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编写教材,要赚大钱
经审讯,教徒承认是红莲教的,来宝丰县第三次建分坛。这次行动以鹿鸣姝为首,其他人都是帮忙的。
偏偏鹿鸣姝昨晚没被捉回来,导致失去关键信息。余下的人只是小人物,对建分坛的事知道个大概,不知更详细的情况。
饶是如此,一下子逮捕几十个人,也是不容忽视的功劳,尹千秋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扬眉吐气的机会,给知府大人写信,称自己又拔掉一颗红莲教的毒瘤。
知府帮他写封奏折,上报给皇帝。
不久,得到皇帝的批复,称赞他做得不错,为百姓办了实事,值得嘉奖,赏了一些实物,赏了一些钱财。
要他继续保持这种态度,继续为朝廷效力,继续为百姓办实事。
尹千秋收到嘉奖,首先想到的就是赵婴,将赵婴和郑义请到县衙,隆重招待。
他还牵着赵婴的手,亲密得像多年老友,让旁边的差役大跌眼镜。
什么时候,高高在上的县令对人如此客气?
虽然赵婴立功巨大,可他年轻啊,才十六岁,与县令的年龄相差太远了。
瞧把二人高兴的,亲密无间的样子,活像亲兄弟。
连手握大权的千户郑义都没有得到这样隆重的接待,赵婴却得到了,实在让人羡慕眼馋啊!
席间,郑义也称赞赵婴少年老成,计出如龙,打得对方没有招架之力。将来考中状元,成为皇帝的肱股之臣,一定是名满天下的重臣。
赵婴苦笑:“自古以来就有“伴君如伴虎”之说,谁敢保证自己一定考中状元?谁敢保证皇帝一定欣赏自己?上一秒还是皇帝的重臣,下一秒可能就被贬到荒芜之地。”
尹千秋弯曲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喜滋滋说:“如果你没背景,只是普通的农家子弟,考中状元,可能需要三十年建立人际关系。”
“可有师父他老人家在朝中坐镇,你至少缩短三十年的奋斗历程。只要你考中状元,师父已经给你铺好路,你只管大胆向前走就是。”
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当官的真实写照。
有左丞相照顾,还有什么顾虑的?
尹千秋问赵婴,接下来的几个月,最想干什么,有什么需要他的地方,一定不要隐瞒,他拼尽全力帮助赵婴实在愿望。
赵婴淡淡一笑:“我想做的事,你一点忙也帮不上。哦,不对,也许你也能帮上一点,这事谁知道呢?”
“你想干什么?”尹千秋问。
赵婴说:“写书啊,我现在欠出版商好几本书,先把这笔债还了,再说八月份的院试。”
尹千秋问赵婴写什么书,还像以前一样写流行小说?
赵婴说:“这次的情况不太一样,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且走且看吧,但愿不要扑街。”
见从赵婴嘴里问不出更多信息,尹千秋聪明地不再问了。
赵婴肯定有他自己的计划,他不愿意说,肯定时机不成熟。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不识趣了。
从县衙回到家,赵婴告诉韩冠英,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哪也不会去,只窝在家里写书。
要是郑强龙或东方士奇来了,让他们进来,有事需要他们帮助。
接着,赵婴铺开稿纸,开始写《百家姓》、《三字经》和《弟子规》。
《百家姓》成书于北宋时期,每句四个字,也是四个姓氏,当然复姓除外。因其句子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背诵,成为蒙学读物中比较受欢迎的书籍。
《三字经》也成书于宋朝,以三字韵文的形式,讲述历史、人文、伦理、天文等知识,核心思想是儒家的道义,是蒙学读物中的皇冠。
《弟子规》是清朝人编著的,以《论语》为基础,讲究孝悌和诚信,也是蒙学读物中的经典之作。
可惜因时间关系,这三本书现在都没面世。
赵婴就将三本书写出来,刊印成书,给正在启蒙阶段或即将入学启蒙的孩子们送上一份大礼。
如果事情顺利,这三本书肯定会成为爆款,受到全世界各国私塾和学府的热爱,会成为他们的教材,帮助他们顺利成长。
出版这几本书的书斋,不用说也会赚得盆满钵满。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的钱最好赚,
一是老人的钱。
人都会变老,从青丝到白发只是一瞬间。到老了,才有许多人猛然醒悟,还有许多理想没有实现,这一辈子几乎白活了。
为能多活一段时间,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