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烟雨阁主

第172章 查抄文家粮仓

小说: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作者:

烟雨阁主

分类:

悬疑推理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文家在大桥镇的粮仓建在镇西,比文宅里的粮仓要大数倍。

陈韶到的时候,开门迎接的是任家三公子任中行。

任中行怀揣着紧张,疾步走到马车前,伸出胳膊要扶陈韶。看到先出来的是蝉衣,他的胳膊不由又往前伸了两分,脸上还带着殷勤讨好的笑。蝉衣看也没看他一眼,便直接跳下了马车。任中行也不尴尬,继续伸着胳膊等着陈韶。

陈韶出来,先看他一眼,又看粮仓大院一眼后,同样避开他的胳膊,一步跨下了马车,“怎么回事?”

陈韶不认识任中行,不知道他是任家人,且看他穿着华贵,显然也不是文家下人。

任中行急忙揖礼道:“小人任中行,见过公子。”

“任家人?”陈韶借着火光上下打量他片刻,“你在这里做什么?”

任中行顶着她凌厉的目光,飞快解释:“任家在这边也有个庄子,前日小人奉父亲之命过来这边庄子办事,无意看到文家粮仓有异动,想着以往通家之好的情谊,便带人过来查看,岂知一看之下,竟是看守粮仓的下人在偷运仓窖粮食出去贱卖,充作跑路的盘缠。小人不敢妄自做主,便命人将他们先看管起来,又派人回郡城禀明了家父。家父让小人代为看守这里的粮仓,静等大人前来,小人便一直在这里等着了。”

“你们任家……不错。”陈韶似是而非地称赞一句后,抬脚上了台阶,慢步进了院子。虽然只是看守粮仓的下人住的院子,但依旧修建得颇有规模。四进院子,不仅依山而建,且亭台楼阁,一样不少。

任中行得了夸赞,越发殷勤地跟在后面为她指路,“那些下人关在东南方向的柴房,存储粮食的仓窖在西北方向的山里。”

陈韶脚步微微一顿,拐脚往西北方向走去。

“文家的这个粮仓是依山而建,共有仓窖十座,每座可存储粮食二百石。”从怀中拿出钥匙,打开粮仓的大门后,任中行一边迎着她往里走,一边小心介绍,“如今这十个仓窖的粮食,唯有甲窖是空着的,是为今年的新麦仓储做准备。不过,甲窖也不是完全空余,里面还有大概二十石的小麦,先前小人过来时,看守粮仓的下人就是在甲窖偷那些剩余的存粮。”

“除了甲窖,其余仓窖都是满的?”陈韶问。

“对,其余仓窖都是满的。”任中行边说边上前,一一将每个仓窖都打开供她检查。

“一个仓窖二百石,这里有十个仓窖,那就是二千石。”陈韶一边检查着每个仓窖的粮食,一边问道,“这么多的粮食,凭着文家那两百来口人,肯定吃不完。吃不完的粮食,他们都是怎么处理的?”

任中行毫不犹豫地答道:“都拉出去卖了。”

陈韶看向他:“卖给谁?”

任中行答道:“卖给蜀郡或是江南的粮商。”

顿一顿,又补充道:“每年新粮出来前,文家都会通过船行往江南输送大量的陈年旧粮。按照往年的情形,今年的新麦马上就会从各个庄子往这边的粮仓运送,而这边的粮仓也很快会将早两三年的旧粮运送出去。”

说完这些,他又在心里默默叫了一句:如果没有发生那些意外的话。

陈韶看他如此配合,满意地问道:“卖的都是哪些粮商?”

任中行不知道她刚杀完文家人,但却是在她杀完文胜武和文廷,且包围了文家的情况下,才匆忙来到这里。来之前,他已经得到家中长辈,尤其是父亲及祖父的交代,无论她问什么,一律不得隐瞒。因而,尽管任家的粮食也卖给的是同样的粮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说道:“蜀郡的是粮满仓,江南的是丰年、长富、旺兴。”

默默记下这几个名字后,陈韶从粮仓出来,在几个院子里随意走上一圈后,慢慢走到关押着下人的柴房。看守粮仓的有二十八个下人及两个管事,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过之后,陈韶吩咐:“我们一会儿还要去云河镇,他们就烦你们任家明日派人送到太守府。”

任中行连声应好。

陈韶又转身看向粮仓方向,“这个粮仓……也得托你们任家暂时看管一二。”

“公子放心,”任中行保证道,“小人定会看守得严严实实,绝不让奸人盗走哪怕一粒米!”

“那就辛苦你了。”陈韶随口应承一句,又转而问道,“这附近是不是还有文家的庄子?”

任中行立刻道:“小人这就带公子前去!”

“今日便罢了。”陈韶边往外走边道,“你要是还忙得过来,就将庄子也替我看顾一二,等明日或是后日,我再过来清查。”

任中行想也不想就答应下来。事实上,跟这个粮仓一样,任家早就将文家的庄子给监管起来。

“辛苦你了。”陈韶又交代两句后,便坐车往云河镇去了。

云河镇跟大桥镇一样,任家以文家看守粮仓的下人盗卖粮食为由,早将文家的下人控制起来。陈韶知道他们是在卖好,便也没有点破。

云河镇的粮仓比大桥镇的还要大一些,共有十五个仓窖,每个仓窖能存储二百五十石的粮食。并且云河镇的粮仓,全部仓窖都还是满的。

依旧让任家帮着看管后,陈韶便坐马车回了郡城。

回郡城的路上。

蝉衣说道:“文宅加上这两个粮仓,已经有六千多石粮食了,真要按任家人的说法,汉源县的粮仓跟云河镇的粮仓一样大,那就还得加上三千七百五十石,也就是九千八百石了。这么多的粮食,足够……”

陈韶接口道:“足够近五千人足一年了。”

蝉衣继续道:“这还不算那五十多个庄子呢,若是再算上任家、顾家、朱家、范家……将来几年的粮食都够了。”

李天流慢悠悠地提醒道:“边关又不止五千人。”

蝉衣反驳:“边关是不止五千人,但你是不是忘了,文家和任家在洪源郡的士族豪绅里算是最弱的那两个?”

近来总是被她反驳,李天流也较上劲了,“那你是不是忘了,庄子上的粮食,你们公子都是要分给老百姓的?”

蝉衣嗤笑:“那么李小将军是不是忘记了,除了粮食,还有金条银锭了?”

好吧,她赢了。

李天流闭嘴了。

蝉衣轻哼一声。

五更已经过了,天已经隐隐作亮。

郡城卖早点的摊子已经点上灯,烧起炉子,揉着面了。

距离西城门不远的一家面摊,做生意的是一对老夫妻。老头正在刷锅,听到城门方向传来阵阵马蹄声响,下意识地歪头看出去。看到开路的羽林卫,快速缩回头的同时,嘀咕道:“这位陈大人真是比我们这些老百姓还忙呀。”

正在揉面的婆子跟出来看着越来越近的车队,也嘀咕道:“听说陈大人昨儿下午查抄了文家,还杀了好多人,也不知道这文家没了,早前被占去的那几块地还能不能拿回来?还有三娃为帮那两个姑娘受冤枉从书院被撵回来的事,也不知道这个陈大人能不能替他做个主?”

老头道:“陈大人一天忙的都是大事,哪有空管我们这些升斗小民的……”

两人嘀咕间,车队越过摊子,疾驰远去。去了大概三四十丈远后,在两人准备转身继续洗锅、揉面之时,车队又慢慢地退了回来。退到摊子跟前,更是直接停了下来。老夫妻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吓得连忙跪到地上求饶。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触犯了什么事。

蝉衣先一步从马车下来,快步过去扶起二人后,安抚道:“大爷、大娘不要怕,我们公子就是刚才经过时听到您二位的话,想再跟您二老确定一下。”

刚,刚才他们说话那么小声,她都听见了?老夫妻吓得更狠了。

陈韶从马车下来,先扫一眼摊子后,才看向二人。揖手向着二人微微一礼,在两人哆哆嗦嗦的目光中,先是答道:“您二老放心,被文家占去的那些田地待我清算过后,就会相继归还。”

接着不等二老回话,又继续问道:“大娘刚才说,您家三娃为帮两个姑娘,被冤枉撵出书院,不知事情起因为何,大娘可否说得再明白一些?”

听她说会归还被文家占去的那些土地,婆子还有些害怕她是不是在说反话。但说到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