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王茉提早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第一件事便是调出姜容泽的学生档案。
档案照片里的少年留着干净利落的短发,眉目清朗,嘴角微微上扬,是临近高三毕业时拍的,是王茉记忆里熟悉的模样。
她突然有点恍惚。
记忆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若不是这次校庆的契机,王茉本以为自己早已将姜容泽淡忘。可现在突然将他从记忆中拎出来,她竟还能清楚想起与他初遇那日的种种。
姜容泽与王茉毕业于同一所高中,却因为差了3级而从未在实验高中见过面。
初次见面是在师范大学,9月新学期。
校园社团招新的日子,俗称“百团大战”,各社团在校园林荫道摆摊位,用各式花招吸引新生。
王茉大四,是电吉他社的社长兼校园乐队主唱。
最后一年带社团,她特意起了个大早,在其他社团成员没到场前,就开始在摊位忙前忙后,力求将社团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吸引热爱音乐的新生。
也幸亏她来得早,才能及时发现从上届社长那儿“继承”来的老音响终于罢工了。
时间还早,新生还没入场,社团其他人要么在上早课,要么还没起床。王茉当机立断,直接跑回宿舍去拿自己的备用音响。
等她抱着音响赶回摊位时,晨雾刚散,阳光正透过梧桐叶缝隙斑驳洒落。
很意外的,社团的摊位前站了个男生,清瘦挺拔的身影,黑色T恤衬得年轻的侧脸线条清晰,肤色冷白。
他似乎已经等了一会儿,视线由摊位前的海报上移开,微垂一瞬,准备离开。
没想到这么早就有新生来参观了。
“嗨,同学!别走!我来了——”
王茉扬声招呼,脚下不由加快,却冷不丁被隔壁摊位堆在路边的道具绊住,整个人猛地向前倒——
怀里的音响随惯性脱手飞出,王茉惊呼“小心——!”
男生闻声倏地转身,双臂一抬,稳稳接住了莫名飞来的音响。
视线落下时,正看到王茉跪摔在他面前……
万幸,她一只手及时撑地,掌心蹭破了点皮,膝盖倒无大碍。
第一次见面就给人跪了……
王茉“嘶——”一声,抬起头,撞进一双深黑眼眸里。
男生俯下了身,向她伸出手。
王茉很自然地握了下对方的小臂,借力站起身。
半臂的距离,身高差距立显。她不得不稍仰起头,关切问:“对不起,砸到你没?”
男生微怔,摇了摇头,将音响递给她。
王茉松一口气,接过,说:“谢谢,幸好你接住了,我可没有其他备用了!”
“你……没事儿吗?”男生开口询问,声音温润低沉。
“没事儿!稍微有点破皮,一会儿清理一下,找人要个创可贴就行。”王茉抬手拍拍掌心,旋即进入正题,“你对电吉他感兴趣吗?”
她拿宣传单递给男生,仰起笑容,两颊梨涡深深,“了解一下!我们活动很丰富的!”
男生垂眼看了看传单,没有立刻去接。
王茉笑容不变,语气轻快,“不确定也没关系!下周我们有个迎新小演出,你看了再做决定也不迟。”她直接把传单塞到男生手中,又拿起ipad亮出二维码,“介意加个群吗?到时候我们发演出通知。”
她又补充,“放心,纯自愿,我们也不会发骚扰信息!”
男生沉默片刻,说:“我不是这个学校的。”他抬眼,望向王茉,“也可以来吗?”
王茉一愣,梨涡依旧,“当然,只要喜欢音乐,我们都热烈欢迎。”
她想了想,放下ipad,掏出手机调出自己的手机二维码:“群都是本校的,你可能不方便。加我吧,演出信息我单独发你。”
这次对方答得干脆:“好。”
他拿出手机,扫过二维码后,手指敲击屏幕几下。
王茉很快收到好友验证弹出——「JRZ」,备注是:姜容泽。
对方自报姓名,王茉也大方在对话框发了本名:王茉。
而后,她抬头,仿佛和对方已经是熟识的朋友,随口问:“你来参观?”
“不是。”姜容泽回答:“我来找人。”
“哦。”王茉点头,“哪个系的?需要帮忙吗?”
“不需要。”姜容泽收起手机,抬眸时刚好有阳光从树荫缝隙照进他的眼睛,“刚刚已经找到了。”
-
“小王,没课啊?”
突然走进办公室的人声打断了王茉的思绪。是教政治的方老师。
“嗯,下午有两节。”王茉收敛心神,笑着应道,顺手晃了晃鼠标,唤醒已经进入屏保的电脑屏幕。
姜容泽的学生档案再次跃入眼帘——2016入校,借读生,文科6班,祖籍四川,录取院校:未知。
她盯着“未知”两个字怔了怔,探起身子看方老师还在,问道:“方老师,2016级文科6班的学生,是您带的吗?跟您打听个学生。”
方老师是个年近五十的老教师,任教二十余载,桃李满天下。
“呵呵,我带过太多班,学生数不清咯。你问的是哪个啊?”
“一个四川的借读生,叫姜容泽,老师还有印象吗?”
方老师思索了片刻,学校每年的学生多,但是借读生却不常见,但毕竟是那届学生毕业也有五年了,一时间也对不上脸,干脆戴上眼镜走到王茉的工位前看了一眼。
“姜…容…泽。”方老师叨念着,又凑近屏幕看了看照片,忽然恍然,“哦,是他啊!有印象!这小伙子挺安静的,学习成绩不错,长得也精神,还会弹吉他,班上不少女学生对他有好感。我那时担心学生早恋,排座位都把他放后排,跟男生一桌。”
确实,是会受女生欢迎的类型。
我茉不置可否,弯了弯嘴角,继续问“他的录取院校为什么写着“未知”?”
“噢,借读生高考要回原籍,成绩也不计入本校升学率,所以就没人跟进。”方老师解释,遂又转向王茉:“怎么,小王,你俩认识?”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王茉呼吸微窒。
可以说是“认识”吗?
仅用“认识”而字来形容他们的关系,似乎太轻描淡写了些。可除去相识一场,到如今,他们之间,又还能算是什么关系?
何必费心去思索呢。
王茉自嘲笑笑,拿起桌上那份校庆嘉宾邀请名单,指着最后一行说:“他是烈阳SUNFURY乐队主唱。”
方老师恍然,“还真走音乐这条路了?当年以他的成绩,稳稳当当考个重点大学的好专业多好,非要去艺考,可惜了哟。”
现在的教育理念和王茉上高中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学校和家长的心态更加开放,不阻挠学生钻研兴趣爱好,对于想参加艺考的学生也给予支持和鼓励。
然而一些陈旧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在了很多老教师心中,免不得还会听到此类带有偏见的发言。
王茉听得刺耳,眉头刚蹙起,辩驳的话还未说出口,方老师却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诶?我记得你当年也喜欢音乐,还写过歌来着?怎么样?校庆时候,不来一首啊?”
王茉大惊,慌忙摆手,“老师您别打趣我了,我都多少年没碰过这个了。”
她早就放弃了。
方老师口中的那首歌,大概是当年流传最广的《校园谜题》。
那是王茉十六岁的“杰作”。轻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旋律,若放在今天短视频时代,配上简单舞步,或许也能小火一把。但当年真正让它出圈的,是歌词里大胆直白的诘问——对束缚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矛头直指老师和家长。
王茉写了词曲,在网上结识同好,一起录音制作,最终以“甜酷女孩MoMo”的网名发表。几个年轻人凭着一腔热血,竟意外引爆网络。《校园谜题》在网络上被疯狂转发、下载,一度成为□□空间及校内网必备背景音乐,歌词被网友们摘抄,设置为个人签名。
一夜之间,“甜酷女孩MoMo”成了初代网红。这个如今让她头皮发麻的非主流网名,在当时却是潮流先锋。
神通广大的网友很快扒出了她的真实身份和照片。甜美外表与歌词中的叛逆少女形成的巨大反差,让她热度飙升。贴吧登顶,□□空间和校内网背景音乐必备,歌词被摘抄成签名档,她的照片成了万千网友头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