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砰~君子~砰~以自强~砰~不息~”
好像刚合眼,窗外传来扰人清梦的声音。刘嬛双目无神的坐在床上,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
随手挥散窗口的电网,刘嬛捧起弹跳的头颅,无奈的问道:“诡物也好为人师吗?”
那颗头微微一笑,真诚的说:“公主天资聪颖,何故蹉跎?”
卫鞅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只是看不惯四肢俱全的黔首不耕种,看不惯聪慧的孩童不读书。
“我每日都学习了。”刘嬛说。
卫鞅闻言,嗤笑一声,道:“竖子奸滑,糊弄你呢!”
“卫公觉得,我该学什么?”刘嬛问道。
卫鞅高深莫测的笑了。
还能是什么呢?大一统是指导思想,耕战是基本策略,实施的方针,当然是愚民、疲民、虐民的法家三件套。
刘嬛认真的听了,懂了,深刻理解到可以写小作文了,然后捏着法家三件套,一条条怼了回去。
老年π杵在一旁,欣慰的捋着胡须。
“公主,庶民有余力,国家会生乱。”卫鞅无奈的说。
“庶民没有活路,国家才会生乱。”刘嬛说。
“怎么会不给庶民活路呢?只要制定适合的法度,就可以令庶民安稳。”卫鞅说。
“你可以制定恰到好处的法度,却无法监管天下官吏。他们只要稍稍伸一下手——”刘嬛眯着眼,做了个猥琐的抓摸的动作,“再来那么点儿天灾人祸,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老秦家就躲不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梗了吗?卫鞅重重的叹了口气,道:“公主以为应当如何?”
“民富国强咯。你也说了,‘国家’。要让庶民明白,何为国,何为家。品德高尚者,自会保家卫国。自私之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家,不得不维护他的‘国’。”刘嬛说。
“民可使之由,不可使知之。”卫鞅摇着头,不赞同的说。
“那只能说是老师怠惰无能,教得不够。”刘嬛毫不客气的说。
“公主是想要治下庶民都成为士吗?”卫鞅皱着眉头,迟疑道。区区庶民,怎配与士大夫相提并论?
“士?”刘嬛发出一声响亮的嗤笑,“听说卫公是卫国君侯的后人,可以说是卫国之士吧。请问卫公,您在秦出仕之时,卫国如何了?”
卫国积弱,在给魏国当附属国。她的士大夫,没想救她。
战国时,士大夫流转于各国是常态,转头对付祖国的大有人在。卫鞅自觉没做错什么。可刘嬛这么一说,他竟生出几分恼意。一转头,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