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正二刻,黑夜渐退,晨光初现,新的一天悄然来临。
云起刚出门,就见对面院子也开了门。
出来的是一个男孩,看起来跟她堂弟一般高,大概也只有五六岁的样子。
乌发黑眸,气质沉稳,眉眼间稚气与英气交错,似乎能从中看到日后的风采。
话说,她上次见这男式的弟子服……
好像还是在那位送她来清玄城的好心仙长身上。
成年男子身形修长,配着一身银白色长袍自然是风神俊朗。此时穿在五六岁的孩子身上,似乎就显得玉雪可爱了。
两人眼神相对,皆是一愣。
云起率先回神,笑着点了点头以示问好。
对面的男孩似是不太爱笑,只抿着唇点头回应。
嗯,挺有礼貌的。
云起关好门、迈下台阶,扫了眼四周,便向塑道堂走去。
啧,加上她院子上的结界,总共有8个了。
今年天赋好的果然很多。
塑道堂的路倒是不需要寻找,抬眼一看,朝着那最高的建筑走就是。
云起一路走去,倒也看到了不少人。
大家都穿着昨日分发的弟子服,向塑道堂赶去。
年纪大些的,皆是修炼过了的,行走间透着股仙气。
年纪小的,稍微白净些的,也活像画卷中佛祖座下的童子。
她不紧不慢地走到了塑道堂前的广场,才发现这个广场果然不愧于它的广字,就这场地,装上数万人,似乎也不在话下。
眼前的塑道堂在近看之下,也比上次来得更有冲击力,庄重华丽,又透着神秘。
尚来不及多加打量,便急忙站到了矮的那批队伍的后面。
因为塑道堂的大门似乎要打开了。
刹那之间,叽叽喳喳的声音都消失了。
大家紧盯着大门,连呼吸都开始放缓。
只听见大门发出了好长的一道“嘎——吱——“声。
众人静静地等着,只云起的思绪不自控地飘到了远方。
咦,修仙界的门也有声音吗?
也年久失修了?
“咦,今日怎么这么多人?”一道稚嫩的声音率先打破局面。
这声音,听着估计还不到五岁。
不等众人发问,就见从前方的大门后面,出来了个小孩。
是一个身着青玉色肚兜的,三岁娃娃?
还是飞出来的!
众人不禁疑惑,难道他们都找错地方了?
“哟,又是你们这群小娃娃,好久不见呐!我是你们的……”门前的人倒是十分开心。
“师叔。”
“坑货?”且试突然听到一声熟悉的传音,一下子怒从心起。
直到底下传来闷笑声,它才惊觉自己说了什么。
不由得恼羞成怒,又回了塑道堂。
不是说这些弟子喜欢它吗?
它心情好,出来打声招呼。
好了,现在老脸都丢光了!
只给掩在空中的须为真人留下了一句愤愤不平的传音:“坑货!”
*
辰时,太阳准时升起。
三位仙人也一齐从天而降。
中间一位青年一袭淡蓝色长袍,白面无须,神色清明,眉间一股正气,正是云起之前见过的那位仙人。左侧是一白发白须的素衣老者,不显老态龙钟,反而皮肤光滑,精神矍铄,面上带笑,更显慈祥和蔼。右侧的女子长相大气,气质温柔,身着青色长裙,面色沉静,仙气飘飘。
“各位小弟子,欢迎来到玄清宗,我是掌门何须为,左右两侧分别是寿枝真人与丹华真人,首次授课由我们三人负责。”
须为真人说完,便是丹华真人开口:“行一院及西浮峰的弟子随我离开,你们今日的授课由我负责。”
寿枝真人笑着接下去:“知合院的就跟着老夫吧,老夫不才,在教导引气入体上还算有些经验。”
两组人近乎同时离开,原地就只剩下8个人。
三个高,5个矮。
8人见中间空出了不少,便自发地走到前面,在须为真人面前站成了一排。
云起旁边是不认识的一个小姑娘和今早见过的男孩。
“各位,在随心院住得如何?”须为真人面上含笑,先打了声招呼。
几人倒是没想到掌门问的第一句便是这个,皆有些没反应过来。
“挺好的,灵气很充足。”这是已经修炼了的男子,十二三岁的样子,眉眼间透着矜傲。
有了人开头,大家回答得也很快,“还不错。”、“挺好的。”,诸如此类。
“修行路上,法财侣地皆不可或缺。其中的地,便是指修炼场所,灵气充足之地更利于修炼。所谓的侣,便是指道侣,广义上的道侣是指志同道合的好友,亦是指修行途中给予帮助与支持的长者、亲人等,狭义上的道侣则专指共伴一生之人,不过这个目前倒是与你们无关。财,顾名思义,与钱财有关,主要是指修炼的物质基础和修炼所需,如宗门发放的月俸,长辈赠与的修炼资源,自己的历练所得等。而排在首位的法,则是指用来修炼的功法、秘技,也是你们引气入体的基础。
功法有品阶之分,天地玄黄,天阶为上。你们今日的任务便是去藏书阁免费选取一门适合自身的功法,不限品阶。
修仙界的功法大多刻录在玉简之中,藏书阁内的功法皆设有禁制,拿起查看时只能看到功法简介,选中后先到一楼登记,待换得玉简后便可出来。有些功法来历特殊,它们虽品阶较高,但比较挑剔,能感知气息,一旦你们被选中,它便会无处不在,不过选择权仍在你们。”
虽然只有个别天赋高的师祖被捉弄过,但那些功法来源地比较特殊,里面似是内设了匹配及感知阵法,才能追踪匹配弟子。还好,功法并无任何其他隐患,只每次须提醒提醒新弟子。
“记住,法不轻传。凡宗门内获取的功法,一律不得外传,这个“外”是除你们本人之外。若是外传,则属叛宗,宗门一经发现,不论你们身处何地,皆会追究到底,涉事双方必会被废除修为与功法相关记忆。”
这是云起等人进入藏书阁前听到的最后一句忠告。
*
藏书阁建在清源山地势最高的地方,远看高耸入云,近看才能细品其制作之精美。
阁高七层,层高七米,整体采用传统的纯木结构,红墙黄盖,飞檐流瓦,楼层叠起,雄伟壮观,不知多少根百年鸣金木穿插其中、贯穿至顶,更显其金碧辉煌,庄重大气。
入阁后,则又是另一种风格体验,少了些庄重,多了丝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