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农家贵子 微澜拾渏

56. 第 56 章

小说:

农家贵子

作者:

微澜拾渏

分类:

衍生同人

傅琛也是前几日,才知道,每隔一旬,驿使会来一趟学院。于是,他赶紧动笔写下了这封信,以期能尽快将自己满腔的思念和在学院中的近况传达给家中的妻女。

娘子,展信佳。

半月时光匆匆流逝,吾心之挂念愈发浓烈,家书抵万金,见字如面,聊慰相思之苦。家中一切可都安好,你可好,春雨可好,岳母可还康健,愿你们岁岁皆安,喜乐无忧。

我在学院中一切安好,虽身处异乡,却也能自得其乐,宿舍虽简陋但胜利在宽敞窗明几净。餐食方面,学院亦颇为用心,虽比不得娘子你的手艺,但也也颇为可口。

另外,我也结实了新的同窗好友,皆是才华横溢之士,与之交往,我受益颇多,我们志同道合,常于课余之时,相约于学院后山的那片桃花林,或赏花品茗,或吟诗作对,或谈古论今,颇为惬意自在。

学院学业繁忙,每日需研读大量书籍,撰写无数文章,少有闲暇时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独坐案前,提笔挥毫,心中不免涌起无线思想之情。每每此时,心中便充满了无限力量,更加坚定,独自在外求学,所求为何?穷其一生,我求的也不过是有朝一日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给你和春雨更好的生活。

娘子,你在家中,勿要太过操劳,家中之事,切记量力而行。若遇难事,可遣人来学院告知于我,我必设法解决,让你安心。

纸短情长,言不尽意,惟愿娘子保重身体。

盼卿回信,夫傅琛敬上。

信毕,傅琛轻轻吹干墨迹,小心翼翼的折叠好装入信封。

“驿使来了!”门外有人大喊。

傅琛闻声连忙起身,拿着信封快步朝着学院门口走去。

“傅兄,你也要去寄信啊?”韩城手持一封家书,步履匆匆,面上写满了急切。

傅琛点头,“是啊,离家半月有余,想来家中妻女盼我消息许久,便想着,寄一封信告知近况,让她们安心。”

韩城点头应是,“谁说不是呢,离家在外,家中亲人总会惦念良多,每旬写一封家书寄回,也好让她们都安心。”

说话间,两人已至学院门口,驿使站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旁,旁边,几个同样来寄家书的学子,正依次将信件递上。傅琛和韩城依次上前,将手中的信件郑重的交予驿使。

“不知我家娘子,何时能收到?”傅琛刚走出不远,又回头看了看依旧在门口收信的驿使,不自觉的就脱口而出。

韩城笑笑,“傅兄家路途并不远,想来,不多时日,便能收到,傅兄,你就别惦记了。”他突然想到昨日夫子留的问题,他尚有诸多疑惑,便开口问道,“对了,傅兄,昨日陈夫子所留之题,我至今仍困惑不解,你可已有解题思路了?”

傅琛闻言,眉头微蹙,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治国之道与民生之本,我思来想去,觉得首要在于安民,民安则国稳。需减税轻赋,鼓励农耕,让百姓手中有余粮,心中不慌,方能安居乐业。”

韩城点头赞同道:“傅兄所言甚矣,”他想了想继续说道,“若法治以规民行,德治以润民心,二者相辅相成,方能构建大同之世。”

两人边走边谈,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为这春日的午后增添了几分暖意。

“韩兄所言极是,法治与德治并重,方能长治久安。”傅琛继续到道,“然则,施行之道,又当如何细化?法治非严刑峻法所能独撑,需立法公正,执法无私,方能服众。德治亦非泛泛之善行可成,需以身作则,教化于民,使之潜移默化,心向善道。”

韩城点头应是,“傅兄高见,字字珠玑。法治如剑,锋利且正,方能斩奸除恶,保世清平;德治如水,润物无声,滋养万物,使民心向善,二者并行,相辅相成,方能生生不息。”

两人行至一座古朴的石桥边,桥下溪水潺潺,他们停下脚步,凭栏远眺,心中各自思量。

“韩兄,你可曾想过,这法治与德治,在朝堂之上,又该如何平衡?”傅琛转头看向韩城,眼中带着几分探究。

韩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在我看来,朝堂之上,法治为基,德治为魂。法治确保国家机器运转有序,官员行事有规可循;而德治则在于选拔贤能,倡导清廉,使朝政清明,官员心系百姓。二者相辅相成,方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傅琛点头赞许,“韩兄所言极是,法治与德治,犹如车之轮,鸟之翼,缺一不可。只是,这具体实施起来,又需多少智慧与勇气,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事中,找到那最恰当的平衡点。”

“作为读书人,我们注定要在治国安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韩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

傅琛点点头,“正是如此,韩兄。我们身为读书人,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要心怀天下,以己所学,为民请命,为国献策。只有这样,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此生。”

两人并肩而行,很快踏上了一条蜿蜒的小径,两旁野花烂漫,香气袭人,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照在他们身上,给这春日午后添上了一抹金色的光辉。

韩城点头,深以为然,“傅兄所言极是,这便是我们读书人一生所求,读书明事理,日后将毕身所学用于实践,造福百姓,方能不负所学,不负天地。”

清河村傅家小院儿前,驿使站在院门拦住一位提着豆腐走出来的婶子,“婶子,请问是傅秀才家吗?”

那婶子抬头望了望那身着特制服饰的驿使,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点头答道:“正是呢!”

驿使以为眼前的婶子是傅秀才家人,赶紧从腰间解下一个布囊,轻轻打开,从中取出一封封好的信笺,双手奉上,“婶子这是麓山书院傅秀才寄的家书,请收好。”

婶子摇摇头,笑道,“原来如此,傅秀才身在学院,想必学业繁忙,知家中亲眷惦记,也不忘捎书信回家报平安,可真是有心了。不过我并非傅家人,乃是傅书生隔壁邻居。柳娘子在院中,你稍等片刻,我这就唤柳娘子来取信。”

说罢,张婶子转身走进院子,不多时,院中传来一道清脆爽朗的女声:“张婶,你说我夫君来信了?”那声音中带着满满的惊喜。

周婶连忙应答:“正是呢,柳娘子,是傅书生寄给你的家书,送信的驿使正等在门口,你且快快出去。”

话音未落,只见一位身着枣红色襦裙,梳着简单发髻的的女子快步走了出来。

接过信封,柳清舒指尖轻轻摩挲着那熟悉的笔迹,眼眶不禁微微泛红。

“烦劳驿使大哥远道而来。”柳清舒屈膝行了一礼,轻声说道。

驿使笑笑,拱手道:“柳娘子客气了,此乃在下职责所在。既然信已送达,我便先行告退。”

待驿使的身影逐渐远去,又送走了张婶子,柳清舒这才拆开信封,细细阅读起来,她一字一句地读着,时而嘴角上扬,时而眉头轻蹙,仿佛随着文字,她的思绪已跨越千山万水,与丈夫并肩漫步于麓山书院的桃花林中,共赏这春日好景。她的心中既有欣慰,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忧虑。欣慰于丈夫的勤勉与上进,忧虑的则是他学业繁忙,恐太过劳累坏了身体。

读完信,柳清舒轻轻将信纸折好,而后找了一个精致的小木盒,准备以后专门用来存放傅琛寄回的家书。他们分割两地,也就只有这薄薄的一页纸能聊表慰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