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敛是个很不错的聊天对象。
听她漫无目的叭叭,会很给面子的“嗯”一声表示捧场,也不管她是在讲公司的讨厌高管还是讲明年的演唱会计划。
神游得明目张胆。
但视频的好处就凸现出来了。
零零碎碎的动静不多,两边冷清的房子里都增添了些许人气。
偶尔出现突发情况,比如乌曼因发现衣服烘好了,把手机撂下跑去收衣服,他也不催,垂下眼,继续看自己手上的书。
乌曼因不知道为什么,在折敛面前特别放松,好像笃定他是可以信任的人。
很自在。
像是很久以前他们已经这么相处了。
“你怎么不做模型了?”
“有些材料没有了,等快递到了再做。”
“居然也不玩手机,好养生……”
折敛瞥了瞥还在视频通话的手机,终于让乌曼因反应过来,对哦,手机被她占了。
她讪讪一笑:“咳,不玩手机对眼睛好,经纪人总是让我少玩,说容易肿泡眼,伤颜值。”
折敛抬眼,端详了一下她的眼睛,圆而软,睫毛卷翘,依然漂亮,只是似乎有些淡淡的疲惫。
他忽然意识到乌曼因是撑着睡意给他打电话的。
为什么呢?是有什么事情有求于他,还是怕他跑路?
“时间不早了,我明天在店里等你,你先睡吧。”折敛低头,又翻了一页书。
“那晚安。”乌曼因躺下,把被子拉起,边打哈欠边说。
自觉和美少年拉进了不少关系,乌曼因心满意足。
今天也是雌性激素被调理好的一天。
折敛看了她好一会,险些让她以为自己脸上沾了什么脏东西,才轻声道:“晚安。”
“明天见。”
“……明天见。”
……
放假的第一天,乌曼因睡了个昏天地暗,闹钟响了又停,也没把她叫醒。
等她揉揉惺忪的眼睛,手从空调被里探出,捞过手机。
已经中午十二点了。
……原来是饿醒的。
乌曼因找了两块全麦面包和一根黄瓜填肚子,把自己一团乱的头发抓出勉强能看的造型。
一出门,乌曼因就后悔了,嘴里哼的轻快调子随着气温的升高,恹恹得低了一个大调。
这被牛舔了一口般的狗屎天气。
街道上没什么人,汽车倒是不少,不过北京的车子从来没有少过。
中午的路面暴晒到反光,乌曼因怀疑再这样烤下去沥青都得化了。
反正她要化了。
到了修理店附近停车,胡同小巷杂乱,白天和晚上完全是两个世界。
乌曼因带上鸭舌帽和墨镜,对比街景和地图,发现自己居然又忘了附近的路,找了半天才找到店门。
万元不在,说是去上门维修了。
折敛一个人坐在柜台前看书。
差点热死的乌曼因擦着汗推开门的时候,乍一眼有些恍惚的既视感。
仿佛穿越了时间。
李藏之也很喜欢看书。他看书时总是左手持着中脊最上方,用单手翻页,另一只手拿着笔在纸上写字。
尤其喜欢缩在角落里,一边警惕靠近的人类,一边低头埋首于书籍。
但如果说他是爱书的人……
这个人对于书本的态度相当功利,他并没有爱护书本的习惯,看完的书对他来说就等同于一叠废纸。
书页里总是挤满了他的鬼画符,卖都卖不出去。
乌曼因把这丝熟悉感归结为手机流行时代难得找到一个爱看书的人。
至于折敛用同样的姿势拿着笔……
他的握笔方法比李藏之那狗爪子标准多了,赏心悦目。
和李藏之那种野人不一样,折敛是受过义务教育浸润的优秀学生。
乌曼因走到他身边:“在看什么?”
好奇地探出头去。
略长的头发扫过折敛肩膀,让后者笔尖一顿。
范略的笔触乌曼因熟悉得闭着眼睛都能摸出来,看清的那一刹那,乌曼因满脑袋都是问号。
“《信使》剧本?”乌曼因诧异,“你怎么会有?”
范导招人招到了手机维修店里了吗,业务这么广?
就算做道具也不用给剧本的吧。
乌曼因的脑子“嘎巴”一下不够用,宕机了。
折敛倒是不意外,看了看手里的剧本,果然是乌曼因投资的那个科幻电影。
他拿到剧本的时候就有所预感,参与国内科幻电影的冤大头不多,应该不至于同一时间出现两部卧龙凤雏。
“导师给的,”折敛说,“他说让我去做一个月的指导。”
乌曼因沉默,作为电影的投资人,她望着折敛这张年轻花瓶的脸,实在说不出“信任”两个字,脑子和舌头同时卡了壳:“你是中科院声学所的?”
折敛“嗯”了一声。
她比范略还提前一步见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科学顾问。
堪称大隐隐于市。
乌曼因:“……”
这就尴尬了。
原本想好的满肚子撩汉骚话全部卡住,旖旎被绝望的事业心“啪叽”一下创伤了,伶俐如乌曼因一时间也说不出别的话来,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世界真是个草台班子。
“除了你还有别人吗?”
“还有两个我带的研究生。”
“……”乌曼因问,“现在博士要带研究生了吗?”
折敛迟钝地感受到了乌曼因的不信任,连忙开口解释:“我并不是真的博士在读。本来今年六月计划毕业入职声学所,职称聘书已经给我了,因为车祸所以不得不事故推迟。”
他被迫说了恢复期最长的一句话。
其实还想说更多,只是脑子先一步顿住了,不安地抠着椅子。
他想要找证据来证明自己专业性时,才发现尴尬的是——
在走完流程拿到博士毕业证前,声学所聘书不生效,他的名字简历不会被挂上官网。
而且他平常并不在声学所工作,研究成果几乎全部属于受管制的内部刊物材料,不能公开。
折敛自打复学后,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被质疑能力这么一天。
从小他就因极高的智商受到关注,所有人都夸他是天才,学术道路一路顺风顺水,IMO金牌满分保送南大,选声学这种冷门专业后更是校方的香饽饽、导师眼里的稀世奇才,推荐信直接包办,连奖学金都紧着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