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泉中,利用讲座时间写试卷、学习,是件很平常的事。泉中的学习氛围真的如外界传的那样分秒必争,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但此刻不同。
台下坐着的,是一群刚刚踏入校门、眼神里还闪着懵懂憧憬的新生。他们像一群初入训练营的小兽,对规则充满敬畏,对指令绝对服从。
既然被安排来听集体大会,他们就真的只是来“听”的,绝不会想要偷偷摸摸做其它无关的事。
林曦和再看看旁边的同学。他们的眼睛都在紧盯着主席台,一个个把腰背挺得笔直,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金句”和“要点”。
也就她没个正形,在本子上瞎画。
她听得连打几个哈欠,但是老师正讲到振奋人心之处,并要求全体起立大声喊口号。
“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用最响亮的声音,喊出我们的决心——!”
“为梦想燃烧!为未来拼搏!泉中三年,不留遗憾!”
台下瞬间沸腾,学生们全体起立,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礼堂:
“为梦想燃烧!为未来拼搏!泉中三年,不留遗憾!”
“为梦想燃烧!为未来拼搏!泉中三年,不留遗憾!”
……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震得耳膜嗡嗡作响。林曦和并不想喊,但是也不得不跟着人群站起来,然后张张嘴做样子。
口号声刚落,余音还在礼堂里回荡。老师立刻趁热打铁,声音更加激昂:“好!喊出了气势!那么,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不要藏在心里!大声喊出来!让所有人听见!”
同学们情绪高昂,几乎是在声嘶力竭地喊国内的TOP1学校,仿佛喊得越响,进顶尖大学的几率就越大。
林曦和依旧站在原地,嘴唇微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周围的声浪像汹涌的潮水拍打着她,她却感觉自己像一块沉默的礁石。
理想?
她心底泛起一丝迷茫的涟漪。
在真正的15岁时,她的理想也曾如此清晰而炽热——考上心仪的大学。
可是时过境迁,现在的她又迷茫了。
这一生,她该把什么当作理想?
-
尖锐的哨声撕裂清晨的宁静,同时也宣告着军训开营仪式的开始。
泉中操场上,身着崭新迷彩服的新生们像一群受惊的雏鸟,仓促地按班级列队。
主席台上,校领导与面容冷硬如铁的总教官肃然站立。
他们的发言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但是在林曦和看来,内容其实千篇一律:强调军训是“意志熔炉”,是“泉中精神的第一课”,要求“令行禁止,绝对服从”。
总教官最后说了一段振奋人心的总结,然后则是如雷的掌声。
林曦和站在队列中,跟着人群机械地鼓掌,目光漫无目的地在攒动的人头间游移。忽然,她的视线锁定了斜前方那个单薄的身影。
那是一个叫“刘雨”的女生。
看到她,记忆再次袭来。
她清晰地记得那个令人窒息的下午,刘雨跳楼的噩耗传来时,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这个曾经安静坐在角落的女孩,以一种最决绝的方式,消失在了高一上学期末的冬天。
在这个时候,社会及学校普遍不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疾病。
关于“抑郁症”……
在那个懵懂的年纪、在老师和家长口中,它常常被简化成“压力大”、“心情不好”、“抗压能力太弱”。林曦和也是那时才明白,原来有一种看不见的伤痛,能如此彻底地摧毁一个鲜活的生命。
看着眼前真实的、呼吸着的刘雨,林曦和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个已知的“未来”,像一片沉重的阴霾,压在她的心头。
林曦和不确定刘雨“这一世”是否会走向相同的结局,但“知道”本身,就是一种沉重的责任。
下午集合时,林曦和的目光锁定了刘雨的位置。
趁着教官还没到,她灵活一挤,站到了刘雨身侧。
旁边的女生表示不满,说:“是我站这里啊,你插队干嘛?”
林曦和立刻扬起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容,手指在自己和刘雨头顶来回比划了一下:“你看,反正待会儿也要按身高排的嘛,我站这里更协调点,对不住啦~”
她语速轻快,带着点不容拒绝的调调。
那女生张了张嘴,还想争辩——
“教官来了!快快快!站好站好!”林曦和突然提高嗓门,冲着周围同学喊道。
原本松散的人群瞬间绷紧,大家本能地挺直腰背,迅速调整站姿,目光齐刷刷望向操场入口方向。
趁着这阵骚动,林曦和对那女生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语气真诚又带着点狡黠:“谢啦姐妹!好人一生平安!”
说完,立刻转回头,目视前方,站得笔直,一副“我就站这儿不动了”的架势。
被挤位的女生被她这连珠炮似的操作弄得一愣,话卡在喉咙里。
看着林曦和那“理直气壮”的身影,只能无奈地撇撇嘴,默默接受了这个“既定事实”。
果然,教官的哨声很快刺破空气。
下午正式开始训练,这个列阵基本上就定型了。
为了方便管理,教官会给每个人编号,编号规则也很简单,就是列数+顺序数。
林曦和的编号是2-8,身旁的刘雨则是2-7。
她拍拍刘雨的肩膀,冲她打招呼:“嗨~2-7~”
刘雨也回应她一个微笑。
正式训练开始,第一项:站军姿。
作为正式训练的开场,要求极其严苛:身体必须如雕塑般纹丝不动,目光必须坚定地平视前方。
头顶的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着操场。
脚底踩在滚烫的塑胶跑道上,隔着薄薄的胶鞋底,都能感受到那股灼人的热气。
林曦和站在队列中,汗水顺着额角滑下,痒得像蚂蚁爬过,却不能抬手擦拭。
站在这里,感觉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
虽然以她的体质,站军姿完全能坚持下来,但心里还是忍不住哀嚎:唉!军训!无论重来多少次,都是对肉/体的酷刑啊。
可当教官那鹰隼般的目光扫射过来时,她立刻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林曦和!觉悟呢?这能叫酷刑吗?这是锤炼!校长都说了,‘军训十天,收益终生’!懂不懂!”
自己跟自己在心里辩论着,就这么在“酷刑论”和“锤炼论”之间来回横跳,倒也让这难熬的训练显得不那么枯燥难忍了。
练完军姿,接着是队列训练。
在“稍息、立正”的号令中,一个男生手忙脚乱出错脚,滑稽的样子引得队伍里发出一阵压抑的低笑。
教官厉声呵斥:“肃静!” 但仍有几个同学没能及时收住嘴角的笑意。
教官的目光扫过,冷哼一声:“行啊,这么爱看?让你们看个够!全体女生——向后——转!”
前排女生齐刷刷转身,动作带风。
下一秒,原本前后分明的队列,变成了男生女生面对面。
青春期特有的尴尬瞬间炸开。
刚才还偷笑的同学,此刻都像被施了定身咒,一个个挺直腰板,脸上一本正经,但是眼神却无处安放。
大家你瞄我一眼,我瞟你一下,目光在狭窄的视线范围内慌乱地躲闪,不敢与对面接触。
整个队伍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绷的、又带点莫名好笑的气氛。
林曦和看着这“强制对视”的场面,心里直乐:这教官是高手啊!还挺懂怎么让少男少女尴尬的嘛!
她立在队伍中,视线掠过一张张尴尬或憋笑的脸。视线尽头,付观棋静立如松,目光沉静,神情淡漠,眼前这场青春期的闹剧仿佛与他毫无瓜葛。
也许是她的目光停留太久,付观棋那原本平静的视线,突然带着无形的重量压了过来。
林曦和仓促垂眼,在视线交汇的前一瞬躲开了。
-
终于熬到休息哨响,大家如蒙大赦,纷纷散开活动筋骨。
有人冲向水壶,有人直奔厕所,更多的则是原地坐下,拧开瓶盖猛灌几口水,和新认识的同学七嘴八舌地聊起来。
林曦和也起身去拿自己的水瓶。
经过人群外围时,她一眼瞥见付观棋。
他独自坐在树荫下的角落,背靠着树干,像个与世隔绝的隐士。
引人注目的是,他手里捧着个册子。
这个册子很小,是裤子口袋刚好能容纳的大小。
此刻,他低着头,手上不停写着什么。
林曦和装作不经意往他背后走,路过时飞快地瞟了一眼。
瞟到的是复杂的数学逻辑推理的草图。
林曦和看得目瞪口呆,一股强烈的“这人有毒吧”的念头直冲脑门:
老天!付观棋!你至于这么拼吗?喘口气的功夫都不放过?就不能像个地球人一样,喝口水、发会儿呆?!
关于高一的付观棋,林曦和的记忆是割裂的。轮廓大致可辨,细节却模糊不清。
毕竟两人交集很少,那些细枝末节,她从没放在心上,但有一个特质却异常鲜明:他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学习机器。
记忆里,他似乎永远低着头,手里不是书就是笔,仿佛学习是他唯一的呼吸方式。
林曦和对学霸没有崇拜滤镜,更受不了那种“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活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