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我在边境种药发家 时见微

18. 第 18 章

小说:

我在边境种药发家

作者:

时见微

分类:

衍生同人

“这、这真的能成吗?”莫里正听完满脸不可置信,手抖得连茶杯都举不起来。

这日,杜槿同商陆商量好说辞,寻到莫里正家将计划全盘托出。

莫里正听罢十分犹豫,莫大岭却按捺不住,欣喜道:“有杜大夫那家传秘药,林中瘴气就不再是威胁,我们怎么就不能进山了?那天夜里何粟、赵方平、孟北都进了羁縻山,现在身体可好得很。”

莫里正只觉这计划完全冲破了自己的认知,一时拿不定主意,“羁縻山里真有如此多的草药?”

杜槿点头,“确实如此,那山谷四周封闭,地势落差极高,谷中气候与外界迥异,才有了许多奇珍异草。”

莫大岭插话道:“从村中过去要多久,路上可安全?”

“从村子里出发约莫两到三天,有条我们走过的路线,就是上次追逐百越人时陆哥发现的。”杜槿看了一眼商陆,继续解释,“但羁縻山确实多猛兽,一路仍需小心。”

见莫里正仍然犹豫不决,莫大岭一拍桌子,“爹,富贵险中求!交不上粮税,我宁愿进山也不想去做苦役。”

莫里正摇头道:“大岭,做苦役不会丢掉性命,没粮食也可以吃树皮草根,这么多年再艰难的日子村里也挨下来了。但进了羁縻山,这条命可就不是自己的了,村里又有几个人愿意?”

莫大岭正色道:“那便跟全村人讲清楚,全凭自愿。你又不是旁人,怎么知道旁人愿不愿意?”

杜槿失笑,莫大岭这话倒十分通透,颇有些子非鱼的哲理。

这日傍晚,村中老少爷们儿从田里干完农活回来,又齐聚莫里正家。许是因为担忧秋税之事,院中氛围不复往日喧闹,众人在夕阳下簌簌低语。

“今日又是为啥喊我们来,你可晓得?”何粟揣着手蹲在树下,捣了捣旁边的李铁,李铁摇头不语。他挨的臀杖不算严重,又得了杜槿的伤药,如今已养得差不多。

莫里正站到院中咳嗽两声,大家目光汇聚过去,都要听听他今日要说些什么。谁知老头儿在那踱步斟酌,半天也没憋出一个字。

何粟急了,“里正,有话直说!”“就是嘛,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你说就是!”“可是秋税的事儿?”其他村民纷纷猜测。

莫大岭见他爹不愿开口,站出来道:“与秋税无关,只是村里新有一个赚钱路子,但十分危险,今天就是想问问大家伙儿的看法。”

人群开始骚动,“赚钱路子?怎么不早说!”“什么危险?”“你别支支吾吾的,先说啊!”

莫大岭看了一眼杜槿,心中略略安定,“杜大夫之前无意在羁縻山中发现一处山谷,谷中有许多珍贵草药。如今村子受了灾,杜大夫说愿意带我们进羁縻山采摘草药,还会教我们如何炮制、卖药赚钱!”

众人安静片刻,突然如油锅般炸开!

“进羁縻山?不要命了!”“开什么玩笑,我可不想送命。”“村里多少年没人进山的。”“上次不是有人进去了吗?为了救赵家小子。”

何粟听到众人议论,心中不满,第一个站出来反驳:“你们忘了?杜大夫有家传秘药可以祛除瘴气,那天我们几人在羁縻山里呆了一晚上,啥事儿没有。”

李铁撑着墙站起来:“我可以作证,用那药水浸湿布巾后捂住口鼻,就不怕瘴气了。”

几句话并不能打消众人的顾虑,姚康忍不住问道:“杜大夫,那羁縻山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杜槿站出来细细描述上次山中见闻,介绍了瘴气、气候、路线等深林中的细节,又讲了商陆如何与野兽搏斗。

村民议论道:“既然已开辟了一条进山谷的路线,听起来还算安全。”

“无法保证安全。”商陆利落否认,“我们也只走过一次,不同天气季节下沿途状况是否有变,无人知晓。若是一点不愿冒险,这生意不做也罢。”

若商陆信誓旦旦保证安全无虞,众人恐怕要心中嘀咕,但如今商陆开诚布公承认危险,村里人反倒觉得可信。

赵方平问道:“若是采到药材要如何售卖?”

这是谈到关键点了,杜槿认真回答:“采回的药材需要先清洗加工才能存放,届时是切是炒是煅,各类药材的炮制手艺我都会教给大家,村子可以安排老幼妇孺做这些活计。至于后续的售卖,我们可以先组织一波青壮去黎州,寻那梁氏仁爱堂看看。”

“梁氏仁爱堂!你在黎州时曾专门去他家问过。”赵方平恍然。

杜槿点头,“若是黎州不行,我们还可以去江州城,江州百姓富庶,生意应当好做。这条路我们来时也走过,沿官道大约需要二十天,一路还算安全。”

赵方平思索,“这么一说确实可行。进山采药有杜大夫的避瘴药,又有商郎君熟悉野兽习性。外出售卖我们识得路线,村中青壮也可以护卫安全。”

“外面那药材作何价?真能卖上钱吗!”一村民怀疑问道。

“按照黎州和青阳县的物价,砂仁、三七都是三文一两,天麻八文一两,这都是山里常见的药材。还有些珍贵草药,像七叶莲三十文一钱,回春草四两一钱,若是遇着年份高的山参、灵芝,更是动辄数百两银子。”

莫大岭猛地站起来,“村中穷了这么多年,年年缴不上粮税。与其被罚去做那劳什子的苦役,不如进山搏他一搏,拼个富贵!”

何粟听得心神激荡:“我同意!”李铁点头赞同:“村里这么多男人,一起进山、一起去黎州,有什么可怕的!”孟北也应声站出来:“就是,我几千里路都走下来了,还怕这一座大山?”

另有村中几个青壮跟着出声附和,纷纷表示愿意跟着杜大夫进山走一遭看看。

姚康却悄声嘀咕:“我家暂还不用交秋粮,何必冒这个险,等下个月把粮食种下去再说。”

同样也有几人与姚康一样,想着万一送了性命不太值当,不乐意冒险。

青山村众人有人同意有人反对,待到天色渐晚,院外响起声声蛙鸣,仍然没争论出个结果。莫里正压手让大家安静:“进山全凭自愿,各位先自己想清楚,再与家人好好说道。愿意参与的人明日还是这个时辰来我家,杜大夫和商郎君会与大家讲清楚细节。”

杜槿点头,“进山的衣着鞋袜、干粮饮水、工具武器都有讲究,届时我会与各位详细说明。”

莫里正扬声道:“丑话说在前头,进山生死自负,无论出了何事都不能怪到杜大夫身上。若是后面真的赚到银子,没参与的人也不准眼红嚼舌!”

一个月后,村口古樟树下。

清晨天光微亮,远山如黛,青山村笼在湿润的晨雾里,淡青的天空中还疏疏嵌着几颗夜星。

村口的古樟树难得迎来如此热闹的早晨,树下几辆驴车,乌泱泱男女老少好几十人围在一起。其中十来人身穿轻便衣着,身负竹篓,头戴斗笠,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