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红楼贾政很正经 张白纸

16. 林黛玉别父进京都

小说:

红楼贾政很正经

作者:

张白纸

分类:

古典言情

其他人都没有听懂贾政的言外之意。

贾政也没解释,他拿出一封信,递给了王熙凤,又笑着说“琏儿接了外甥女,一个多月前就从扬州出发了。”

王熙凤接过信,细细看了,又说给众人听。

“这封信是五天前二爷在驿站寄的,那时已到了山东。算算日子,就这几天到京城。他说本来可以早些回来的,只是林姑父舍不得女儿,打点行李就废了好多时间。”王熙凤边走边说。

话说完,王熙凤走到了贾母身前。

“只是,有一件事让我很担心。”王熙凤故做愁容,还拿了手帕轻轻擦了眼角。

“你这凤丫头,有什么可担心的。”贾母将王熙凤揽到怀里,安抚道“琏儿也才走了三个月,要是回来染上了什么毛病要欺负你,有我为你做主呢!”

王熙凤仍语带哽咽,说道“我不是担心那个,我是担心老太太。”

“瞎说什么,我怎么你了?”贾母也察觉出不对劲来,笑着说。

“家里已经有一个玉儿,小仙童似的,又来一个玉儿,仙女一样的品貌,老太太眼里更没有我了!”王熙凤说到这里,实在忍不住笑,离了贾母的怀抱,大笑了起来。

“你这个凤丫头,真真是一张利嘴!叫你是凤辣子,可一点也不冤枉你!”贾母手指着王熙凤,笑道。

贾琏从京城出发,一路很是悠闲,简直如同皇帝下江南一般。

再没有人管他,时间也充裕,他完全放松了自己,纵情声色。一路上经过各大市镇,他都要停了船,凡是有名的酒楼花楼,他都要去。从京城至扬州,他彻底领略了什么叫富贵地,温柔乡。

慢慢悠悠,到了扬州竟然就花去了两个月。惹得林如海好生奇怪,怎么贾府两个月前就来了信说已经启程来接人,却现在才到。

林如海第一眼见了贾琏,并不喜欢,直觉就能看出这是个膏粱纨绔。只是见他说话行事还算妥帖,也就暂时放了心让黛玉随他回京。

除了黛玉,还有她的老师贾雨村也想进京谋一份差事。林如海为报恩,应了贾雨村,并修书一封给贾政,让内兄帮忙打点。

后日就是约定好启程进京的日子,林如海看着昏黄灯光下女儿乖巧可爱的面庞,不禁老泪纵横。却害怕被黛玉看到了,自己转身悄悄擦了。

人老多情,他以前也不常作如此姿态,只是与独女分别在即,自己身体也不好,只怕一别之后,再无相见之日。

“玉儿,过来,父亲再交待你一些事情。”林如海对黛玉柔声说道。

黛玉年岁只比探春略大,只是因为自娘胎出来就体弱,常吃着药,看起来身量要小一些。

黛玉肖母,虽还是孩童面庞,但已经渐渐显现出了那种文雅与纤柔齐备的气质。眉蹙春山,眼若秋水,她是江南烟雨滋养出来的所有灵秀气的集合。

林如海将黛玉抱到怀里,看着她的脸庞,又想起早逝的妻子,心中更痛。

“父亲不要难过,玉儿也不想去外祖母家,只想陪在父亲身边。”黛玉伸了手,想要为父亲抚平紧蹙的眉。

“玉儿,还记得父亲之前怎么说的吗?”林如海按下愁情,笑着问。

“玉儿记得,父亲说玉儿从小没有母亲教养,现在去了京城,养在外祖母身边,才能学到大家闺秀的做派,以后也是依傍。”黛玉细声说道。

“只是玉儿舍不得父亲,父亲身体不好,玉儿怕···”黛玉说到这里,眼中水波盈盈,就要落泪。

“玉儿别哭。”林如海为女儿拭去眼泪,“你先去京城待一年,若是觉得无趣,或是想父亲了,父亲便派人接你回家,好不好?”林如海只能这样宽慰女儿。

黛玉不很相信,只是父亲答应过她的事从来没有反悔过,因此也就勉强自己不要再哭。

哄着黛玉睡了,林如海又亲自去检查一遍启程给女儿打点的东西。满满放了两间屋子,他细细查点,直至夜深。

回到自己屋子,林如海仍没有睡意。他从抽屉里拿出贾琏那日带来的,内兄贾政的书信。

又读了一遍。

他熟知贾赦与贾政的为人,贾赦是个荒唐的,林如海与他没什么交际。只有贾政与林如海相知相交,贾政虽然古板一些,但为人却端方正直,是贾家为数不多的正人君子。这也是林如海愿意让女儿去京城久住的原因之一。

只是多年不见,贾政竟然能看得这么通透,思考得这么长远,也让林如海很是吃惊。

贾政书信中言辞恳切,首先让林如海放宽心将玉儿送到京城,他与贾母都会善待玉儿。其次就是嘱咐林如海切切保养自己身体,放下忧虑,对世事看开些。

“你以为自己可以放心向贾家托孤,却不知道贾家如今也是内忧外患。你若走了,日后贾家又遭了难,外甥女可怎么办呢?”贾政在信中这样写,的确说进了林如海的心里。

贾家的富贵长久不了,林如海早就看了出来。只是他作为女婿,离得也远,说的话没人听。

信中贾政还详细分析了自己对于四大家族命运的看法,又简略提了几句皇帝的态度。

林如海科举出身,为官多年,仍是不改文人风骨。他生来就心思细腻,偏好自省,这一点也遗传到了林黛玉身上。圣上钦点他做巡盐御史时,林如海就猜到了圣上这是有意弱化四大家族在朝中的势力。

林如海作为贾家的姻亲,虽然看起来是升了官,只是官位高了,如履薄冰,前途更是艰险。且他没有后嗣,与林家族人来往也少,来往亲密的只有贾家。圣上这是把他与贾家划到了一起。

他细细摩挲着信,很高兴二内兄如今能如此清醒地思考家族命运。

眼睛看向快要燃尽的红烛,他又想到自身,忽然没有那么心存死志了。

黛玉启程那天,扬州下着雨。秋天的雨细细密密,下起来便不知什么时候结束。

林如海牵着黛玉,为二人打着伞。

渡口,一应行李,仆人早已上了船。贾琏见林如海只是牵着黛玉,迟迟不吩咐启程,有些不满与焦急。天气这样不好,又浪费时间,不知道能不能按时赶到驿站。

林如海蹲下身子,为黛玉紧了紧披风,摸摸她头,轻笑道“玉儿放心去吧,别担心父亲。”

黛玉哭着抱住父亲,眼泪再也止不住,不忍与父亲分离。

“父亲要常常寄信给我。”黛玉哽咽道。

林如海郑重点了头。

贾琏来时悠闲,返程时却紧张了起来。只因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求官心切,日日来贾琏的船舱,询问何时能到京城。

贾琏老是被他监督着,也没有办法去寻欢作乐,只好加快行程,凡不必停留的馆驿都没有停留。如此下来,二十天就到了京城。

贾府那边早几天前就派了管家仆人日日等着,以防他们早到了。

因为贾母特意吩咐过,王熙凤就派了管家周瑞夫妇亲来迎接。

下了船,林黛玉坐上轿子被周瑞夫妇与仆人们接走。贾琏带着贾雨村,两人骑了马,先走一步,去见贾政。

到了贾府,贾琏去了贾母那里回消息。

贾雨村在外书房等着贾政。这是平时贾政与清客相公们议事的地方,只是贾政后来遣散了清客相公们,办公也常在院子里的小书房,这里也就空置了。

贾雨村茶已喝了三杯,还不见贾政,心里焦灼,忍不住起身在屋里踱步。

“先生请坐”贾政匆匆进来,走到贾雨村跟前笑道“我来迟了。”

贾雨村行过礼,客套一番后,拿出了林如海写的表荐书信,递给了贾政。

贾政早就知道会有此事。他拿过书信,认真看过一遍,神色却有几分为难。

贾雨村瞬间心慌,感觉这一个月来的美梦算是白做了。

“先生莫急”贾政安抚道“我只是一时想不到哪里有空缺的要职,又怕职位太低,配不上先生的才华。”

贾雨村略略放了心,回道“学生不拘什么职位,都听大人的。”言语中很是恭敬。

“那么这几日先生在京城住下来,我替先生在吏部留了名帖,预备着复职侯缺。想我荣国府亲自去办,吏部若有了好差事,肯定第一个想到先生。”贾政缓缓说道,神色十分诚恳。

“那么就谢过大人了,事若办成,贾雨村来日必定结草衔环,回报大人知遇之恩。”贾雨村神色恭敬。

“只是近日府上有些不方便,本该留先生在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