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广夏:文德皇后 鱼一头

70. 观灯(1)

小说:

广夏:文德皇后

作者:

鱼一头

分类:

古典言情

“你确定看到候人了?”李世民与长孙青璟携手奔逃至通济渠边,将部曲和阿彩远远甩在身后。

“你要相信我啊。”长孙青璟跑到青石码头上,夜风掀起了幂篱的纱帷,“那几个人,既不看戏,也不喝酒,无事可做只是窥探他人的情状,可不就像候人吗?我阿耶在我五六岁时就教我和无忌怎么把这些谍人从普通人中辨认出来。”

“你说得也是,我过于执着等待拂菻炀王泥嚧暴毙了……”李世民挠头道。

“曹瑜罕呢?”长孙青璟回头道,“我们跑得太快都没留意他。你既然与他投缘,本该邀他一同观灯的。”

“我也正奇怪,他跑得比我们还快……”幂篱的轻纱在夜风里撩拨着李世民的脸庞,让他神思恍惚,“也许他也在陪某个娘子观灯,放河灯,等灯轮射焰……”

“也许他比你聪明些,发现自己喝彩太大声了,觉得不妥,又怕被盘问,就趁乱先走了……”长孙青璟掩口笑道,“谁叫他那高鼻深目的长相容易招惹候人呢?”

长孙青璟索性摘下了幂篱。夜风刺痛了她依旧红肿的眼睛,她的心情却十分愉悦。

她终于从对杨广造访试探的警觉,对景弄看似快意实则沉痛的结局中解脱出来。

通济渠边的上元夜,才是属于她的上元夜。一身的疲惫与伪装也已经被扔在在了波斯经寺附近——那些愁绪与担忧再也追不上他了。

“你喜欢这出景弄吗?”她踮着脚,顽皮地沿着码头边缘蹦蹦跳跳,企图看清朱栏画舫上遍缀的纱灯。

“尚可,比《踏谣娘》强,比《拨头》曲折有趣,似乎不如《大面》。还是《大面》痛快!”李世民伸手挽住长孙青璟的臂膀,“小心。”

“我倒是觉得比《大面》快意——我那长恭堂舅怎么被冤杀的,天下何人不知。每每想到此处,《大面》便无趣起来。《瑜罕难慈光引迷记》倒是让圣人与暴君都各得其所,简直是难得的大快人心的歌舞……”

“你说得也对……”李世民笑着拉住与河面咫尺之遥的长孙青璟,“要不我们把它写下来讲给母亲听。她去孝陵祭拜周武帝时还记挂着和秦都知的约定——条支人言而有信,我母亲却看不到了……”

“等我们回长安,第一件要紧事就是去祭拜母亲。可好?”长孙青璟深知丈夫并非不爱这场景弄,只是戏弄所说毕竟是一派虚言,或者是世间公理——然而眼下的艰难、猜忌乃至无望却是李世民切身履之。

一想起母亲,这个方才还在雅座上指点江山的少年便有些郁郁寡欢起来。

从喧哗的波斯经寺来到运河边,经冷风一吹,所有热情与感奋便消解了大半。

两人一声不响地走在河边,隐隐听到阿彩与两个年轻部曲商量为去世亲人放河灯的打算。

“哇——是西苑的小灯船。”渠边突然喧闹起来,孩童们争相捞取从紫微宫开闸后,从御沟、斗门方向漂来的河灯,说不定上面有哪位闲坐的、失宠妃嫔的笔墨和熏香味道。

放走河灯的女子,也许终身都未见过皇帝一面。

而河灯是维系她们与人间牵绊的唯一信使。

“沾沾宫中娘子的喜气呀!”年长的孩子叫道。

孩童们踊跃前行,你争我抢,差点将长孙青璟挤进水中。

李世民单手托起长孙青璟的腰,把她放至离渠水稍远之处,被孩童们的嬉笑声感染,他问道:“要我替你去河里抢一盏吗?”

“不用。”长孙青璟笑指着远处商铺和流动的摊贩,“我不抢孩童的爱物。一会儿自己去挑一盏。”

“快看,灯轮要射焰了!”一个抱着琉璃灯的男孩带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孩童从河边朝集市方向飞奔。

“等等我。”一个梳着双鬟的四五岁女童抱着湿漉漉的鎏金匣跑在这一群孩子后面,因为怕赶不上灯轮放焰,不顾脚下不平的石条拼命追赶,便一个趔趄摔倒,鎏金匣飞出数尺,手上也磕出血来。女孩呜呜大哭,委屈万分。

“他们不要我了,我挤不进去了。”女童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