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芷指着路边那片不起眼的杂草坡。
雨丝正密,初春的寒气浸得人骨头发凉。
“去。”
“把那片草坡里,所有能入药的植物,都给我采回来。”
“每一种,都要说出它的名字、性味、功效。”
“以及,它为什么长在这里。”
这是一道大考。
不仅考验辨药,更考验对“天时地利”的通透理解。
“是!”
姜巧巧的眼睛在一瞬间被点亮,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
她没有丝毫犹豫,提着小药锄和竹篮,一头扎进了湿漉漉的雨幕里。
刘老和小李秘书对视一眼,也好奇地跟了过去。
他们想亲眼看看,这个被姜顾问亲自调教了出来的女孩,究竟学到了几分真传。
姜巧巧没有立刻动手。
她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湿土,放在鼻尖轻嗅。
“地势低洼,土质湿润,但土色泛黄,泥里有铁锈味。”
她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隔空回答姜芷的考题。
接着,她拨开一片宽大的牛筋草叶,小药锄精准落下,挖出了第一株植物。
一株开着细碎紫色小花的草,根茎看着颇为肥壮。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辛。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喜湿喜阴,长在这里,证明这片地的水汽很重,湿气淤积。”
话音刚落,药锄再次挥动。
“车前草。利尿通淋,清热明目。它的根系能固土,所以长在斜坡边缘。”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它喜欢贴着水道长,说明这地下有看不见的暗流。”
她一株一株地辨认,一株一株地解说,动作麻利,思路清晰。
“这个是……”姜巧巧挖出一株叶片带着褐色斑点的植物,凑到鼻尖闻了闻,眉头紧紧皱起。
“虎杖。根茎能活血散瘀,祛风利湿。但是……”
她抬头看向雨伞下的姜芷。
“姐,这株虎杖的年份不够,而且叶片有病斑,闻起来带一股涩气,药性恐怕不行。”
她不仅能辨识,竟然还能品评!
不到半个钟头,姜巧巧的竹篮里,已经装了七八种不同的草药。
她回到姜芷面前,额头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珠,一双眼睛里却满是兴奋和期待。
“姐,我都采回来了。”
姜芷的目光在篮子里扫过,淡淡点了下头。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还不错。”
这三个字,对姜巧巧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褒奖。
“你说的都对。”姜芷拿起那株病弱的虎杖,“但你只说对了一半。”
“为什么这株虎杖长不好?”
姜巧巧愣住了,她翻来覆去地看,还是没想明白。
姜芷伸手,指向虎杖根部旁边一株毫不起眼的细小藤蔓。
“这是‘锁龙藤’。”
“它会分泌一种毒素,抑制周围植物根系的生长,霸道地抢夺所有养分。”
“有它在的地方,三尺之内,草木难生。这株虎杖能活下来,已经算是命硬了。”
“这……这就是一物降一物?”姜巧巧倒吸一口凉气。
“是,也不是。”
姜芷看着她,“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医道,也是如此。”
“一个好的医者,不仅要懂得用药,更要懂得识人,驭势。”
“白露坡的人,病在体,更病在穷。所以我先用重话敲打,再用食补调理,是为‘扶正祛邪’。”
“黑水村的人,有野心,有干劲,但心术不正。所以我先用重利吊着,再用规矩锁着,是为‘以毒攻毒,以法为缰’。”
“黄土梁的人,心气已死,要先用一捧沙棘油点燃他们的希望,再用长远规划给他们画一张大饼,这叫‘釜底抽薪,文火慢炖’。”
“巧巧,你天生一副好鼻子,这是你的天赋。但医道之路,漫长且艰辛,光有天赋,走不远。”
“你什么时候能从一株草药里,看到它背后的山川、水土、人心,你才算真正入了门。”
这番话,让姜巧巧浑身剧震,醍醐灌顶。
她差的不止是医术,更是格局。
姜芷看的,从来都不只是一株草,一个病人。
她看的,是天地,是众生。
“姐……我……我明白了。”
姜巧巧低下头,带着颤音,由衷敬畏。
雨,不知何时停了。
司机和小李用木板和铁锹,终于把卡车从泥坑里弄了出来。
车队重新上路,回到县招待所,姜芷把小李秘书和刘老叫到房间。
“这次考察,三个试点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了。”
“是,姜顾问,我们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刘老连忙递上自己那本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白露坡,根本问题是人。一个月后,我会亲自再去。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