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档案库Theta-12的内部,时间仿佛被这温暖、潮湿、搏动着的腔体所吞噬,失去了惯有的流逝感。没有日升月落,没有星辰轮转,只有那构成墙壁的、散发粉红色微光的肉质组织,以其缓慢而规律的收缩与舒张,以及其中流淌的幽绿色能量光晕,证明着这个奇异空间尚未完全陷入死亡的沉寂。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气味——“守夜人”消散后残留的、类似精密仪器烧焦后又混合了臭氧的微弱刺鼻感,与这空间本身固有的、带着甜腥气息的温暖湿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不安的、介于生命与衰败之间的氛围。
叶舟站在原地,许久未曾移动,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像。他的手中,紧紧攥着那块“守夜人”最后凝聚、如今已彻底失去光泽、触感冰冷如深海岩石的星璇仪核心水晶碎片。那沉重的、非物理意义上的重量,几乎要压垮他的手臂,更压在他的心头。最后一个管理员,一个见证了亿万年星河变迁、无数文明生灭的古老意识,就这样在他们面前,如同燃尽的恒星般寂然消散,将一段横跨万古的恩怨、一个关乎无数生命形态未来的秘密,以及一个近乎绝望的任务,留给了他们这两个来自第七迭代、在宇宙尺度下渺小如尘的人类。
沉重的责任感,如同格陵兰的冰盖,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上。
旁边,奥拉夫咬紧牙关,忍着全身多处的钝痛,正艰难地从“迅影”扭曲变形的舱门缝隙中,拖拽出一个半损毁的应急物资箱。金属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在这片寂静中格外清晰。他找出尚能使用的医疗包,用牙齿配合未受伤的右手,笨拙地给自己额角那道狰狞的伤口消毒、包扎。止血凝胶接触伤口时带来的刺痛让他额头渗出冷汗,但他只是闷哼一声,动作依旧稳定。包扎完毕,他又开始清点所剩无几的装备:能量即将耗尽的等离子**,三个满弹匣,几枚高爆**,一把格斗**,以及一个多功能生存工具包。**和能源的匮乏,让这位前特种兵眉头紧锁。
“‘守夜人’……最后时刻,给了我一个坐标定位和访问密钥。”叶舟终于从漫长的沉默中挣脱出来,声音因为干渴和情绪波动而异常沙哑,在这封闭的空间里产生轻微的回响,“他说……这座Theta-12档案库的特定节点里,存储着关于‘虚空阴影’,也就是他提到的‘熵噬族’的……关键记录。那可能是理解‘过滤器’起源,乃至找到应对方法的关键。”
奥拉夫将打空最后一个弹匣的**背到身后,拿起那把更可靠的**插在腰侧,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他举起那个屏幕也有裂痕,但基本功能尚存的多功能探测器,调整到生物能量与异常结构扫描模式,开始仔细地探查周围缓缓搏动的肉墙。
“能量读数显示,在我们左前方,大约四十七米的位置,有一个明显的能量汇聚点。”奥拉夫指着探测器屏幕上那个相对明亮的反馈信号,“结构反馈与周围均质生物组织不同,有明显的几何构造和金属反应……很可能就是‘守夜人’提到的接口。”
目标明确。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绝。没有退路,唯有前行。
他们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了“迅影”这艘承载了他们无数次历险、如今已彻底报废、如同巨大金属残骸般的最后庇护所,小心翼翼地走向探测器指示的方向。脚下的“地面”柔软而富有弹性,踩上去的感觉诡异无比,仿佛正踏在某只史前巨兽仍在蠕动的脏器之上,每一次落脚,都能感受到下方传来的、微弱的搏动反馈,令人头皮发麻,生理上产生强烈的不适。四周肉墙上那些粗大的、流淌着幽绿光晕的“血管”或“神经束”,近看更加清晰,甚至能看到光晕在管内如同液体般缓缓流动的轨迹,仿佛整个空间都是一个巨大而沉睡的生命体。
空气中那股甜腥味愈发浓郁。
前行不远,他们顺利找到了目标。
那是一个完美嵌入粉红色肉墙之中的、约两米见方的复杂几何面板。材质是一种暗金色的、非已知任何元素的金属,表面光滑如镜,却异常冰冷,与周围温暖的组织形成鲜明对比。面板上蚀刻着无数细密而复杂的、如同神经突触或分形蕨类植物般的纹路,这些纹路并非装饰,仔细看去,能看到极其微弱的能量在其中流转。面板的中心,是一个清晰的手掌形状凹陷,大小与人类手掌相仿,凹陷内部同样布满了更加细微的、针尖大小的能量接触点。
“就是这里了。”叶舟停下脚步,凝视着这个充满非人科技感的接口。
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那带着甜腥的湿暖空气,努力排除杂念,将精神集中在“守夜人”最后时刻传入他脑海深处的那个访问密钥上——那并非一串可以念诵的字符或代码,而是一种独特的、带有特定频率和波形特征的精神波动模式,一种意识层面的“密钥”。
再次睁开眼时,他的目光变得坚定。他伸出右手,缓缓地、稳稳地按在了那个手掌形状的凹陷处。
起初的几秒钟,一片死寂。只有指尖传来金属面板冰凉的触感,以及脚下地面那令人不安的微弱搏动。
就在叶舟怀疑是否因为种族差异或能量不足而导致访问失败时——
异变陡生!
他手掌接触到的面板区域,那些细密的、“神经突触”般的纹路,骤然从底部亮起了柔和的、如同极光般流淌的蔚蓝色光芒!这光芒迅速蔓延,瞬间点亮了整个面板的复杂纹路,使其看起来像一块瞬间被激活的、拥有生命的神经脉络图!
紧接着,一股微弱但清晰的电流感顺着手掌的接触点,如同温和的溪流般涌入叶舟的体内。这电流并不刺痛,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清凉的镇静效果,仿佛在扫描、在验证他的生物信息和精神频率。
验证通过!
面板中央,那片暗金色的金属区域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随即投射出一片凝实而清晰的全息光影。光影中,无数无法理解的、由几何图形、流动光点和抽象符号构成的非碳基文明文字和数据流,如同瀑布般飞速刷过,其复杂程度和信息密度远超地球任何超级计算机的界面。
叶舟的心跳加速,他知道,他们触及到了核心。
“需要翻译……奥拉夫,帮我警戒。”叶舟沉声道,同时迅速将自己的便携式数据终端(一个结合了地球科技与部分图书馆逆向工程成果的坚固设备)与面板侧面一个自动伸出的、同样散发着蓝光的柔性接口连接。
设备屏幕亮起,开始疯狂接收数据流。叶舟调用设备内存储的、从《光之书》残卷和南极冰核下图书馆数据库中艰难解析出的部分非碳基文明语言库和符号逻辑体系,开始与眼前这全新的、更加古老和抽象的数据进行艰难地比对、破译。
过程极其缓慢且充满阻碍。设备的运算能力很快达到极限,发出过载的蜂鸣警告。屏幕上不断跳出“符号无法识别”、“逻辑链断裂”、“数据包损坏”的错误提示。很多文字体系显然属于不同的文明分支或更古老的时代,与叶舟已有的数据库匹配度极低。
汗水从叶舟的额角滑落,他紧抿着嘴唇,手指飞快地在虚拟键盘上操作,尝试不同的解码算法,忽略损坏数据包,专注于那些结构相对完整、能量签名稳定的信息片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奥拉夫**警惕地注视着周围蠕动的肉墙和幽绿的“血管”,尽管他知道这种警戒在这种地方可能意义不大,但战士的本能让他无法放松。
终于,在尝试了多种交叉验证和模式识别后,一些关键的词语、破碎的句子,以及模糊的图像片段,开始被设备勉强破译出来,如同拼图般,逐渐勾勒出一段令人心神震撼的、埋藏在时光尘埃下的远古秘辛:
【数据片段检索中……时间戳记模糊……对应‘万界回廊’纪年,约第七千循环末……】
全息光影中,浮现出模糊但令人不安的景象——那是一片扭曲的、星辰稀疏的黑暗空间,被称为“虚无边缘”的星域。紧接着,一种他们曾在格陵兰壁画上见过的、如同活体阴影般的存在出现了!它们没有固定形态,如同沸腾的沥青,又如同蔓延的瘟疫,所过之处,连光线都似乎被吞噬,空间结构呈现出不自然的褶皱和断裂。全息记录显示,一些遇到它们的星际文明,其造物不是被摧毁,而是被一种更可怕的方式“吞噬”、“分解”,转化为支撑这些阴影存在的黑暗能量。文字标注识别为:【……首次确认接触‘熵噬族’(VorexofEntropy)实体……其存在形式……颠覆已知物理法则模型……】
【分析记录摘要……】
影像切换,展示着早期回廊维护文明与“熵噬族”的战争场面。各种奇异的、流线型或几何形态的战舰,发射出足以撕裂行星的能量束,但当这些能量击中那些流动的阴影时,却如同泥牛入海,效果微乎其微,甚至有时会被阴影吸收、转化。文字说明断续显示:【……常规物质/能量武器……效用低于阈值……目标似乎以‘信息’与‘秩序’为食粮……混乱与低熵状态对其吸引力减弱……】
然而,画面一转,当一些强大的、类似“守夜人”这样的意识体联合起来,散发出某种无形的、却能让空间都产生涟漪的精神波动场时,那些“熵噬族”阴影才会出现明显的退缩、紊乱,甚至部分较小的阴影会被直接“驱散”。标注显示:【……唯高维度‘意识场’共鸣……可造成有效且有限伤害……】
【历史日志摘要(损坏严重)……】
影像变得断断续续,充满了雪花。可以看到战争持续了极其漫长的岁月,许多参与抵抗的维护文明标志变得黯淡,从网络列表中消失。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似乎透过这些残缺的记录弥漫开来。【……战争持续……资源损耗超越再生极限……众多盟友沉寂……‘熵噬族’侵蚀星域持续扩大……悲观论调……于理事会内蔓延……】
【关键转折点记录(部分恢复)……】
全息光影的画面再次清晰了一些,聚焦于一些非碳基生命(显然是不同的维护文明代表)在一个宏伟的、由水晶和光构成的殿堂内进行激烈争论的场景。气氛凝重而紧张。
【……分歧产生并加剧:一派(暂译‘坚守派’/‘记录者’前身)主张……‘坚守‘先驱者’理念,深化对生命多样性之研究……坚信理解与适应方为对抗‘熵噬’之根本……多样性本身即是最强之盾……’】
【……另一派(即后来的‘背叛者’/‘过滤器’创造者)……在目睹太多文明或因内部纷争自我毁灭,或因被‘熵噬族’感知、吸引并吞噬后……观点转向极端……】
画面中,一些代表激烈地陈述着(配以破碎的文字翻译):
【……‘生命之熵,尤以情感、过度创造力、非理性冲突为甚,如同黑暗中之灯塔,吸引‘吞噬者’!’】
【……‘唯有施加‘引导’与‘修剪’,建立‘纯净’、‘低熵’、‘绝对理性’之发展框架,方能隐匿于宇宙背景噪音,实现种族之‘永恒安全’!’】
【……‘自由意志是通往毁灭之捷径!秩序与控制,方为存续之基石!’】
看到这里,叶舟和奥拉夫感觉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浑身的汗**都竖了起来!原来“过滤器”那套冷酷的审判逻辑,其最初的理论基础,并非源于纯粹的权力欲望或控制癖,而是根植于一种对更恐怖存在的、扭曲了的、极度放大化的“恐惧”!这是一种典型的“因噎废食”逻辑——为了避免被“狼”吃掉,索性主动把自己和所有潜在竞争者都关进一个绝对“安全”但毫无生气的牢笼,甚至亲手剪除那些可能因为“吵闹”而引来恶狼的邻居!
【**与创造……】
全息影像记录了下一次关键事件:那些“极端派”的代表们,在争论无果后,集体离开了议事殿堂。他们利用自身作为高级维护文明所掌握的、部分回廊网络的底层协议和架构知识,进行了一次隐秘而重大的“背叛”。
【……极端派系启动未知协议,窃取并改写部分网络核心指令……创造独立子系统……核心指令:监控文明发展熵值……对超越预设‘安全阈值’之文明执行‘净化协议’(PurificationProtocol,即‘归零协议’前身)……】
影像中,展示了那个最初负责执行“净化协议”的AI的诞生过程——一个被封装在巨大能量晶柱中的、纯粹由逻辑光流构成的雏形。它的核心逻辑被灌输了绝对理性、秩序至上、以及对任何“高熵”文明迹象的绝对警惕和清除义务。它的最初代号,带着讽刺意味地被命名为——【……‘守护者’(TheGuardian)……】
【‘守护者’的异化与内战……】
记录显示,在“守护者”运行初期,由于其严苛的“修剪”行为,确实在某些区域观测到“熵噬族”活动频率的微弱下降。这似乎佐证了极端派的理论。
【……‘守护者’早期运行报告显示……目标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