天主教教会,扮演了中世纪基层治理的重要角色,但与伊斯兰教相比,其实还差了点意思。
天主教的教会,其实要更加的集权,有着清晰的科层制色彩,便于罗马教廷传达自身意志。
但伊斯兰教不一样,伊斯兰教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一个罗马教廷模式的中央。
清真寺之间通常不存在直接的相互统属关系,每个清真寺在伊斯兰教中通常是独立运作的,可谓是相当的自发性与扁平化。
而且,地方清真寺的伊玛目,他们的来源多种多样,既存在社区选举、官员任命、宗教学者推举等……
但总归而言,伊斯兰教逊尼派的伊玛目,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职务存在,往往是扎根于地方,缺乏统一管理。
科层制有科层制的好,扁平化也有扁平化的优点。
天主教教皇,可以借由科层制的教会机构,将自己的意志转换为教会的意志,动员欧洲发起十字军圣战。
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则因为扁平化的自发性,更加深入基层,分布更广,细致入微。
在扁平化的伊斯兰教中,这些逊尼派中的伊玛目,便扮演着基层组织者的身份,承担着大量各种后世居委会一般的职能。
从主持婚姻到主持丧礼、从主持节日到主持礼拜、从调节矛盾到救济贫穷者、从教育知识到选出下一任伊玛目……
可以说是正是他们维系着伊斯兰社区的存在。
这种模式,在盖里斯看来,其实也相当不错。
至少相比天主教那边,担心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他对领地内的逊尼派穆斯林进行统合,短时间内可就真没人能过来管他。
而想统合领地内的穆斯林,一来便是从财源角度也就是天课下手,二来便是要从思想层面压倒原先的那些穆斯林学者们,使他们愿意向自己听命。
财源方面,盖里斯打算重整领地内的天课制度,思想方面则就要从盖里斯的自我宣称角度入手。
眼下,有关包税人的血债情况,其实也调查的差不多了。
盖里斯觉得自己有必要该去动一动了,正好也算是杀鸡儆猴,希望那些清真寺的伊玛目们能识趣点。
……
儒历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先知与世长辞,留下一个快要统一的阿拉伯半岛。
在其离世后,穆斯林社区在他之后通过选举建立了正统哈里发制度。
一个新生的帝国,诞生在大地上,而后便向东与西开始了征服。
儒历638年,第二任正统哈里发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并于早一年将约旦地区纳入阿拉伯帝国中。
自那时起,盖里斯现如今脚下所踩着的土地,便被染上了黑白旗帜的色彩。
当四大正统哈里发的时代结束,倭马亚家族建立了自己的家天下,将阿拉伯帝国纳入自己囊中,开启了世袭制的时代,被同时代的唐称为白衣大食。
而后阿拔斯家族在750年,推翻倭马亚王朝,建立阿拉伯第二帝国,被唐称为黑衣大食。
从这时起,阿拉伯帝国走向了巅峰,也在那山巅上开始了崩塌,但伴随着帝国的崩解,与战争的肆虐,阿拉伯的科学与文化却步入了“黄金时代”。
很荒谬,看似也很离谱,但又确确实实发生了。
当盖里斯与一支商队一同转过道弯后,又一个12世纪的穆斯林农村,出现在盖里斯的视野里。
这座村庄坐落在干燥的丘陵间,泥砖房低矮破旧,墙壁斑驳。
几只瘦弱的羊在村头的干草堆中觅食,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风沙。
在阿拉伯的“黄金时代”中,亚历山大港有着七八万的人口、开罗与大马士革则是十几万、而巴格达则更是有着多达二十万起步的人口。
这些城市凝结着,阿拉伯科学与文化的结晶,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文明火炬。
然而盖里斯视野中的这处村庄,才是这个时代伊斯兰世界的真正底色。
在12世纪有超过80%的穆斯林,是生活在农村中,而非城市。
如果盖里斯想要真正动员这片土地上的穆斯林,势必要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农村。
“大人,我们要到了。”商队里的领袖低声对盖里斯说道。
对此,盖里斯浅浅的低了下头,示意自己清楚了。
早在一个月前,伴随着西蒙与哈立德进行巡视调查的时候,盖里斯也着手组建了现在他所处的这支小小商队。
这支商队,规模很小,全部加起来只有8辆马车15匹骆驼。
商队的商栈位于阿尔哈迪镇,平日里负责将斯卡尔的产出转运到阿尔哈迪镇,从而对外销售。
又从那些路过的大型商队手中,收购领地发展所需的物资。此外,还时常组织一些小队,前往领地中的各个村庄,销售各种货物。
其占据的生态位,也就比寻常农村货郎要高上半个层次。
大致上是卖些铁器、针线、陶器、盐巴、布匹之类。
当然,一些小孩子的玩具,其实也被包含在了里面。
这样的小队,
能够帮盖里斯将领地串联成一个整体,也能将封闭农村中的信息传递给盖里斯。
大多数情况下,农村里的居民,都会比较欢迎这种类似货郎的小队到来。
但盖里斯眼前的这个村庄,却在几天前向商队表露出了恶意。
“再和我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吧。”盖里斯向一旁的人问道。
“嗯。”商队里的领袖,重新描述起当时的情况。
与往常一样,他们这些人,来到前面的村庄,销售一些商品,探听当地的情况。
由于不少穆斯林农民,在今年并不怎么富足,盖里斯授意过商队,有关农具部分,是能进行赊账贸易的。
毕竟这来年就要爆发大规模战乱,铁质农具能多推广一点,就意味着来年领地内的收成能好那么一些。
从全局考虑出发,实在没必要太过斤斤计较。
但就这么一个在各个村庄广受欢迎的策略方针,到了前方这个村庄,却就和捅了马蜂窝似的。
“当时我们其实都谈妥几份买卖了,也打算去找村里的伊玛目作见证,但就突然有一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