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黄雀风 粒舟

1. 春分

小说:

黄雀风

作者:

粒舟

分类:

穿越架空

春分逢周末,黄阙回了一趟临州。

外婆笑眯眯迎出来,就看见黄阙眉眼弯弯,双手递上纸袋献宝。

“我起了个大早去西浦路那家点心铺子排的队呢!差点儿没赶上高铁。”

“回来就好。”蒋月仙在她脑后抚了一把,“没睡够下午就别上山了,吃完饭去补个觉。”

黄阙也跟着乐,外婆真好。

小老太太背影逐渐佝偻,头发却盘得一丝不苟,干净利落地走在前头。

黄阙随蒋月仙进院。房门大开,茶香混着陈年木头的味道钻进鼻腔。

她揉揉鼻子,进门时不忘摘下斜挎小包,挂到玄关旁的衣帽架上。

衣帽架有些年头了。

楠木制的三脚架子,式样老旧,做工也不精细。冬天的外套挂上去,榫卯咬合处吃力,经年累月摧残后,架子变得有些松散。

黄阙去年就说要拿奖学金买个新的,外婆却一直舍不得换掉。

不像厅中央的八仙桌,一样的楠木质地,却要精致许多。桌脚没有笨拙开凿的痕迹,桌边甚至雕了一圈细腻的缠枝纹。

桌上也摆得讲究。

笋丝用白瓷小碟盛着,斗笠碗里是乌米饭,中间撒两颗梅子,还盖了芝麻海苔碎。

杯碟碗筷绕着一枚青花瓷瓶铺陈开来,众星拱月似的,衬得瓶中那枝不具名野花几分金贵。

桌角支了个小炉,茶汤沸腾,气泡破裂的细碎声响掩没在一道雷鸣里。

黄阙看向屋外的雾霭山岚,云层压得很低,以至于天色阴沉,不似来时亮堂。

她的声音也低低的,只说:“要下雨了。”

这趟回来,满打满算待不足两天。

要是因为下雨耽误了帮外婆采茶,难免觉得昨夜通宵赶图不值当。

蒋月仙不甚在意地摆摆手,招呼黄阙坐下,而后背过身去,从斗柜第一层摸出几支香烛并一盒火柴。

红点在干瘪的纸皮上划了一下又一下,火苗才慢悠悠腾起。蒋月仙用手拢着,先点燃蜡烛,后将三支香并做一排,凑近跳动的烛焰。

她的动作有些滞缓,黄阙却没想过要帮忙。视线顺着她微颤的手越过肩头,停留在斗柜正上方的黑檀相框。

只几秒,黄阙就埋下头去,提了竹柄茶壶往梅子饭上浇。

从进屋起就惦记着早点去茶山,一顿饭吃得心不在焉。

电视一直播着,也没人看,铿锵锣鸣给沉默的空气加了点背景音。

眼前伸来一双筷子,接连往她碗里夹了好几块红烧肉。

“好好吃饭。”

黄阙“嗯”一声,听见“咿咿呀呀”的昆曲,切换成了临州地方台的茶叶广告。

外婆见她兴致不高,开了个头,说是有传闻这一片的老房子要拆。

黄阙涣散的注意力终于集中了一点,思绪却发散得更远。

她一个学生,对拆迁的认知还停留在“巨额赔偿”、“钉子户拒不搬迁”之类的新闻上,直到几个月前,偶然遇见梁晏清。

那一天里所见所闻带给她的冲击,远超在咖啡厅或是地铁里听见旁人谈论动辄几个亿的生意,尽管他是在场所有人里,从头至尾都不发一言的那位。

脑子里无端有了猜测,很快又被否决。

临州产茶,上鹤陇更是重要产区,居民世代以茶为生,百年前的建筑也保留了下来,只是住户少,拢共不过几十户。

下鹤陇倒是密些,但那一带的房屋都定期修葺,建筑年代不远不近的,也在前些年的美化工程中统一了整体风格。

明清年间保留完好的江南民居,再加上茶山这一重要名片,鹤陇一度成为临州旅游热门地,实在缺乏拆迁的理由。

但又好像方方面面的细节全都能对上。

“南方”、“茶山”、“商业化”,和一些闻所未闻、记都记不全的拗口词汇。

可她却清楚地记得临走前想回头道谢,看见梁晏清垂眸翻阅厚重资料时的侧颜。

他旁边站了个男人,比比划划地讲解着什么,嘴唇张了又合,黄阙只觉得好像自己鱼缸里的鱼,隔着水和玻璃似的,五感不畅,听觉缺失,只剩下眼前的逆光轮廓。

“啾啾?”

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回忆,黄阙回神时,外婆拧眉问她:“想什么呢叫你好几声都没听见。”

“没什么。”黄阙肘弯撑上桌沿,又把话题引了回去,“外婆,你刚刚说的拆迁,是真的假的?”

她很怀疑外婆的消息来源。

蒋月仙接下话头:“谁知道呢,真要拆,山后那栋新修的楼才叫可惜!修了好几年,眼看着几层小楼起了,结果听见这么个消息。哎……这不白折腾好几年嘛?也不晓得房子主人是谁,怎么舍得的哟!”

那外婆……

你舍得吗。

老房子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房前的茶山和屋后立了石碑矮矮的墓。

黄阙都不忍心问。

她埋头,接连往嘴里塞了几口饭,像是要把胸口发胀的情绪也一并吞进肚子里。

碗筷一放,黄阙扯了门后的斗笠背篓,抢在外婆前头出了门。

“不睡觉了?”蒋月仙拿着雨衣追出来,叮嘱了几句,无非是让她注意安全,别累着。

“知道啦!碗筷就放那儿,等着我回来洗!”

黄阙溜得很快,生怕外婆要陪着去。

论采茶,她可是熟练工。

黄阙刚出生那几年,父亲创业艰难,母亲单位上三班倒,时常要值夜班。

她几乎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一直等到要读书的时候才接回父母身边。

从记事起,黄阙就天天跟在蒋月仙后头,外婆长外婆短的,哄着蒋月仙抱她去看外公炒茶。

蒋月仙急着上山,黄阙跟个挂件似的,趴背上就不下来了。她只好把黄阙装进背篓,再提上一个小竹篓,一起去茶山。

小小人儿上山也是玩,等到回家时,外婆的竹篓里装满了嫩芽,小黄阙也学着外婆的样子,乐呵呵地向外公展示她拾回来的一篓子宝贝——碎石头,破树叶和一把捏得快要断掉的枯树枝。

是什么时候开始跟在外婆身后采茶的呢?

她也不记得,只循着记忆里的小路上山,手上的动作没停,一芽一叶采了小半筐。

斗笠很大,埋头干活的时候总往下掉,被遮挡的视线被迫集中在茶树和手指间,甚至来不及注意天色早已晦暗不明。

直到闪电划破天际,周遭万物亮了一瞬。

倾盆大雨兜头砸下来,黄阙左手将斗笠压得更低一些,右手快速摘下肩上背篓抱在胸前,挡在半边斗笠遮挡的范围内,迎着风往山下赶。

雨水混着雾气萦绕,视线受阻,她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即便已经很小心了,黄阙还是从湿滑泥泞的小路一头栽进了茶树丛里。

小路和树丛之间的落差不大,着地那一刻下意识用手肘支撑,小臂被碎石滑破几道。塑料雨披不禁刮,被茶树枝挂住从肩后一直撕裂到衣摆,褴褛几条,可怜兮兮地挂在身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