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衔月一直惦记着去摘野葡萄,第二日一早就起来了。
钟五比她还早,已经去白石桥把昨天逮到的野鸡卖了,现在正在院子里摆弄木板。
之前的老梨树和柳树,还有一些其他的树木,都砍下来,他们得了不少合用的木材,都晾在柴棚里,一个月下来差不多就能用,如今正好做些家什。
江衔月煮了粥,又煎了梅干菜馅儿香麦饼,招呼钟五吃饭。
钟五刚将几块木板搭成了房屋状,正在那上边打小格子,忙得满头汗。
江衔月不由奇怪,上前给他擦擦汗,问“这是要做什么?”
像是砧板还有木勺、木碗和饭桌这些急用的,钟五之前就做好了,她还以为他是要多做两个放东西的架子呢,但这怎么看也不像啊。
钟五拿着钉子对着比比,“这是给你的奖励!”
“昨天不是给过……”江衔月说到一半,停了下来,暗道又着了他的道。
钟五笑出声来,“昨天那个奖励嘛,既是奖励你的,也是奖励我的,我奖励你奖励得高兴,我要再给你一个奖励!”
江衔月瞪他一眼,“你可别奖励来奖励去了,再把自己绕迷。仔细点,小心砸到手!”
钟五翘着嘴角点头。
于木工一道上,他还是个半吊子,很多手艺都需要慢慢摸索。太精细的榫卯他做不好,就去铁铺买了许多铁钉子。但他刚刚试过,铁钉钉出来的确实不如榫卯楔出来的好看。
他把钉子扔一边,打算再研究研究榫卯。
江衔月看一会儿,也没看出个名堂来,干脆给他打水洗漱,“先洗洗吃饭吧,回头再弄。今天咱去山上不?”
原来是惦记这个,钟五拿毛巾擦擦脸,道:“你看天边云彩都还没散呢,估计要下雨。今天把这个做出来,明天天好的话,再上山去。”
江衔月仰头一看,果然天边云霞散绮,橙红色翻涌明灭,似火海滚滚涌来。
“好吧,今天还真是出不了门,赶紧去吃饭,吃完饭得去半月汀把菜摘回来,省得雨下来,泥泞泞得不好过去。”
吃过饭,江衔月麻利地收拾完碗筷,钟五也拎着菜回来,放下篮子,他又去做木工活儿。
江衔月在一边看着,见他一会儿用刨子刨,一会儿用凿子凿,还时不时拿尺子比划比划——江衔月的裁衣尺被他征用了,拿锯子锯锯,还用各种零碎的小工具钻凿捶铲,忙得不亦乐乎。
那架势,不懂行的人瞧见,还真以为他是个行家。
江衔月在旁边帮他扶着木板,对榫卯,还真看出点名堂来,“你这是要做个狗窝?林婶子家的大狗生了?”
林婶子家的大狼狗怀崽儿了,她一早就说要去抱两只回来养,狗比较灵性,她也想养两只厉害的大狼狗,以后钟五上山能有个伴儿。
看来钟五是上心了,连狗窝都做得这么别致。
钟五的锤子好悬没落在手上,他本来是想等做好直接给她看的,哪知道她这么敢猜。
“这是谷板,等做好,你可以在里头种些花花草草,要是觉着好,咱以后就按这个模子建房子。”
明儿个就是七夕,时下妇人们看重这个节气,鼓捣出许多新鲜花样,像是捉喜蛛应巧、穿针乞巧、做各种花瓜、果实花样等等,这些他媳妇儿肯定比他更懂。
但他之前行走于市井之中时,听人说,县城府城里近年流行一些从京中传来的新花样。其中就有种生,谷板。
他见过城里有街巷人家将绿豆、小豆、小麦等种子浸到瓷器里,就放在屋檐下,等它们长出敷寸的芽儿,就用红蓝丝绳扎成一束,想来这就叫种生。
但是他听说还可以找个小木板,在上面铺一层土,播下谷种,等它生出绿油油的小嫩苗,再放置一些小茅屋、花叶树枝到木板上,更精细的,再摆上木质的田舍、牲畜、人物等等,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这就叫“谷板”。
他虽不曾见过,但大概意思已经领会得,他媳妇儿一向喜欢这些小玩意儿,他昨日想起这一茬,就心血来潮想做出一个来给她瞧瞧。
只是他做的东西不够精巧,那用来做底板的木板跟桌板差不多大,实在谈不上个小字。更何况以他的手艺,茅屋田舍还能做出个样子来,人物、牲畜恐怕是做不出像样的。
不过他们打算建房子,就用这个做个模子也好,要是他媳妇儿满意,建房的时候正好有个比照。
“哦。”江衔月有些脸红,也更感兴趣,她一边拿着蒲扇给钟五扇风,一边问钟五对房子的构想,“咱们盖几间房合适?这样式得好好想想,不管盖几间,咱都得圈个大院子。”
“那是!咱房前房后都留着空地,或者直接把竹林围进来,到时候,顺着后山山涧挖一道溪流,从竹林里绕过去,夏天肯定凉快。东西厢房肯定要有,就各盖三间吧,以后男孩儿住东厢,女孩儿住西厢,正房的话怎么也得盖五间或者六间,五间的话就建一排,六间的话可以分前后院,各盖三间,你觉得五间好还是六间好?”
小孩子们都喜欢水,院子里开一道小溪,再挖一个浅浅的池子,等将来有孩子,夏天的时候就可以由着他们扑腾。
“盖五间吧,把两梢间建的大些,朝外开门,留给爹娘和我爹住。”
钟五点头,让长辈住厢房确实不太好,盖两排的话如果前院或后院没厢房也不好看,这样就没问题了。
“那就在前头再建三间房,正好咱们现在的灶房和杂物房位置比较靠前,到时候可以和前头的三间房圈一起当成是前院,右边空出来的地方正好能搭牛棚,杂物棚和鸡圈猪圈。后院就是正房五间,和东西厢房各三间。再往后就是竹林和空地,这样地方就足够大了。”
有大致的思路之后,钟五再做起活来就得心应手,没一会儿就把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做好,只剩下最后的拼接。
江衔月一直看着,没想到最后做出来还挺像模像样的,甚至连牛棚猪圈这些位置都一一摆上小模具。
“还要在院子里打一口井,这里要种两棵树,这儿围个花圃,这儿摆个石台。”
随着江衔月手指所指,钟五把各种小木块、小木条、小木饼、小木棍一一楔上去,“那棵大槐树咱们就留着,树底下搭个石板桌,夏天在那儿吃饭也凉快。”
他说着,还在房前屋后又插了许多小木条。
“这是什么?”
“香樟树,以后给闺女打箱子用!”
江衔月别他一眼,“你想得倒是长远!”
钟五手上不停,“一点也不远。”
再过一个多月,她就又长大一岁。
医馆的大夫也说,她气色不错,身体也挺结实。这段时间虽然奔波,但是动弹得多,气血不仅足,而且通畅,以后注意不要久坐便可。
-----
时已近午,他们这边忙得差不多,等江衔月喂完鸡和兔子,天也彻底阴沉下来,像是暴雨来临的节奏。
“昼食想吃什么?”难得有这样的悠闲时刻,江衔月打算做些好吃的犒劳钟五这段时间的辛苦。
钟五摸了摸肚子,早上吃得饱,这会儿还不太饿,但眼看雨要下来,这样闷热潮湿的天气,当然是,“吃火锅?”
江衔月噗嗤一笑,“行,我去准备菜,你把那只肥兔子宰了,咱们晌午就吃兔肉锅子,也跟爹娘说一声,让他们别做昼食了,过来这边吃。”
因钟五爱吃这个,他们还特意去铁匠铺打了个鸳鸯锅,可以煮两种汤底。
现在正是蔬菜丰盛的时节,家里还有腊肉、排骨、干笋子、干菌子、野鸡蛋、干海带这些,食材是足够的。
将干菜泡上,趁这会儿雨还没下来,江衔月去井边洗早上钟五摘的菜,刚从灶房门口转过墙角,就见钟六远远跑过来,喊钟五去捉鱼。
“南坑那边的河里,好多大鱼都在水面上蹦跶,爹和大哥、二哥、三哥他们都在呢,五哥,你带上渔网和大桶快点啊,我这就去喊四哥。”
收完稻子后,钟四和郑秋娘就买了村东一户张姓人家的房子,三间砖瓦房。
这房子本来是张家二老建了给小儿子娶媳妇儿的,结果张家小儿子不想娶妻,跟北边深山里一个人好上,直接跟去那边了。张家父母被他气个半死,转头将房子贱卖出去,钟四两口子捡了个漏。
他们现在住得离钟家这院子不算近,也不算太远,走路过去差不多要半刻钟。
钟六喊完就跑没影了,很是着急的样子。
钟五跟江衔月招呼一声就要出门。他们西边的堰塘已经清出来,等明年开春才下藕种,鱼苗更要等藕长大一点才放,如果南河鱼多的话,倒是可以多捉一些投进去,方便随时吃鲜鱼。
江衔月拉住他,给他拿了一顶宽檐斗笠,又带了把伞。“三哥出门的时候抱着静儿呢,你再带把伞,别一会儿落雨了淋着了。要是下雨可别往树底下跑,回来经过南头儿带点豆腐和豆芽回来。”
钟五点点头,叮嘱道:“那兔子等我回来再收拾。”
兔子不比鸡,开水烫了拔毛收拾内脏就行,兔子得剥皮,弄不好就血淋淋的。这个江衔月还真干不好。
她应下,钟五这才拿上鱼筌,把渔网和鱼兜分别放到两只桶里,拎着桶往外走。
-----
南坑附近的水田都是好田,就是因为离南河近,田水足。
南河是一条大河,水面就有两三丈宽。钟家西边的那道河就是汇到南河里了。
这会儿雨还没下来,但河水明显比以往急,估摸着上游已经开始下大雨。
大大小小的鱼在河水上层跃动,白粼粼的,看着就喜人。
河边不止钟家人,村子里几乎每家都有人在,有几个水性好的小伙子已经在河里扑腾了,瞄准了鱼照着就是一扑,直接将大鱼抱了个满怀,再游到岸边递给伙伴或者家人。
钟五到的时候,钟大、钟二已经下河了。怀里抱着的闺女严重影响了钟三的发挥,他只能在一边呐喊助威。
“大哥,后边,后边有个大的。二哥,快,快抓住,要跑了。”
钟静喜欢热闹,也举着个小拳头,哇啦哇啦喊得起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