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张-岁月静好
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背着玛莎大婶连夜烤好的麦饼出门。村口的老槐树下,总坐着几位纳鞋底的婆婆。见他路过,张婆婆总会往他手里塞颗晒干的野枣:“阿木啊,今天去采蓝纹草?当心溪边的滑石,前儿个三丫她爹就摔了一跤。”
“知道啦张婆婆!”时暮把野枣揣进兜里,晃了晃背上的布框,“我采完药顺道去溪边看看,给您捎点干净的鹅卵石回来压咸菜缸。”
李婆婆在一旁笑骂:“这小子,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
时暮挥挥手往森林走,身后还传来张婆婆的叮嘱:“早点回来啊,中午来我家喝玉米粥!”
森林外围的田埂上,总见着王大伯佝偻着腰侍弄庄稼。他是村里最老的农户,种的麦子比别家的饱满,玉米比别家的甜。时暮采完草药,常会蹲在田埂边帮他拔草。
“阿木啊,你看这土,得松透了才肯长东西。”王大伯用锄头敲着地面,土块簌簌往下掉,“就跟人似的,心里敞亮了,日子才顺当。”
时暮手里的草拔得飞快,嘴里应着:“大伯说得是。我前几天看您给麦子浇水,顺着根浇,比往叶子上泼省劲儿多了。”
王大伯眼睛一亮:“哟,你这小子还真看进去了?这浇水啊,就得浇到根上,跟疼孩子似的,光给糖吃不行,得教他走路。”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烤红薯,塞到时暮手里,“刚从灶膛里扒出来的,热乎着呢。”
红薯的甜香混着泥土味钻进鼻子,时暮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呼气:“大伯,您这手艺比镇上的烤红薯摊强多了!”
“那是自然。”王大伯得意地捋捋胡子,“我年轻时跟镇上的老把式学过,火候差一点都不行。”
“阿木,快来帮婶子把这桶水挑到岸上去!”李大娘挥着湿漉漉的手喊他。她的儿子在镇上做学徒,一年才回来一次,见了时暮总格外热络。
时暮放下布框,撸起袖子就把水桶扛上肩。水桶晃悠悠的,他却走得稳当。旁边的刘婶子笑着说:“这小子越来越壮实了,前阵子还弱不禁风的,现在挑水比二柱都稳。”
“那是玛莎婶婶的饭养人。”时暮把水倒进李大娘家的水缸,擦了把汗,“她天天给我煮野菜粥,说喝了长力气。”
“玛莎那婆子就是心善。”李大娘拧着衣裳上的水,“前儿个还跟我念叨,说要给你做件新棉袄,怕你冬天冻着。”
时暮心里一暖,刚想说不用,就见三丫举着个花环跑过来,往他头上一戴:“阿木哥哥,你看好看不?我用溪边的野菊编的。”
花环上的野菊还带着露水,时暮故意板起脸:“你这丫头,又偷懒不帮你娘捶衣裳。”
三丫吐吐舌头:“娘让我歇会儿呢!阿木哥哥,你昨天说的‘奥特曼’到底是啥呀?比法师还厉害吗?”
旁边的媳妇们都笑了。时暮前几天跟孩子们讲故事,把奥特曼说成“会发光的巨人”,没想到三丫记到现在。他刮了下三丫的鼻子:“那可不,奥特曼打怪兽魔兽,拳能把山打个窟窿。”
“哇!”三丫眼睛瞪得溜圆,“比龙还厉害?”
“厉害多了。”时暮说得煞有介事,“等我以后见到了,给你要根羽毛当礼物。”
媳妇们笑得更欢了,棒槌声都乱了节奏。阳光落在溪面上,碎成一片金闪闪的光,时暮看着水里自己戴着花环的倒影,突然觉得这日子挺好。
晚饭前的时光,总在玛莎大婶的木屋里度过。时暮要么帮她劈柴,要么坐在灶膛前添柴,听她絮叨村里的琐事。
“今天张婆婆家的鸡下了个双黄蛋,她跟我显摆了半天。”玛莎边揉面边说,“还有你王大伯,地里的麦子快熟了,说要请你去喝新麦酒。”
时暮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他脸红扑扑的:“我哪懂喝酒啊,到时候别喝醉了出洋相。”
“醉了怕啥,有婶子在呢。”玛莎把面团放进蒸笼,“对了,后儿个镇上有集市,我跟你刘婶子约好了去赶集,你要不要去?给你扯块布做件新衣裳。”
时暮眼睛一亮:“真的?我想去看看镇上的法师塔,听孩子们说可高了。”
-----------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时暮经常在黑森里里面采集草药。
【检测到宿主与木灵契合度95%,是否收服。】
时暮听到这个声音,惊喜的连擦手都顾不上,连忙点头,“要要,我终于要开起来称王之路啦。”时暮放声大笑。
这时,一个绿色的光团在时暮面前逐渐成型,渐渐变成了一个发光的小精灵。它眨了眨眼睛笑着看向时暮。这天午后,时暮背着半篓草药往回走,瞅见一只灰兔正埋头啃草。那兔子圆滚滚的,肉垫踩在落叶上“沙沙”响,让他突然想起玛莎大婶说的“兔肉炖蘑菇最补”。
“嘿嘿,今晚加餐!”时暮放轻脚步摸过去,结果兔子耳朵一动,“嗖”地窜进灌木丛没影了。他刚想追,地面突然“咚咚”震动,一股腥臭味扑面而来。
时暮瞬间警觉,没像以前那样慌得乱跑,麻溜地矮身躲到古树后。
阴影里,一只魔兽缓缓站起。皮肤烂得流脓,俩猩红的眼睛跟探照灯似的,口水顺着獠牙滴下来,在地上“滋滋”腐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