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
一众考生的名录彻底揭开,姓名籍贯全部呈现在众人面前。
率先懵住的是大宗师卢玄,他眉头狠狠跳了三下:“这……这凌河镇周毅他、他才八岁?才八岁?”
杨士庸与方静之同样震惊得大脑阵阵嗡鸣。
“怎么会是他……”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学……”
杨士庸与方静之同时惊诧开口。
二人对视一眼,
心头涌起巨大庆幸——若是旁人被卢玄点为院试案首,他们必绞尽脑汁设法阻止,但换成凌河镇周毅,情况就不一样了。
外甥肖舅。
他舅舅许英才当年在凉州都能不为权贵折腰,并在无权无势的劣势下与凉王博弈,最终考到京城,外放临省为官。
许英才计谋胆量一样不缺,
而他的外甥周毅年仅八岁,便有这般超越众人的才学与头脑。
若是许英才的外甥,那点为案首,他们二人同意,大大地同意。
卢玄面色几变。
周毅的名字自然在凉王姬塬的名录之上,
但这孩子才八岁……
“嘶……”卢玄表情复杂,面露纠结,“方大人、杨大人,此考生才学卓然,文章诗词都拔群于众,点为案首便是小三元,也可成就一番佳话……”
“你们看……”
倏地厅堂大门打开,风雪滚滚而入。
一名卢玄的侍从快步走进,在他耳旁低语一阵。卢玄当即变了脸色,眼中再无半分纠结,话锋一转:“可八岁孩童点为院试案首,未免太过招摇。天才易折,不如将他名次后移,待来日沉淀沉淀,或可为朝廷栋梁。”
方静之眉心一动,
当下明白卢玄话锋转变如此之快,必定与方才进来的侍从有关。
没准就是凉王姬塬打算打压周毅,甚至要将他彻底放逐。
“老东西……”
方静之嘴唇无声地嘟囔了句。
“方大人你说什么?”
杨士庸已打定主意要与卢玄杠到底——即便周毅拿不到案首,也绝不可能如了卢玄、姬塬的意,让他名落孙山。
“卢宗师,周毅虽年岁尚小,但观其文章之精妙,老朽平生仅见。”杨士庸沉声道,“您方才说天才易折,可少年心气也是世间最难得。他才学如此出众,文章诗词各处都强过第二名许多。依下官看,不如就将他点为本届院试案首,没准他能再创佳话,成为大邕的四元、五元,甚至六元呢?”
……六元?
纵观历史,三元者有之,
四元、五元者亦有之。
但六元……
“杨大人未免也太看好这八岁小童。”卢玄闻言不满,但也心知要将已列头名的周毅彻底撸掉需费一番功夫。他假作忧心之态:“杨大人此言差矣,科举场上有多少天才折戟,又有多少少年天才最后寂寂无名,埋没于盛名之下。我心怜悯,也看中这周毅,实不忍他年纪轻轻就站上高位——登高易跌重啊……杨大人!”
方静之已听得一脑门怒火,
看向卢玄的目光已无多少耐心。
但他也知道卢玄是朝廷钦点此次院试大宗师,
他是凉王姬塬的人,来此搅弄风云,不达目的岂肯罢休。
方静之道:“凉州府数十年在朝中乡试出头者寥寥。周毅才这般年纪就把学问做得如此扎实,假以时日若入朝,必将为我凉州乃至山西争光出力。此等人才怎能因年纪小就轻易埋没?”
“卢宗师,依本官之见,案首还是周毅最为合适。”
“那第二名你们就不考虑了?”
院试排名大宗师虽有最后一锤定音之权,但本地学政与知府若意见相左,他也不能一意孤行。若执意驳斥地方州府意见,待院试结束一封奏疏上达天听,回京城后有他卢玄受的。
卢玄毕竟是京官,不长久在凉州混。
卢玄坐下思忖:凉王姬塬已明确要周毅名落孙山,瞧眼下情形,方、**人已打定主意护周毅到底。他若行使大宗师权利将周毅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