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王天兄十字军 千翅万瞳

184.第184章 从此 正教振兴有望!(二合一)

小说:

天王天兄十字军

作者:

千翅万瞳

分类:

历史军事

第184章 从此 正教振兴有望!二合一

加沙被攻陷了。

这座自1149年被修筑的城堡,在完工后被赐予给圣殿骑士团。

而在一个月前,这座城堡被萨拉丁所攻陷。

至此,耶路撒冷王国海岸线上的所有港口城市,都已被攻陷。

在这一个月中,萨拉丁举办了各种宗教庆典,举办各种宴会安抚修整麾下的军队,以感谢真主对自己的眷顾。

在那些喧嚣褪去后,萨拉丁再度摊开了地图,现如今在耶路撒冷王国,法兰克人的据点已经不足十个了。

目前尚且能让萨拉丁本人入眼的,就只有卡拉克、蒙特利尔还有提尔这三处。

“穆扎法尔,你说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什么地方?”

一旁的穆扎法尔毫不犹豫,指向了提尔港口。

“说说你的理由。”

穆扎法尔点了点头,直言道:“卡拉克、蒙特利尔,虽然都是外约旦领地的核心,地势险峻。”

“前些日子阿迪尔大人带着四千人去围攻,最终战败被破围,也证明那边是块难啃的骨头。”

“可以说,投入太多精力得不偿失。”

听着穆扎法尔的话,萨拉丁要点点头,这两座城堡的地势险峻,他自己也清楚是真没什么办法去强攻。

“这样的话,外约旦那边,只能暂且搁置。”

“提尔那边作为海港,三面环海只有一处地峡能作为陆地攻击的方向,难以展开大军,虽然同样易守难攻。”

“但考虑到可以预期的第三次十字军威胁,这可就比外约旦的那两处城堡致命的多。”

若是没有提尔,那么便意味着,来自欧洲的十字军只能从的黎波里登陆,为了抵达至耶路撒冷至少要多行军130千米。

而如果,萨拉丁顺着海岸再攻下的黎波里城,却就意味着那些欧洲十字军,只能从安条克登陆集结。若想抵达耶路撒冷,则要比提尔登陆至少多行军380千米。

萨拉丁没有过于精细的地图,但也能判断出这其中的差距。

拿下提尔,便意味着来自欧洲的十字军,多走五天的陆路。

而若是再拿下的黎波里,则意味着十字军要多走大概十五天的陆路。

这几百千米的距离,将会给那些远道而来的十字军,带去各种麻烦。

就比如说:补给、地形、异族、水土不服、大量的堡垒……

经过耶路撒冷围城之战后,萨拉丁愈发清晰的认知到自己其实不适合临场指挥。

因而他选择,要在战斗爆发之前,就以阳谋大势,统合天时地利人和,占据不败之地。

关于提尔,在攻破耶路撒冷城后,萨拉丁便分出大约三千人规模的部队,去堵住地峡,监视城里的守军,并且以长期较低力度的攻城,试探其中的虚实。

如今,王国南部攻势已经结束,大军也都修整完毕。

可以是时候对提尔发起总攻了。

并且这一次的进攻,萨拉丁还派遣信使通知阿迪尔,让自己的那位弟弟调动亚历山大港口里的海军。

这一次,萨拉丁将会在阿卡城集中自己的主力军队,对提尔发起一次海陆夹击。

不过,有个消息让萨拉丁挺莫名的。

这几天有消息,从加利利海那边传来,自己的一支军队被来路不明的敌军击溃。

那些敌军所使用的武器,喷吐出了火焰,犹如雷鸣,或者说龙吼,带来了天威。

“龙?”

“真的存在这种生物吗?”

萨拉丁想到了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的长诗,也就是《列王纪里的那些屠龙者。

一时半会间,萨拉丁摸不着头脑,想不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也有可能是那些溃兵的推脱之言。

……

约旦河是巴勒斯坦的母亲河,便如雷纳德一般,盖里斯他们同样选择沿着约旦河向北行军。

因为这能轻松补给到大量的水,也能从路过的村庄中采购到足够的食物。

但就这一路行来的情况而言,已经有相当多的村庄毁于战火了。

或者、经历过劫掠。

巴勒斯坦这片土地,现如今满目疮痍……

可以说萨拉丁的穆斯林大军,并没有对他的同宗兄弟们手下留情。

而在这条行军路线的必经之路上,有着一座特殊的山峰。

塔博尔山的形状很特别,几乎像个半球体。

其从相当平坦的周围突然升起,达到海拔575米的高度,然后又从450米的落差俯瞰下方平原上的小镇。

这么一座平地凸起的山峰,占据了极其险要的位置,它是加利利南北路线与耶斯列谷东西公路交汇处。

从耶斯列谷向北通往大马士革的马里斯大道就从这里经过。

这是上主以色列的天主的命令:你要从纳斐塔里和则步隆子孙中,率领一万人向塔博尔山进发。】

关于此处要害的争夺,在历史上屡有发生,可谓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塔博尔山并非是单纯的征战要害,其在基督教的神话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

按照《圣经中的

带了好几份规格不同的十字架。

务求见到任何基督徒的时候,都能融入其中。

“兄弟,非常感谢你们的关顾!”如此说着,这位老者也自顾自画了一个十字,道了声“阿门”。

在盖里斯几人又向其他人送出一点小礼品后,他们从村民那里了解到这个村庄的来历。

耶路撒冷王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并不说除了法兰克人就是撒拉逊人。

事实上这片土地,越往北方走,信仰东正教的基督徒,就会愈发变多,甚至于还有一些本土犹太人,以及撒玛利亚人。

这些东正教徒中,又有相当多都是希腊人。

正是这些希腊人与撒拉逊人之间杂居,方才诞生了大量如亚历山德罗斯这样的混血儿。

不过,虽然这些人信东正教也是基督徒,但就社会地位而言,依旧是明确清晰的二等公民,是社会中的边缘群体。

盖里斯所来到的这个村庄,在阿拉伯大征服时代之前,便已经存在,然后残留至今。

虽然盖里斯觉得对方有些吹牛,但暂且这么认同也无所谓。

在提及当下耶路撒冷王国的战争时,这些希腊人老农,则表现出了幸灾乐祸的意味。

原先塔博尔山上是有东正教教堂的、而法兰克人一来,塔博尔山上的教堂,就改姓为天主了。

而他们这个东正教村庄,还要去给山上的那个修道院去交租!

属实欺人太甚。

不过他们也有担忧:“谁知道那些突厥人土匪,会干出什么样的畜生事呢?”

如今,黎凡特地区,再也没有一个真正信奉东正教的国家。

昔日统治过东地中海沿岸的东帝国,已经日暮西山了,他们这些人是被遗弃在外的人。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掳掠我们的要求我们在那里面唱歌;强逼我们的要我们欢唱,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

“我们怎能唱耶和华的歌,在外邦的地上?“】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诗篇137:16

与被虏掠因而离开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相比,他们这些希腊人,从未离开过自己故土,却早早就成了外邦人国土上的过客。

撒拉逊人来时,他们要去缴纳吉兹亚税。

而法兰克人来后,他们还要去缴纳吉兹亚税。

属实抽象了点……

按照这位老农的吐槽就是:

“这十字军没来我们要交吉兹亚税,这十字军来了我们还要交吉兹亚税,这不等于白来了嘛!”

吉兹亚税jizya是一种在伊斯兰国家向非穆斯林人民实施的人头税。

征税对象是有体力当兵及有财力缴税的成年男子,不包括奴隶。

吉兹亚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兰经第9章29节,其中提到对于不信仰伊斯兰教的非穆斯林居民,可以通过交纳吉兹亚税来避免被战斗。

这种税收政策,并没有迫使希腊等民族改信伊斯兰教。相反,保持希腊人的东正信仰反而能增加伊斯兰领主的财政收入。

对此,作为征服了巴勒斯坦的十字军王国,法兰克人从善如流。

宣教?宣什么教!

收异教徒税这才是香啊!

盖里斯安排了一个帕拉丁回去通知情况,自己则与亚历山德罗斯等有着希腊血统、或者说就是希腊人的帕拉丁,留在了这个村庄。

当天傍晚,他们几人,受到了来自中世纪淳朴农民们的“丰盛招待”。

……

亚历山德罗斯艰难的从稻草堆里爬起来,醉宿后的头疼困扰着他。

作为一个少年,他从未如此饮酒过。

反倒是一旁的先知,和那些农民们打成一片,表演了个千杯不醉。

一想起先知的豪爽,亚历山德罗斯就有些感觉怪怪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