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的清晨,宋却返京。
她一路风尘仆仆,几次吐血,看得孟浮都忍不住劝她歇两天再出发。但宋却死活不听,非要抓紧回去。
在临近京城时,宋却听到了很多闲谈,比如陶闻殊因参与剿灭逆党,又被皇帝重新提拔;比如岁音楼真的就此没了声息,据说是因为领头人不在;再比如,皇后被释放了,不过被关了禁足,怕是短时间内出不来了。
一来二去,又成了两方势力相较量,而且从这些闲谈中看来,好像还是陶闻殊略高一头。要不是宫门开启的那日,傅珏终于走出丧子之痛,带着先帝留下的某个信物入了宫,恐怕陶闻殊还真能一步登天。
现在好了,谁当这个皇帝都无所谓了,只要正常收税、正常外交、正常修路,让百姓不再过东奔西走饱一顿饿一顿的日子就行。
好像没听到什么坏消息。宋却抱着这样的想法,驾马进了城门。
门口的侍卫好像等她很久了,见到她回来,立刻拦下她:“宋大人!宋大人留步!”
侍卫掏出温雪音的令牌,交给宋却:“温大人让小的守在这里,说见了你就要你即刻进宫一叙。”
宋却还准备先回家看一眼,但瞧温雪音这么着急,只能放下一切往宫里赶,顺便让尺素把孟浮抓上。
孟浮举手:“我理解你不放心我的心理,但是事到如今还要把我随身携带,很难不让我怀疑你的用意。”
宋却被恶心到了,她对着尺素嘱咐道:“看好他,我先过去了。”
看着宋却逐渐远去的背影,孟浮脸上终于没了不屑与轻松。他对着尺素说:“我们去中书令府。”
尺素:“凭啥啊你算老几你说什么就听什么啊?”
孟浮摇摇头:“说是闹掰,但岁音楼里的一部分人还是听命于陶闻殊。你如果想让你家主子余生幸福,就立刻跟我过去。”
尺素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孟浮打量着面前的傻蛋:“什么意思?我回京的中途没联系上他们,你说是什么意思?死了呗。我得去看看死的人还有谁。”
没人想在返乡后立刻上朝,宋却苦大仇深地进了宫,连官服都没有换,就被温雪音的人带到了宣政殿。
那人告诉她:“今日恐怕是针对大人您的,本该让您回府歇息的,但温大人说,许多事情,您不在场,定然是解决不了的。”
宋却点了点头。
宣政殿的每个人都神色各异,宋却裹着一身冰凉的风进来时,就想着从他们的脸上读出现在的状况。可是太乱了,什么都没有。
她看向皇帝,这么久不见,他更枯瘦也更灰败了,比起之前见面时还有一点权力在手,如今的他只剩一枚玉玺可用了。
可就算是这样,他也憋着一股劲,死活不让周景佑或者陶闻殊的其中任何一个人如愿。
“你回来了,宋卿。”
宋却狐疑地看了他们一眼,还是选择把礼数做全:“臣宋却,拜见陛下。”
皇帝茫然了很久,才摆了摆手:“你……从北疆回来了?”
宋却拿出文书:“是,不负陛下所托,两国愿结用世之好。但岁贡和两地百姓的事还有待商榷,北疆那边说,不必让陛下操劳,想与澈王殿下详谈。”
她说着说着瞥了一眼旁边的陶闻殊。这个死老头,让你压着周景佑不放,这下搬出北疆,希望他抓紧有多远滚多远。
但周景佑轻咳一声,使劲朝宋却使眼色。
宋却皱着眉,不懂自己做错了什么。
皇帝没有怪罪,朝臣没有反对……周景佑这是什么意思?
陶闻殊对宋却的眼神置若罔闻,他迈步上前,伏跪一拜,但十分敷衍。然而他说的话简直是雷到宋却的头顶了。
“陛下,既然宋大人已经回来了,不如把前几日悬而未决的事情解决了吧。”陶闻殊朝周景佑挑了挑眉,“这次澈王殿下总不会用‘宋大人不在’来搪塞了吧?”
宋却抿嘴不语,皱着眉看他。
不等周景佑说话,陶闻殊已经抢先开口:“宋大人总与外邦人勾连,这算什么?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替宋大人成家,成家之后,就再也不必担心宋大人某天窜逃出城了。”
“臣斗胆自荐。臣与宋大人的恩师是至亲,如今替亡师照看师妹,也并无不妥。”
宋却当即就被气笑了,立马把手里的文书砸了过去:“你是不是脑子有病啊?嘴贱人也贱,你找个墓地躺进去行吗?”
反正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已溜到身后了,她跟徐敬慈的婚事也该定下来了。之前因为嘴硬拒绝过好几次,之后又因为不想接受皇帝的讨好和想给周习真正名拒绝过一次,徐敬慈估计要遗憾死了。
正好今天他不在,宋却说什么都要把赐婚的圣旨拿下,当惊喜送给他。
于是她道:“臣不知陶大人居然会有这种想法,难道是将心比心了?不过既然陶大人提了,臣也自当给大人一个面子。不过是成家罢了,臣心中早已……”
她渐渐熄了声。
强烈的寂静。就连陶闻殊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宋却抬头看向皇帝,他仍然处在茫然之中,但目光却一直落在宋却的身上。
宋却猛然回神:“徐敬慈人呢?”
无人回答。
宋却缓缓将目光移到陶闻殊的身上:“你说。”
陶闻殊淡淡瞥了宋却一眼,昂首高声:“请陛下赐婚!”
傅识若实在看不下去了,她挣开旁人的拉扯,从本该是徐敬慈的位置上走了出来:“陶闻殊你再多说一句我就把你牙打掉!”
她急忙跪下:“陛下,宋大人与徐大人的事合该早就定下,就算出了意外,宋大人身居高位,也不能轻易许人,倘若陶大人执意要娶,就是与我傅家作对!”
宋却本就跪在地上,此时听了这些话,还有什么不明白。可她硬是撑住了,任由陶闻殊和傅识若吵来吵去,最后拉得整个朝堂都参与战局。
“老臣自是赞同陶相的。宋大人身上有太多前车之鉴,若是由着她自来自去,那大梁岂不无一日安宁了?陶相自然是很好的人选,但是徐将军又……”
说到最后,只剩一声叹息。
宋却几乎什么都听不到了。
她不懂,为什么明明算好了一切,还是落得这个下场。
可朝堂之上,乌烟瘴气,也风云诡谲,她不得不直起身子,暂时把徐敬慈抛诸脑后。
宋却缓缓站了起来,雪白的大氅随她而动。
“陶大人所图,我已明了。”宋却冷声道,“陛下健在,澈王也能够独当一面,按道理来说,陶相只应该辅佐,而非咄咄逼人。大梁百废待兴,瘟疫好不容易挺过去,岁音楼的佞臣也被拔除殆尽,陶大人这时关心起同僚的终身大事,让人不得不怀疑……您才是要谋反的人。”
“我宋却虽不至于大权在握,但入朝一年,光是功绩就让陶相望尘莫及。您到处撺掇,会不会显得有些多事?”
这话只能由宋却来说,果然,她的话一落地,就再无人多嘴了。
温雪音和周景佑也双双奏请,奏来奏去,都是希望皇帝能搁置婚事,放宋却回去好生休养。
下朝时,温雪音扶住了摇摇欲坠的宋却:“抱歉,要你抓紧进宫就是为了这个。我与周景佑只能是外人,无论说什么,陶闻殊都有话堵上。”
宋却头脑发昏,眼前的白光片片闪过,她攥着温雪音的手,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温雪音揽着她,随手搭过她的脉,顿时明白她去北疆前休养的那几天全都喂了狗。温雪音不再多言,带着她往外走。
不巧。殿外,陶闻殊正等在这里。
周围的一群人见了他简直如临大敌,立马把温雪音和宋却护在身后。
可陶闻殊并不在乎。他的目光只在宋却身上,语气甜腻:“宋却,时至今日,你还是一样无趣。在皇上面前都闹成这个样子了,你一点儿我想看的反应都不给我。”
温雪音把宋却带进怀里,傅识若替她捂住耳朵。
宋却低头轻笑了一声,拿下了傅识若的手。
她看向陶闻殊:“你想看什么反应呢?”
“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唉……你跟你老师一样倔。”
宋却苍白着脸,毫无血色的唇勾起一抹讥讽的笑:“你向皇帝请赐婚,就是为了这个?还是说你又把对老师的龌龊心思投射到我身上来了?”
陶闻殊笑得坦诚:“是也不是。”
宋却不再理他,跟着温雪音一同离开。
走出几步,陶闻殊突然大声喊她:“宋却。”
宋却没有停步。
“我本来没想让徐敬慈死的,张笃已经放他一马了,他只是想杀几个无辜百姓缓解一下骑兵踏入北疆的痛苦。”陶闻殊高声说,“是徐敬慈自己寻死,非要保人,争夺稚子的时候被一对夫妻误杀。人在你府上,要杀要刮随便你吧。我这次不会参你滥杀无辜的。”
冬日萧瑟,宋却一路上一言不发,到达中书府前,发现尺素和孟浮已经在等他了。
尺素怔怔道:“大人,那对夫妻就在里面,您看……”
宋却沉默半晌:“放了吧。何苦再多两条命呢。”
随后她又问:“徐敬慈呢?”
尺素小心翼翼地指了一下:“前厅。”
说着,她把孝麻递来:“这个给您。”
宋却皱眉:“这是夫妻的孝,去换同僚的来。”
尺素愣了一下,看向孟浮。孟浮早有所料般地递来一段布条,尺素接过,替宋却绑在手臂上。
其实早该下葬了,只是一群人都等着宋却来看最后一眼。只可惜宋却并没有接受好意,她叫人封了棺,一眼都不曾再看,一个人沉默不言地守了一夜,第二天当没事人一样上朝了。
朝上无非又是那些老事,一会说私放乐王,一会说扣押陛下,两拨人唇枪舌战的目的都是为了两个人。
宋却左看看右看看,决定给在座所有人来个措手不及。
“禀陛下,臣想清楚了。宋家上下几代忠臣,臣愿携宋氏一族祠堂,共入澈王府。”
周景佑吓得差点当场跪下。
不过宋却立马扶住了他,并且高声说道:“臣知道,此举对朝中诸位女官并不公平,是以在今日辞去中书令一职。但官位空悬不是好事,臣推举中书侍郎李筠,代臣述职。”
最先生气的人是温雪音,她下朝时跟了宋却一路,宋却都没给她任何回应。直到宋却用将军府的钥匙打开后门,温雪音才站住脚。
冬日的暖光里,宋却的皮肤近乎透明,她的手扶在门框上,仿佛下一刻就要消散逝去。但她还是一副沉静的样子,温声给温雪音解释:“你搭过我的脉,对不对?我在北疆那段时间,很不好过,整日里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