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爆款接爆款,收入一笔巨款
当任继和带着礼物,激动地敲响赵婴家的大门时,给他开门的是韩冠英。
她认得他,是一名书商,与赵婴有合作,将他请进屋里。
赵婴正在读书,听声音知是任继和来了,走出房间迎接他,看到他激动的表情,便知道事情成了,用清脆的嗓音问他: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赚钱赚疯了吧?”
他的天一阁在全省各个县都有书肆,在宝丰县的书肆就在县学附近,赵婴经常逛书店,买想看的书。
在书店中发现了《活着》的宣传广告贴在显眼的位置,也发现了这本书成为爆款,大量读者如过江之鲫来买书的情况。
聪明人不用尝一锅汤,只尝一勺子汤,就知道整锅汤的味道。
恰好赵婴就是聪明人。
通过宝丰县书店热销的情况,推测全省销路,就知道这本书肯定赚了大钱。
任继和以夸张的语气大力称赞赵婴:“你啊,绝了,神了,果然如你所料,这本书卖爆了,你猜卖了多少本?”
赵婴猜道:“一百万本?”
“低了,你再猜?”任继和得意扬扬的。
赵婴说:“那就是二百万本喽?”
“现阶段是这个数,每天还以惊人的速度暴涨中,三百万册也指日可待。”
任继和想用平和的语气说这件事,可他控制不住激动的内心,几乎是咬牙切齿,面目狰狞地说出来。
好像赵婴拿刀子割他肉般,让他有切肤之痛。
赵婴安慰他:“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我说过它会成为爆款的,现在的情况也是预料中的事。”
“是啊,你太神了,怎么知道它一定会爆款?”任继和怀疑地问。
赵婴当然不会告诉他,自己是穿越者,给他的书稿全是经过市场检验过的爆款书籍。
不火还能抄他们吗?
赵婴问他:“现在你相信我不骗你了吧?出短篇有短篇的好处,出长篇也有长篇的优势,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只顾得惦记别人锅里的菜,自己锅里的肉却凉了。”
任继和激动地说:“是是是,我相信你。来来来,咱们结下账……”他给赵婴算二百万册的提成是多少钱。
三千六百两白银。
一分不少全给了赵婴。
赵婴坦然接受。
趁着给钱的工夫,他提出了一个新要求:“能不能再写一本这样的爆款?我想趁着这个时间,多卖几本书。”
赵婴说:“早想到你不会满足的,早给你写了一本新书,只等你来约稿。”
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新的短篇小说:“《狗丶日的粮食》。”
这本书是作家刘恒的大作,发表于1986年,并获得该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入选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改革开放四十年最有影响力的小说。
这本小说虽发表于八十年代,却不是伤痕小说,而是新写实小说,它关注主角瘿袋和杨天宽的命运,为了吃饱肚子而努力挣扎。
可惜,瘿袋弄丢了粮票,买不到粮食,只能饿肚子。从不打女人的杨天宽暴打她,导致她丧命。
临死前,瘿袋说了一句话:“狗丶日的粮食!”
这是个关于吃的小说,与现在的百姓为生活而挣扎在生命线上类似,有很强的代入感,一定会引起百姓们的热捧,再度成为爆款。
当然了,时代不同,也许现在的百姓理解不了凭票买粮食的情况。不过赵婴在书中解释了特殊时期特殊的规定,想必大家都能想象出来那种窘迫。
任继和迫不及待地打开稿子,一目十行地扫描小说。
他被书中细碎的生活细节感染了,艺术感染力非常强大,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不是在看小说,而是在脑袋里放一场电影,人物活过来了,被人物的命运深深地吸引住。
尤其是书中展现人性之鄙陋,让人产生深深的遗憾心理。
他能料到,这本书又是一个爆款,又能赚一波钱,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声说发财了。
说话时声音走调,好像有人捏着他的脖子,让他说话不利索似的。又好像是一只刚长大的公鸡学打鸣,怎么也打不出来,总之十分搞笑。
随后,二人签订出版合同,除了付一千两白银的定金,还按百分之十五给赵婴提成。
签完合同。
赵婴说:“这本书出版以后,不论销售情况多么火爆,咱们都不能出第三本了。事不过三,这是一个原则。我们出版的书过多,读者也会看累的。”
“休息一段时间,我们接着再出书。”
“你不要怀疑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