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里小路//
立春已经不少时日了,随着气温回升,春雨却迟迟还没落下来。
村里不少等不及的人家,已经开始挑水播种了。
各家各户都没有牲畜,挑水只得人来,可累人的很,但不挑的话又能怎么办呢,难道眼睁睁地看着错过农时?
再难都要播种下去,播种了就有希望,这才是农民们的普遍想法。
此时翠花男人李顺正领着两个儿子在地里忙活着,他们家地少,劳动力算上却有四个,不算少了,自然精耕细作得很,把仅有的几亩地照料得很细致,就希望产量能稍微高一点。
今年也是,一家人早早就把地规整出来了,来来回回耙了好几遍,底肥也已经施下去了,全是一担一担从山里挖来的腐土,小麦种子更是翻来覆去筛选了好几遍,就等着春雨下下来。
哪里知道这雨迟迟不见下来,气温却越来越高了,没得办法,只能去河里挑水先把种子种下去。
可是他们家的地离河很远,来回一趟就得半个多时辰,这速度着实快不起来,还格外累人。
今天父子三人轮流用水桶一担一担地挑着水,一点点浇上水后,又把土镇压紧密,打好埂才算完成,累了个半天才把半块地种好。
这时候翠花带着陶罐过来给父子三人送午饭来了。
“今天大刘娘来我们家,带着她家亲戚来问我去北边的小路,就咱当年走的那条。”翠花和自家男人孩子说着上午家里发生的事。
“哦?就前两天来的那个亲戚?咋的想去北方,还不走大路。”李顺奇怪道。
边上的两个儿子,一个十六岁的伯远,另一个十四岁的仲远,也竖起了耳朵。
昨天兄弟两路过大刘家时可看到他们家那亲戚了,难怪村里人都议论纷纷,的确是难得见到的城里体面人。
其中一位是看着和他们差不多年纪的女娘,好看得紧,利利落落的,见到他们还笑了下,比隔壁前山村尾巴翘到天上去的汪柳儿可好看得多。
只是兄弟俩没有敢上去搭话,得知今天人家去了自家家里,可惜自己不在家,一时遗憾不已,不然说不定就能搭上话了。
于是现在只一边吃着杂粮饼,一边期待地看
着他们娘,好奇那女娘家为啥想去北方。
翠花没有卖关子,直说道,“可不是嘛,我也觉得奇怪,你猜怎么着,原来他们家在县城得罪了人,不敢走县城大路,所以才来找我们来问小路的。”
翠花男人点点头,那就不奇怪了,瞬间门也和自己娘子当时一样,也是想起自己家当年也是得罪人,所以不得不外逃避难。
不由得叹了口气,“唉,所以咱们在这后山村待着也挺好的,至少不会随便得罪了谁。”
翠花则明显不同意,语气带着抱怨道,“好啥好呀,一共就这么几亩地,离河还远,年年忙活得累死,还不够吃饱饭的,一文钱都攒不下,儿子们都大了,媳妇都娶不到。”
听到说找媳妇,伯远不由得涨红了脸,去年以来,爹娘可没少为自己娶亲的事情操心,可是找媒婆说了几家都没有回信,说来说去不过是嫌弃自家穷。
李顺也不由得满嘴苦涩,想当年他们家也是当地还算富裕的家庭,家里良田十多亩,青砖瓦房修着,日子还算好过,养活几个孩子不成问题,他自己小时候还上过几年学,可见条件是不错的。
可惜后来频繁战乱,加上他们家碍着别人眼了,差点举族男人被抓去当壮丁,不得不南逃。
南逃路上被流匪冲击,慌乱之下与爹娘兄弟走散,钱财也尽失,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山口逃了进来,还跑到后山村这个偏僻的小村子里定下来。
可是一家人的生活就再也没爬起来过了,日子一直过得很苦。
他们两口子到没啥,就是苦了两个孩子,不仅没机会上学,更是早早就要跟着干活,到如今连媳妇都说不上。
“那能怎么办呢?沿河的良田没我们家的份,只能看这两年能不能多开出几亩荒地来,远点就远点,养一养,肥力上来后,好歹能多种多收一点,就是人累一点。”李顺叹气后说道。
翠花想到还要更累,不由得心疼自家男人和两个儿子,如今都已经把人当牲畜用了,再累一点,吃的又跟不上的话,真的不知道哪天就会倒下,她是万万不想看到这一天的。
想了想,她便把上午在心底琢磨了好几回的话说了出来,“我听她家那亲戚说,他们打听到,如今北方安定下来了,新去的人还给分田分
地呢当家的你说我们回去怎么样?”
李顺一听到这话不由得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既惊讶于北方如今安定且分田地的消息也惊讶于自家娘子竟然会有回去北方这样的想法。
“回去?你忘了逃荒多难啊我们当年可是历经劫难你忘了小妞儿是怎么没的?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他皱着眉说道。
听到小妞儿翠花浮动的心思又沉了下去她除了伯远和仲远
她自己的身子也一路上亏空得厉害所以哪怕后面再想生个女儿却一直没怀上过了。
她嗫嚅道“不是你一直说想落叶归根的嘛这不是听说北方如今安定下来了想着回去算了说不定还能和族人团聚呢再说这雨一直没下下来要是一直这么旱下去如今播种能挑水到时候分孽和灌浆哪里还挑得过来这一茬要是没有收获我们可都得饿死啊。”
而一边的伯远和仲远听到回去北方这个想法心思不由得活跃起来能离开这个山沟子对少年人而言吸引力非常大。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想着离开了总不会比这里还差吧于是都期冀地看着自家爹明确表示想离开。
一家四口反而是李顺举棋不定他是一家之主心里想的更多。
就说如今家里那栋黄土屋每一块土坯都是当年夫妻俩亲手摔打出来的可没少流汗费工夫才建成这样的三间门屋子还带那么大的院子。
还有这几亩地当年开出来多难啊如今难道就要舍下这些就这么离开。
至于说没见着雨就弃地而逃这对农民而言无疑是非常难以决断的向来逃荒的都是实在活不下去的但凡有一丝活下去的可能农民都不愿意抛下自己的那几亩薄田荒地的。
毕竟谁能保证离开后日子能更好过在这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要做离开这样的决定城里人还好农民却会觉得无异于一场豪赌
“再打听打听吧北方是不是安定了我们也不能轻信要真是如他们所说的既安定又能分田地的话我们再做决定也是不迟。”李顺说道。
说着放下手上冒着热气的陶罐陶罐里自然放的不是肉
汤之类的好东西了,只有一罐子的热水。
家里是没有多的吃的,为了能让高强度劳动的自家男人和两个儿子稍微吃得饱一点,翠花每天可谓是动足了脑筋,尽自己所能找到各色野菜揉进杂粮中,做成杂粮饼,又能稍微多点量。
更是每天都会给他们带一罐子热水,喝下去既能饱腹感更强,又能暖和暖和身子。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她再努力,这种农忙时节,都只敢吃到个八分饱,平常不忙的时候更是只敢吃个五分饱。
要餐餐往饱了吃,一年的收获交了税后可就只够吃半年的,剩下的半年都要绝粮了,所以不得不尽力攒着划算着。
李顺放下陶罐,沿着田埂向外走去,嘴里说道,“刚听铜锣声,是田货郎来了,我去看看,顺便打听下外面的消息。”
“行,你先去吧,我待会儿也去,把家里的鸡蛋都拿上,再去换点盐去,家里的盐快没了。”翠花说完督促两个儿子赶紧吃,吃完了她要收拾东西回去。
这边韩采薇打听完路的消息后回到家,王姨娘指挥韩大弟已经把明面上的二三十斤面粉都发上了,只等发酵好后全部做成饼和馒头。
大刘家这个小院子没有水井,水是从隔壁打来的,直接打了满满一缸,韩采薇进来,韩大弟刚好还正在挑水,见她回来,急忙问道,“姐姐,怎么样,有没有小路?那家人知道不?”
“进屋说。”说着两人去了正屋。
王姨娘正在纳鞋底,姐弟两走路多特别费鞋,加上脚又在长,这不立马又要没鞋子可穿了,瞅着空就赶紧纳上几针,而阎二正在内屋躺着,听到动静也是跳下床,就看打听得如何。
他还想着赶紧出发,然后去赶上张家人呢,就怕去晚了人家已经渡河过去了,那到时候分到哪里就不好说了,要找人可就难找了,因此哪怕人躺在这里,心里却是焦急不已。
见三人都焦急地看着自己,韩采薇灌了口晾好的白开水,赶紧说道,“有路,就是要比走大路远不少,而且就是不好走,得爬山,要从马鞍山里面穿行,就沿着我们过来的相反方向,花五六天翻过两个山头,然后在一处山坳处有一道口子,顺着那口子下去,走一截就能回到城外的大道上去,再沿着大路走个十来天,就能
到那去北边的渡口了。”
听到这话,几人都不由得皱眉,那这前后至少得花半个月啊,路不好走,还得爬山,这对他们既有孕妇又有伤号的,显然不是很友好,说不定还要走更久。
还是韩采薇给大家打气道,“当年那翠花夫妻,带着两个小孩子,没什么吃的都走过来了,我们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我们虽然有个孕妇,以及阎二哥如今身体还没太好利索,但好歹我们干粮还有不少,另外我和大弟都还有力气,我们尽快出发,哪怕走得再慢,一个月总能到吧,那时候咱娘也才孕七个月,还不算进入孕晚期,应该还行。”
听到这话,王姨娘才总算有信心一些了,可阎二还是皱着眉。
韩采薇知道他是担心赶不上张家人,这她也没办法,别说另外三家人有驴车和牛车,走小路本来就更远又更慢,哪怕没有她娘这个孕妇,阎二自己如今身上还伤着,也走不快。
只得安慰道,“他们过去渡口了,确定了分到哪里,应该会想到给你留信的,别担心。”
阎二点点头,按照他对几家的交代,还真有这可能,这才稍微放心了一点。
四人便说定,明天再准备一下,找村里人再多买点粮食和物品,烧好水,后天一早便出发。
——————
(二)收购物资//
且说韩采薇回来路上听到铜锣声,好奇地问了大刘娘,说是来村里卖东西的货郎。
这会儿商议好了,她便提出去看看情况,韩大弟也说一起,姐弟二人便出了门去。
只见那货郎敲着铜锣来到后山村,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放好杂货担子,便等着人来。
不一会儿,各家各户便都派了人过来,这货郎可好长一段时间门没来了,大家都缺这缺那的,就等着补齐,因此不一会儿这老槐树下就聚了二十来个人。
只是,往常可以以物易物的,这次却不行了。
只听那张货郎大声地对着村民们说道,“如今县城城门紧闭,我收太多东西找不到地方销出去,只能砸在我手上,所以这次就不能拿东西换了,麻烦大家花银钱买东西了。”
不少按照往常规矩,拿着东西来准备换盐换针线的人,不由得一阵急切,
他们可就指望着用东西换点盐和针线的他们这种人家家里哪里有银钱。
只见这些人有的拿的是一篮子的鸡蛋有的是拎着两只土鸡还有拿着熏兔子和熏野鸡的这种是村里会打猎的人家还有拿着编织好的竹篮竹筐的。
往常张货郎是收这些的反正也不算重他挑着回去县城里卖还能再挣点差价。
对村民们而言为这么点东西专门走几天去趟县城也不值当所以张货郎价格出低一点也能接受一时双赢起来。
可这次张货郎不收了这可咋整啊。
针线可以先不买那盐还是必须要的啊不吃盐干活哪里有力气尤其马上要忙春耕了更是要把饭菜做得咸口一点可不正需要盐的时候嘛。
这货郎几个月没来大家再怎么攒这家里的盐可都是耗尽得差不多了。
正愁眉苦脸之际张货郎又抛出一句话“如今这盐可要比上次贵一半了不是我坑大家是如今县城里的进价贵了一半不仅盐大部分东西都贵了将近一半我没有多挣大家钱的。”
“大家这次赶紧买吧如今外面乱着我担心这盐还要涨价呢要再涨我这生意不好做了下次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这张货郎大家常年打交道的向来做事诚实公道他这么说那必然是外面物价都涨了众村民不由得更加愁眉苦脸起来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村里哪怕少数几户家里有点银钱但也不算多自家买完盐就不剩啥了自然没有可以外借的了眼看着好多户拿着东西过来的人家就要买不上必需的盐了。
韩采薇姐弟两过来刚好看到大家苦着脸这一幕刚好前面站着的是上午打过交道的翠花她问了句什么情况翠花便把无法以物易物和盐价上涨的事简单说了。
韩采薇看了下村民手中拿着的东西大多是吃的还有少部分是手工艺品她有了个想法。
只见她悄悄对韩大弟说了几句韩大弟听了连忙点头他也觉得这个主意好那些东西他们家可以吃也用得着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