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捕文书贴满了青城郡的大街小巷。
苏凤绕站在医馆后院的窗边,透过镂空的木雕花窗,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官兵。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那个破旧的布袋,神色平静得可怕。
“姐姐,怎么办?”苏子瑜拉着她的衣角,小声问道。
“别急。”苏凤绕转身看向老掌柜,“你这医馆,有没有后门?”
老掌柜此刻已经彻底懵了。他看看苏凤绕脸上那块显眼的胎记,又看看墙上贴着的海捕文书,整个人抖得像筛糠。
“你……你就是那个……”
“说了,给你的那些钱算是补偿。”苏凤绕打断他,“现在加一条,告诉我们后门在哪,今天的事,你什么都没看见。”
老掌柜咽了口唾沫。他看着柜台上那一堆铜钱和那锭银子,又想起刚才苏凤绕那神乎其神的医术,犹豫再三,终于咬咬牙。
“后院有个柴房,柴房后墙松动,能挪开。出去就是条小巷,直通城东的菜市。”
苏子墨立刻跳了起来,“太好了!咱们赶紧走!”
“等等。”苏凤绕却没动,“还有一件事没办。”
她走到药柜前,从那个破布袋里摸出几张折叠整齐的纸,铺在桌上。那些纸张泛黄,边角有些破损,但上面的字迹却清晰可辨。
林阿七凑过去看了一眼,瞳孔骤然一缩。
那是账本。
详细记录着青城郡守赵光这些年如何贪墨赈灾银两,如何勾结地方豪绅,如何盘剥百姓的账本。更要命的是,账本的最后几页,赫然写着“东宫”二字。
“这些东西……你从哪弄来的?”林阿七压低声音。
苏凤绕没回答。她只是从怀里又掏出一支笔,一瓶墨,开始誊抄。
她的字写得很快,但每一笔都稳健有力。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她就将那些最关键的内容抄录了三份。
“子墨,去找几个信得过的人,把这些东西分别送到不同的地方。”苏凤绕将其中两份递给二弟,“一份送去御史台,一份送去大理寺。记住,要找那种收了钱就办事,不多问的人。”
苏子墨接过纸张,虽然不太明**姐要做什么,但还是点点头。
“祖母,您和子瑜先去柴房等着。”苏凤绕又吩咐道。
老夫人犹豫了一下,“你要做什么?”
“给某些人送份大礼。”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苏凤绕拿起最后一份抄件,对老掌柜道,“借你的信笺用用。”
她铺开信纸,提笔写下几行字:
“太子殿下亲启:
青城郡守赵光贪墨赈灾银两,勾结豪绅,盘剥百姓,其罪证现已抄录数份,分送各处。若殿下不愿此事闹大,便请即刻下令,撤销对苏家的通缉,准许我等依圣旨流放岭南,安生度日。否则,三日后,这些罪证必将公之于众。
苏凤绕亲笔。”
写完,她将信纸折好,塞进信封,在火漆上盖了个指印。
“你……你疯了?”老掌柜看得目瞪口呆,“你这是要威胁太子?”
“不是威胁。”苏凤绕站起身,拍了拍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是谈判。”
她走到门口,对着外面喊了一声,“来人!”
几个正在街上巡逻的官兵听到动静,立刻冲了进来。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老掌柜吓得往后缩。
苏凤绕却坦然地站在那里,将那封信递给为首的官兵,“把这个,交给你们郡守赵光。告诉他,若想保住脑袋,就老老实实照办。”
那官兵接过信,看了看信封上的字,又看了看苏凤绕脸上的胎记,突然反应过来。
“你……你是钦犯苏凤绕!”
“对。”苏凤绕点头,“所以这封信,你最好快点送到。晚了,你们郡守大人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官兵愣住了。**这个女子哪来的底气,但看她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鼓。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苏凤绕催促道。
那官兵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转身跑了出去。
老掌柜瘫坐在地上,指着苏凤绕,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你这是自投罗网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