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在这个情况,今年冬天过后,家家户户的存粮都将见底,到时候顿顿吃红薯都将成为常态。
那种感觉,王卫国上辈子体验过,胃里整天泛着酸水,身上没劲,心里更是空落落的,是对饥饿最原始的恐惧。
“现在粮票不好弄啊。”
王卫国直起身,望着远处的海天一线,缓缓说道。
“城里人的供应也紧张,不少人家也开始啃红薯了。能顿顿吃上大米白面的,也就只有四九城那样的大城市、效益好的国营大厂,再就是部队了。”
他想了想,补充道。
“回头你们可以去找马方鸿问问,看他有没有路子。我这边也找轧钢厂的李厂长他们打听打听,看能不能匀点出来。”
他没说的是,就连陈东那种在县城里路子很野的人,现在也只能弄到些烟酒票、布票之类的。
粮票是想都别想,管控得太严了。
沈军和沈富国听了,都沉默下来,脸上的喜悦被现实的沉重冲淡了不少。
是啊,连卫国哥都觉得难办,这事儿,恐怕是真的难了。
傍晚时分,三人满载而归。
这一网下去,收获颇丰,各种鱼虾蟹加起来足有七百来斤。
然而,拉到镇上的水产站一过秤,对方给出的价格却让三人的心凉了半截。
“现在是开海期,海货不稀罕,就这个价,爱卖不卖。”
水产站的收购员抽着烟,一脸的理所当然。
最终,七百多斤的渔获,只卖了一百一十块钱。
按照村里的规矩,渔船和网具是村里的,要上交五十块钱作为集体维护费用。
剩下六十块,三人一人分了二十。
二十块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对比他们付出的辛劳和那满满一船的渔获,这价格实在是被压得太狠了。
回村的路上,沈军和沈富国都有些蔫蔫的。
王卫国知道,靠打渔这条路,只能是给水产站打白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自己必须想别的办法。
第二天,王卫国没再去出海,而是直接骑着自行车去了县机械厂。
厂区里机油和钢铁的味道扑面而来,车间里传来阵阵轰鸣。
王卫国轻车熟路地找
到厂长办公室,刘林正戴着老花镜在看图纸。
“叔。”
王卫国喊了一声。
“卫国来了,快坐。”
刘林见到他,脸上露出笑容,放下图纸给他倒了杯水。
“青阳和芳芳都好吧?家里都还行?”
“都好着呢,叔。”
王卫国接过水杯,寒暄了几句,便直接切入了正题。
“叔,我来是想问问,您这边……能不能弄到粮票?”
刘林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他看了一眼门口。
然后起身把门关上,这才走回来,压低了声音说道。
“卫国,不是叔不帮你。现在这玩意儿,谁都弄不到。查得严,没人敢碰。”
见王卫国有些面露失落,刘林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了。
“不过……粮票弄不到,但粮食,或许有办法。”
王卫国的眼睛瞬间亮了。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难过,上面也不是不知道。”
刘林凑近了些,几乎是用气音说。
“省城那边,黑市又死灰复燃了。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不然,真把人都饿出问题,那才是大事。”
黑市!
王卫国心头一震,这正是他想到的路子,只是苦于没有门路和确切消息。
刘林接着说。
“正好,我那个侄子王山,你见过的,明天要开货车送一批零件去省城机械厂。你要是信得过,可以跟他一起去看看。”
王卫国心中了然。
王山是刘林老婆的娘家侄子,有他带着,确实稳妥。
这等于是刘林给他指了一条明路,送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谢谢叔!太谢谢您了!”
王卫国感激地说道。
“谢啥,都是自家人。”
刘林摆摆手。
“不过这事风险大,你们自己千万要小心,别露了马脚。”
“我明白!”
从机械厂出来,王卫国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他立刻骑车回村,找到了沈军和沈富国,把事情一说。
两人一听能去省城弄粮食,眼睛都放光了,二话不说就要跟着去。
第二天一大早,天
还只是泛着鱼肚白,王卫国就带着沈军和沈富国,揣着攒下的钱,悄悄来到了机械厂的后门。
说更新,记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