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看!海上有明月! 特约大厨

193. 第 193 章

小说:

看!海上有明月!

作者:

特约大厨

分类:

衍生同人

当年也是运气好,河道底下的河床并不是很硬,绝大部分都是些泥沙,也就使得杨家镇的人,在开凿期间,还能不停的挖沙卖钱,填补开凿和加固岸边支出的钱。

工程量不小,动静自然也小不到哪里去。挖着,挖着,对岸的河口镇也知道了,李老能放过能有钱赚的活动?不可能的。

隔日,就屁颠屁颠过来跟杨爸谈,能不能也往他们那边扩一扩河道,反正两镇之间的距离就差一条河,扩一扩,起码能走点小船,不用再因为河的不深不浅,让两岸的居民都什么机会加深了解。

杨爸显然也想到了河内的困境,对于船来说,太浅了走不了,对于人来说,又太深了,淌不过去。

杨爸本来也不想同意,河口镇跟他们镇对着同一条河,但两岸对它的用途可不同。

河口镇那边,河的沿岸就是他们镇的滩涂所在,是不少人家的口粮产出地,他动了,河口镇该有多少渔民会出来骂人?李老压得住?他白给他背锅?!!

李老眼看他参与不进来,急到不行。

河口镇本来就苦交通这个问题久矣,现在能趁着邻居大搞工程的时候,蹭一波靠谱的施工队,他怎么能不拉着自家的小镇上车?

好话说尽了,才把杨爸的心里话给套了出来,他连连保证,动就动了,滩涂的形成他看过,他发现,海水引到哪里,哪里周边过一段时间就能形成滩涂,都不用考虑地势。

杨爸不信任的打量着着李老。

李老急得团团转,忙解释,就差竖着手指对天发誓,杨爸才决定接下这门工程。

因为工程量的变大,包工头爽快的给了杨爸一个实诚价。

杨爸一番头脑风暴后得出结论,这样一来,杨家镇的河道开凿工程,也能直接省下好几千块钱呢。

好家伙,他要是早点给这个优惠,他当初还要跟镇上的人,争个你死我活,才能劝的绝大部分的人都同意?

当初他说要扩宽河道,加固河道的时候,镇上有不少人反对。说他废这钱,费这功夫干什么?

杨爸听到这熟悉的话语,真的很想用力抹一把脸跟他们喊。

但不行,嗓子一出,最后只能是他惨败!因为就只有他只有一把嗓子。

这些人的性子,还真的是几十年如一的不变。

他一说要掏镇上的公共资金给镇上干点实事,就好像要从他们的腰包里头掏钱出来干一样,拜托,都还没到年尾呢,分红都还没定下呢,怎么用点钱就跟要他们的命一样?

就算到年尾要分红了,不也还是要分点钱去镇上的公共资金存着?

不花出去让它能钱生钱,留着在银行里头还能给他下金蛋是吗?

对比起改善以后能赚的钱,银行给的利息才几个钱?

他只能给众人说清楚,杨家镇的小码头已经快要放不下镇上的小渔船了,把这条水渠扩一扩,不仅能方便镇上的人用水,还能让镇上的渔船有个停靠点。

这样,码头空出来的位置,就能让更多的巨型轮船停靠进来,让码头的租金跟着变多,同时,家里的废弃小船也能有用武之地。

镇民代表奇怪,有什么能用得到它们的?杨爸偷偷吸了口气,“有什么用不到的,河道扩宽一点,家里小一点的船不就能下河了吗?能下河就能载人,载人不用收钱的吗?这样,不也是能从河口镇的渔民处收一笔船费?”

众人有些意动,但不够多。

杨爸只能大喊一声,“你们知道,一搜载货量有五六万吨的巨型轮船,在咱们码头停靠一晚上,要给咱们的码头交多少的停靠费吗?他们上面下来的船员,能在咱们这里的餐馆、旅店消费多少钱吗?

前来找活的背工又能增加多少?这些背工在杨家镇是不用吃喝的吗?光是他们就能给杨家镇,带来多了多少的收益?你们好好的想一想!!”

被喊来开会的镇民们,呐呐不敢言,也被杨爸勾勒的未来馋的说不出话来,如此这样,好像这点钱还是出的很值的。

如此,修路加开凿河道的钱,总算是挤出来了一点。

既然有优惠,而且,李老也承诺在这件事上,他们镇愿意多出一点钱支持。杨爸能有什么不同意的?就跟李老商量,他们这边的施工队挖完了以后,再去对岸干活。

至于河口镇的地能不能开?又要多少钱开?就让李老跟施工队去商量。

李老一听包工头给的实诚价,觉得什么都非常可以,慌不迭的点头同意,不愧是他,还好蹭上了杨定坤的车,才捡到这样的便宜。

后面,施工队就把两岸之间的土地,开阔成了一个巨大的蓄海池。

两边的镇长一看,他们镇离河岸都还有一大片的距离,还可以继续挖,让吃水更深的船只下去,就跟施工队商量,能不能再扩一扩?

包工头无奈的摊摊手,“想再往里挖就不太能行,后面的土质,听我队里的技术员勘察回来说,是什么岩来着,挺硬,还要再挖就要炸开才行。”

没办法,再加一项工作,出的钱就要翻倍,两很会勤俭持家的镇长,果断觉得满意。

一番商量,让他们把突出去的那点平地在侧面加固,就成了两镇停靠渔船、让行人行走的走廊。

至于河后的滩涂,两镇长都不打算动了,留着给渔民赶海。

杨家镇这边,河道扩宽了以后,也不知道是不是河道底下的地势原因。居然在河道的尾巴,和平市场的后面,形成了一片不小的滩涂,让小镇居民的赶海活动,慢慢的,由码头附近转移到了镇尾附近。

杨万这么些年的赶海地点同样跟着变,唯一不变的是,滩涂里头收着的鱼货,还是一如既往的多,还是让她一如既往的,滚一身泥还是抓不到!

等杨万滚一身泥回来时,天都已经全暗了,这种时候,正是整个码头最忙碌的时候。

兄妹三个拿着工具,提着装得满满的两个桶满载而归。

进门,杨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