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定鼎》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第321章番外一(完)
时隔多年,武曌仿佛还能想起当年第一次见到田猎演武之时的场景。
那是很多年前的许州郑州郊野。
彼时的她,还需要依托于另外一个人的力量,以皇后的身份走上前台,得到台下的拥戴与欢呼。
那是一种她此前不曾得到的荣耀。
但毫无疑问,她更喜欢,也没有人不会更喜欢如同今日这般,以真正的天下主宰站在朝臣、士卒以及更多的百姓面前。
这些为她所驱策的士卒,正在对外展露出令人振奋的面貌,也正在阿菟的统御调派之下,有了海陆空三军的划分,以至于更多的人在其中有了用武之地。
也正是这些山呼海啸的声音,这些有力的臂膀,将她往上推举,直到——
嵩山之巅。
……
逶迤上山的车驾与人流,让这座既可算道教名山又可算佛教名山的“中岳”嵩山,一时之间人声鼎沸。
数日之前的秋日田猎,在阅兵之后陛下便让各方将领带兵逐猎于野,比出个高低来。
在这竞争上游的氛围中,就连圣神皇帝也颇有雅兴,在太子与太平王的陪同之下亲自狩猎了一头山鹿。
当然,这样的比斗显然没影响到今日攀山的体力。
不仅如此,当武清月拾级而上,自半山平台处往后回望的时候,只觉视线之中所见的文官比起武将还要更有一番精神抖擞的姿态。
按照婉儿方才和太平在闲谈之间的说法,先前的田猎阅兵虽然给了那些文人以书写贺文献礼的机会,可惜当先被陛下亲自接见的,还是神羽空军与火器营的将领与士卒。
在绝对的武力威慑面前,歌功颂德的言辞再如何华美无双,也总归是少了几分影响力。
说不定太平让人自南方经由一番波折送来的大船,都比那些写有诗赋的文稿让人在意得多。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彼时的背景板。
但封禅不同。
这嵩山封禅之中唯一的主角,正是稳坐天子位置十六年的武周圣神皇帝。
而既然昔年的泰山封禅有王勃以赞颂圣明君主的诗文留传,如今的嵩山封禅也该当有此颂歌相和!
这正是士人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能否借此盛事扬名,获得陛下的青睐,就看这一遭了。
“可我听说王子安险些想要称病不来了?
“这件事应当没变成出行仪仗之中的笑话吧?武清月好笑地回道,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传到文成耳中的。
她思来想去,觉得这大约只有可能是安童向她的老师谈论起来的。
说起来也是王勃倒霉,谁让他在上一次的泰山封禅中因武清月想要赢过彼时的那位太子,非要让他在众多恭贺的诗赋中拔得头筹,也真被他凭借着出色的才气闯出了名堂。
但到了今日,他便遇上了个天大的难事。
武周代唐已是定局,就连圣神皇帝宣称将有封禅之举,都没在朝野之间引来什么反对的声音,那么在诗赋之中也该当有所体现。
若为封禅写文以贺,今日的这一篇也该当比当年更为出色才对。
王勃有这个自信,相隔二十多年,他的水准早非当年能比,但问题在,这篇颂文不能只是他自己觉得比当年强,还得其他人都这样觉得才行。
那这事情可就太麻烦了!
更让人纠结的是,陛下到底会不会因此有什么特别的评判标准呢?
可惜啊,还没等他试图避开此事,就被武清月让人逮了个正着,打包送到了嵩山脚下。
按照太子殿下相当理直气壮的想法,他都快活到历史上年纪的两倍了,承担这一点压力算什么。
这场封禅为了名正言顺,也为了天下同庆,实在是等待了太久。
也正因为如此,武清月绝不容许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也希望此事能随同行将立于嵩山之巅的碑铭一般流传后世。
这些献给陛下的诗赋,将会在封禅大典结束之后被专门修订成册,批量印制之后,送向天下官学学舍之中,以表纪念。
那么,以王勃为代表的初唐四杰,就绝不能从中缺席。
当然……
武清月想到这里,又往后看了一眼,就见那头跟在太平身边的上官婉儿,不由
展颜一笑。
婉儿这些后起之秀也合该以武周四杰取代前者了。
但值此诗坛更迭之际,能抓一个苦力是一个!
她又补充道:“有些牢骚话也不过是说说罢了,就像你现在再去问王子安,若是给他机会打道回府,他会走吗?
不需要专门去问,也能猜到答案的。
他当然不会。
有幸随驾的任何一人都不会!
……
嵩山七十二峰,太室少室各占一半。
这封禅所在的峻极峰位处太室山中,也称太室绝顶,正是那七十二峰中最高的一座。
早在晨光未明之时,不必天子相邀,太室山法王寺、少室山少林寺的一众僧侣,中岳庙中的道人,以及嵩山境内的官员与百姓就已等候在了山下,迎接着这支往山顶而去的队伍。
正值秋末天高气清,沿山招展的旌旗仿佛翻涌成了一片簇拥着神山的烈焰,更是将那为首先登的天子映衬得愈发威武不凡。
这当然不是什么充场面的错觉。
朝堂之上一度对于奉宸府多有非议,甚至有人觉得那不过是陛下为了展示自己还未年老,才将其抬到人前,可在今日,当他们目送着对方一步步往前走去的时候,望着那个依然挺拔如昔的背影,他们不得不承认,她根本无须用那些外物来证明自己。
在当日的逐猎射鹿之举里,也同样传递出一个声音——
她还依然有着足够强健的体魄与年轻进取的心态,直到将这座庞然大物顺利地交托到她的继承人手中!
从种种动荡与变迁中厮杀过来的人,也自然有这个底气封禅以告天下。
即便今日所攀登的不过是一座五百余丈高的山峰,而非西藏境内那些直入云霄不可擅闯的高峰,但她能往前走出一步、两步,便能一直往前,走到自己的目的地。
转眼之间,峻极峰巅,已在眼前了。
作为第一个登上山顶的人,武曌望着眼前的山顶景象,缓缓露出了一个笑容。
在她的面前,那座由太子先行抵达此地修建的祭天礼坛,有着与万象神宫之前的天地社稷三坛相似的形态,却要比任何一座都更显宏伟得多,也按照她在制定嵩山封禅礼仪之时的提议,被命名为登封坛。
而与
之相对在太室山下祭祀后土的神坛则名为告成坛。
这当然并不是随意取来的两个名字。
按照祭文之中所写
顾名思义是要这皇天后土知晓武周已然立足中原十六年非但没有昙花一现、力竭崩塌的迹象反而已经有了往下传承数代的底气也已然在度过天灾之后让天下各地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更要让天地同知这一次不仅女子参与封禅祭祀担任亚献不再需要为人所诟病甚至会被人提出遮掩面目的可笑请求还能以皇帝的身份以封禅大典的倡议者、主持者的身份就这样站在此地宣告武周如今的盛世!
她也并不只是从祭地走向祭天而是真正攥紧了人生命脉让更多人有了发出声音的机会。
焉知非福焉知非福啊!
那句在她入宫之前回答母亲的话终于在此时有了更为深切的意义也变成了这前所未有的一幕。
在众人的视线中武曌缓缓登上了祭坛的阶梯。
又或许当她走上这座告成坛的时候在注视着她的应当并不只是在场的那一双双眼睛。
金法敏、赤玛伦代表的是那些曾经并不归属于武周治下的“外族”要员如今各自跻身朝堂成为中流砥柱。
在中原各州如同他们一般的人并不少见。但随着各地民众的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