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商战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落寞的花生

第161章 《斗破》VS《三国演义》

小说: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作者:

落寞的花生

分类:

都市商战

  罗贯中本来想靠卖《三国》回一波血,没想到人人都买斗破,没人买他的三国。

  也难怪罗贯中如此郁闷,他们之前的那点存银,基本上都快用完了。而他和施耐庵师徒是两个读书人,又不可能去耕田种地。而且最近朝廷还施行了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让他们也没有了特权,不但要纳税还要交钱抵账徭役,让他们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学生也是没有办法啊!”罗贯中叹息道,“家里都快断粮了。”

  “这本《斗破苍穹》,明明写的比《三国志通俗演义》差多了,在文理上狗屁不通。它凭什么能卖的这么好?而我的三国演义,凭什么没人买?”

  “苍天不公!”

  “读者水平不够。”

  “这里面一定有黑幕!”青年儒生李子安道,“要不然,就凭这本书的水平,根本配不上刘基,宋濂,高启三位大儒给它做序。”

  “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黑幕?”施耐庵年龄比二人大很多,阅历更丰富,道,“秦宇所著的这本《斗破苍穹》,为师也曾认真研读过。”

  “老师觉得写的如何?”罗贯中和李子安急忙问道。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老师,像祥林嫂一样,迫切的想听到别人骂几句饿狼凶残。

  “虽然读着的时候其文笔让人想吐,但其故事还是很吸引人的。”施耐庵道。

  “光是靠故事吸引人有用吗?”罗贯中问道,“没有丝毫文笔,根本就算不上文学。里面的文字就像平常人讲话一样简陋,难登大堂之雅!”

  “甚至,他根本就算不正宗的著作。简直就像是普通人在讲评书,说话本,农村人之间在讲故事。”李子安道。

  “你们懂什么?”施耐庵道,“为师曾为此事也是思考了良久,后来终于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什么?”二人问道。

  “孟子说过,要以民为本。而朱皇帝最近实施的一些治国之策,也无不体现了以民为本这个宗旨。”施耐庵道,“由此为师猜想,既然治国上如此,那么文化上也应该如此。既然老百姓们都喜欢这样的著作,那就证明了它符合人民大众的期许。”

  “它的存在和畅销,就已经证明了他的合理性。”

  “或许,那个叫秦宇的作者写的这本斗破苍穹,本来就不是给我们这些喜欢寻章摘句的读书人看的,而是给那些大众百姓看的。”

  罗贯中和李子安闻言,不由得沉默起来。

  “看来,华夏的文化天空,已经在逐渐改变了。”施耐庵感叹。

  “嗯,嗯。”罗贯中闻言若有所悟,“既然著书立说要服务员大多数百姓,而不是少部分读书人,那我们的文风也应该有所改变。”

  “我立刻回去,把以前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推翻了重写!争取在文字上更加朴素,更加通俗。没办法,我们也要吃饭啊。”

  罗贯中以前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用的全都是古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个样,文字精炼,几乎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字来。

  现在受到《斗破苍穹》的影响之后,打算变成白话文。

  但又由于他第一次用白话文写,有些不太熟练,于是变成了半文半白,流传后世。后来他又把老师的《水浒传》改成了白话文。

  是第二次写,因此《水浒传》的文字,又要比《三国演义》通俗一些。

  “贯中啊,听说最近朝廷要在西南三省举行科举,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你要不要参加?”施耐庵问道,“科举本来是三年一次,但这次却是皇帝特设的西南恩科,是你入仕的大好机会。”

  “不!”罗贯中坚决拒绝,“大丈夫当学关羽,忠肝义胆,从一而终。此前张士诚既然对我等有知遇之恩,我等就不应该背叛他。”

  “唉!”施耐庵闻言叹息。

  他对自己的这个弟子还是十分了解的,罗贯中‘有志图之王’,是个有大志向的人,平身就想当诸葛亮,找到一个好主公,帮助他完成霸业。

  之前就是在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