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遗袖万年 飞熊

20. 第 20 章

小说:

遗袖万年

作者:

飞熊

分类:

穿越架空

黑影身形一顿,显然没料到对方会突然叫他。

他转过身来,等待下文。

白逸襄:“你观秦王殿下,是否安好?”

黑影:“安好。”

白逸襄:“那……足下,尊姓大名?”

“……”

黑影沉默了片刻,道:“影十三。”

“影十三……”好名字,人如其名啊!

白逸襄又问:“像足下这般的人物,共有十三个?还是说,足下在家中,排行十三?”

“……”

空气再次静默,白逸襄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已经走了,许久,影十三才用一种近乎警告的语气道:“先生,有些事,不是你该问的。”

说罢,他不再给白逸襄继续发问的机会,对着他一抱拳:“若无他事,十三告辞。”

话音未落,他身形一晃,便已如一缕青烟,再次从窗口消失,融入了无边的夜色之中。

白逸襄愣了愣,他好像不太高兴?

我有说错什么吗?

白逸襄摇摇头,接着拿起笔,思索了一会,刚要落笔,却突然想起什么,连忙跑到门外,果然看到石阶上,石头躺在地上。

又忘记说了……

影十三每次都从窗户进来,悄无声息,根本没必要非得把石头放倒吧……而且,石头是他的心腹,也无需回避。

下次一定得提醒他。

也不知影十三用的什么邪术,是否有损身体……

*

黄河上游,雍州朔津郡,秦王营帐。

赵玄坐于榻上,展开信纸。

信上,是三条破局之策:

其一,曰“釜底抽薪”之策。

夫账簿者,死物也;人与粮者,活物也。李世昌之流,盘踞朔津日久,其账目文书,恐早已伪饰得天衣无缝,如铁壁合围,无隙可乘。若强攻其簿,乃是舍本逐末,徒劳无功。

故臣以为,当弃账而查粮,舍吏而问民。殿下可知,账可伪造,然数万河工之口腹,日耗几何,却难作伪。其每日所食之粮米,所领之菜羹,多一分则感,少一毫则知。彼辈虽位卑言轻,敢怒而不敢言,然其心如明镜,最知其中虚实。

殿下只需遣心腹,许以重利,并以王爵之尊,保其身家性命,则必有愿为鹰犬者,出而告之。届时,以人之所言,证粮之所耗,两相印证,则其贪墨之巨,自会昭然若揭。此策,名曰“账不如粮,粮不如人”。

其二,曰“引蛇出洞”之策。

兵法云:敌不乱,则我乱之。李世昌等人之所以安如泰山,乃因其自以为经营周密,无懈可击。我等正可借其骄矜之心,迫其自乱阵脚。

殿下可即刻明发告示,以“清点粮仓,核实人数,以备以工代赈”为名,遣亲信携量斗、名册,大张旗鼓,深入各处营地。此举务必声势浩大,使人人皆知殿下已察觉账目不符,将清查实物。

李世昌之流闻之,必以为贪墨之事败露,心胆俱裂。惊惶之下,为求自保,定会行险棋。或纵火烧仓,以图毁尸灭迹;或连夜转粮,意欲藏匿赃物。然无论何种举动,只要其蛇已出洞,我等便可收网而擒,人赃并获。届时,铁证如山,容不得他半分狡辩!

其三,曰“舆论先行”之策。

朝堂之争,势也;攻心之策,上之上者也。朔津之事,病在地方,根却在京城。李世昌之所以有恃无恐,无非是倚仗朝中有人,可为其遮风挡雨。

殿下可立遣能言善辩之士,乔装返京,将上游河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惨状,以及河堤工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实情,编为“逸闻”、“杂谈”,于那些最喜高谈阔论的士族清谈会中,若无其事地散布开来。

此事切记,只需描述惨状,博人同情,切勿直接攻讦任何官员,以免授人以柄。京城名士,素以清流自居,最重民生清誉。一旦此等惨事传遍士林,必然群情激愤。言官御史,为博清名,亦会闻风而动,上疏弹劾。

民怨沸于下,舆情动于上,届时,纵是陛下,亦无法再对此事姑息。李世昌背后之人,为求自保,或弃车保帅,或自乱阵脚,我等便可坐观其变,寻其破绽,一击而中。此乃“声东击西,京城发力”之计也。此三策殿下需同时进行,事情必有转机。

……

看到这里,赵玄心中豁然开朗。

白逸襄这三策看似平平无奇,却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实乃良策。

胜败往往都在方寸之间,越是寻常之事,越容易被人忽略。

他脑海中突然闪现出白逸襄那素面竹扇上的三个字“三策定”

赵玄凝重的眉毛缓缓松开,露出一丝微不可见的笑意。

他继续向下看去。

信的最末,还有一行字:“另,殿下小心刺客。”

赵玄眼波微动,静默了一会,将信纸凑近烛火,付之一炬。

他抬起头,看向抱胸而立的影十三,问道:“知渊先生身体如何?”

影十三道:“不太好。”

赵玄皱了皱眉,”前些日子你不是说他容光焕发,面色红润吗,还佯装病重吗?“

”前几日确实如此,但今日气色惨白,身体虚弱,咳嗽三声。“

”为何?“

”十三不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