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小厨娘到大司农 匪石心

402. 罢朝

小说:

从小厨娘到大司农

作者:

匪石心

分类:

穿越架空

送走戚娘子,姚姜嘱咐鲁娘子:“往后若有人带了礼物来见我,都不必迎入。只说我不在。”

鲁娘子:“夫人放心,我们都有数,轻易不迎入来。这位戚娘子给太夫人递了消息,太夫人说这位戚娘子可以进来等候夫人。我们才请她进来饮茶,下回必不如此。”

姚姜来到正屋时,卫骏驰正与陆老夫人逗弄小玉珑。

小玉珑已牙牙学语,对着人便露出花朵般的笑容,可爱得紧。

姚姜给陆老夫人见过礼,将戚娘子的事说了一回。

陆老夫人轻拍着怀中的小玉珑:“戚娘子家中得了准信,便赶着给女儿订亲,实在是害怕皇家再插手。戚娘子的丈夫是六品官,官阶比你还低,见了你得行下官之礼。她家小姐真入了咱们家中,绝无出头之日,她家老爷还得格外谨小慎微。”

卫骏驰连连摇头:“那也不成,绝不能来!”

陆老夫人:“她有事,我才让她进来饮茶,也算这事了结。如今她家能与知根知底的远亲结亲,乃是好事!”

卫府有专司守夜的兵士,亦是从前戍守过北疆的伤兵。卫府夜间由他们护卫,现今卫骏驰与姚姜都要上朝,唤众人起身一事便也交与了他们。

一连两日早起,姚姜早已蔫了,闭着眼睛任琼叶为她梳妆:“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卫骏驰笑道:“夫人再忍耐几日。”

这日路上没了拦阻,姚姜与卫骏驰乘马车来到皇城东偏门。

司殿太监引着皇帝来到时,听政殿内大半空空,竟有许多官员没来。

行过礼,姚姜便捧着奏疏出列:“臣姚姜,有本启奏。”

皇帝身边的太监来到,接过姚姜手中的奏疏,送到了皇帝手中。

片刻后,皇帝问:“姚爱卿,你写了两本奏疏?”

姚姜:“陛下,这两本奏疏,一本是昨日臣的陈词,另一本则是臣对良种的提议。”

皇帝翻开来看了片刻:“你向朕要求京郊的百亩良田,以为培育良种之用?即刻便要?”

姚姜:“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来之时,京城近郊的田土都需耕种,正是推行良种青苗的好时节。臣向陛下请求百亩良田,是为了培育明年的良种,有了足够的良种,百姓才能在开春时有良种栽种。”

皇帝想了想:“百亩良田,你用何人来栽种?你如何分派?”

姚姜细细说来,每亩良田预计能收成的稻麦良种数目,连所需照料的人手也已在奏疏上写明。因是她亲自书写,这时她说起来条理分明。

“青苗事关百姓的收获,培育的人得心系天下百姓。若陛下还未择选好,臣可以带着家中人培育。良种多多益善,但培育宜早不宜迟,还请陛下早做决断,给臣增添人手。”

皇帝将奏疏看了看,递给司殿太监。

司殿太监将姚姜的奏疏读了一回。

奏疏写得比姚姜所奏更加详尽,不仅写了姚姜先前所言,将良种与老种的优劣都写分明了,且写出了所得的不同,生长的不同,所需田地的条件……林林总总,清楚明白。

司殿太监念完后,听政殿内寂静之极。

皇帝问:“各位爱卿是何看法?”

一名文臣出言:“陛下,臣等不熟农事,无法进谏。”

一个声音响起:“父皇,儿臣认为姚大人这奏疏写得极好。”

太子步入听政殿,他对皇帝行过大礼,立起身来才道:“前些日子六弟已请了姚大人到六弟的田庄冬植,为的便是培育出良种后建立良种司与青苗署,现下田庄已在肥田,很快便能冬植。请父皇将良种培育交与儿臣来担当,儿臣必定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分派田亩,择选心系百姓的农官与姚大人一同培育京郊所需良种。”

这日下朝前,良种培育交由太子与六皇子相助协办。

司殿太监唱了“退朝”后,皇帝起身离去。

听政殿内的朝臣纷纷退出,姚姜也要离去。

但太子却来到面前:“姚大人,我虽没去过北疆,但我听六弟说过,也看过北疆送来的奏疏。天下百姓的饭碗,若全由你一人担当,你很是吃力。良种司与青苗署分开,你身上的职责也会小了许多……”

姚姜揖了一礼,微笑着听完才开口:“殿下所言甚是。良种司与青苗署本就该分开。臣心有余,但力不足,担负良种培育已需臣穷尽心力,要让各郡百姓栽种,臣便力有不逮了。”

太子点头:“大周二十九郡都种上良种,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能为。先将京郊的明年的良种培育出来吧,姚大人只管培育良种,杂事我设法来相助。”

与太子分别后,姚姜出了听政殿,卫骏驰已不在殿外。

外官若无喻不会往御书房去,因此姚姜径直往皇城东偏门而来。

刚走到东偏门前,值守的指挥使已上前行礼:“见过姚大人。”

姚姜见这位指挥使面目陌生,不是贺指挥使,便揖了一礼。

指挥使指着一边:“卫大人在班房内等候姚大人。”

姚姜对着他指的方向看了看,指挥使已道:“我给姚大人引路。”

姚姜想说“不必”,但指挥使已对她做了个请的手势:“姚大人不熟皇城路径,请随我来。”

姚姜便揖礼:“有劳指挥使大人。”

指挥使引着她走了片刻,来到班房所在,指挥使对她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皇城内的班房乃是各部臣工上朝前等候处,紧急时亦有朝臣在此间值夜。

各部官员都各有班房,因此此间的班房共有数间。

姚姜是初次来到,看到班房都关着门,微有话声传出,便没贸然敲门。

只听一个声音说道:“今日这许多位大人都罢朝,陛下依旧让司殿太监宣读了那姚大人的奏疏,唉!”

“这姚大人有功,陛下奖赏便也罢了,但封其为外官还与我等一同上朝,让我等情何以堪?数十年的寒窗,不如会刨土呀!”

“姚大人还根基深厚,在北疆养活过那许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