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历史上,朱元璋是1352年闰三月投奔濠州郭子兴的,张士诚是1353年三月在盐城起义的,比朱元璋正好晚了一整年,这个时间节点很好记。
元末沿海的两大盐枭,方国珍和张士诚,这两人的性格属于两个极端。
方国珍是那种特别大度的人,从来不记隔夜仇,因为有仇他当场就报了,根本等不到别人活到第二天......
张士诚和方国珍正好相反,张士诚是有城府的,别人欺负他,他能忍,但是他会记黑名单,于是在至正十三年三月那个夜晚,这货领着十几个死党,带着十八条扁担,按照黑名单挨个灭门。
不光杀仇人全家,还烧人房子,史书记载那个夜晚,盐城外面火光冲天。
然后事情闹大了,总不能等着朝廷来抓,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召集一万盐丁正式起兵造反。
不过张士诚一开始并没想着反元,他造反只是因为犯了杀人罪,想要拒捕,可谁知道泰州这么容易就被打下来了。
后来打下高邮之后,朝廷派人来招安,他立马就同意了,还带兵退出了高邮城,然后朝廷又让他带着手下的部队去镇压濠州的朱元璋。
张士诚说那不行,你当我傻啊,我帮你们打完濠州,你们不得回来打我?招反贼打反贼,你使得挺溜啊。
然后再次造反,扛着上千条运盐船攻城,再次攻克高邮,还把朝廷派来招安的使者拉到城头杀了。
再之后,就是脱脱率‘百万大军’来打高邮的事了。
鲁锦虽然知道大致的历史走向,但由于他对历史造成的改变,已经不能用蝴蝶效应来形容了,那变化简直太大了。
淮西这块地的左君弼、康茂才被他提前干掉,失去元廷的压力之后,原历史上的濠州五帅都蠢蠢欲动,提前半年发动了起义。
郭子兴被他提前招了过来,鲁定主动投了鲁锦,潘宇兴被朱亮祖斩杀,孙德崖和俞时良被打成了流寇,五帅就剩了两帅,实力大减的情况下,他们还能不能打下濠州。
原本属于徐宋势力的李普胜和赵普胜,也发生了改变,本来赵普胜后来投了徐宋,李普胜被朱元璋沉江,现在完全反过来了,赵普胜被鲁锦借刀杀人坑死,李普胜反而下决心投了鲁锦。
这两人对徐宋来说,都不是什么重要角色,但他们又会对徐宋产生什么影响呢?
现在连濠州五帅都提前起事了,张士诚是否还会像原历史那样起事,鲁锦现在也不好判断了。
因为对历史的改变,先知的作用在逐渐下降,这个时候就不能完全依赖历史了,所以必须自己收集情报,来时刻判断局势的变化。
现在刚好和吕珍接触上,正是提前布局的好机会。
鲁锦就这么思索着情报组织的建设问题,到了中午的时候,张芸绣来叫他吃饭。
目前鲁锦的饮食全是张芸绣亲自料理,以免被人下毒,这点他也是非常谨慎的,拜元朝权臣所赐,下毒都成了常规的政斗手段,弄得许多人吃饭都谨慎了起来。
饭桌上,张芸绣给鲁锦盛了一碗鱼汤,然后就跟他说起了晌午郭张氏带着两个女儿来拜访的事。
“郭家娘子说让两个女儿来帮忙,我听说那郭慧蓉通音律,夫君不是正愁着没人记谱吗,我就把这事派给她了。
“还有那个马秀英,此女通经史,夫君编书时不是希望能够引经据典,找人帮忙查书吗,我就让这马姑娘先试试,应该无碍吧?”
“嗯,这种事你看着办就好,不过记乐谱这个事你打算怎么做?”鲁锦点点头,然后又问道。
郭子兴的老婆带着闺女来拜访这件事,鲁锦是知道的,毕竟提前报备过,张芸绣也是鲁锦点头之后才答应的,不过找她们来帮忙记谱子这个事,鲁锦是真不知道。
不过有人帮忙也好,乐谱这东西鲁锦是真不会。
你让他搞搞机械,物理化学还行,音乐这东西,他连现代的简谱和五线谱都看不懂,更别提古代乐谱了。
元朝用的乐谱,还是唐宋时期传下来的减字谱,工尺谱,那玩意全是部首偏旁,看着就跟日本片假名似的,没有人教是真看不懂,他也没时间学。
张芸绣听到鲁锦的问话,想了想才说道,“像夫君上次那样,隔着屏风放给她们听不行吗?”
“不行。”鲁锦当即否决道。
手机这么高端的东西,暂时只有他和张芸绣夫妻两人知道,这玩意绝不能轻易给外人看,内院的女佣也不行,这样一来,在场之人就只有张芸绣一个,万一郭慧蓉和郭张氏忍不住好奇心,非要去看看,就会很麻烦。
张芸绣也知道那东西是个宝贝,连她都不能随便用,更别说放给外人听了。
“那夫君打算怎么办,不给她们听,也没办法记啊。”
鲁锦想了想才说道。
“这样,等她们来了,你将她们叫去二进的中堂,到时我把手机带去偏厅里隔着屏风放,到时你我都在场,有我坐镇,谅她们也不敢乱来。”
“好,那我先准备准备,她们可能明日就来。”
“可以。”鲁锦点了点便继续吃饭。
张芸绣又问道,“可这样藏着也总不是回事呀
,夫君准备怎么搪塞她们?”
“这好办,就说是留声机,不方便让她们看到,等以后我真造个留声机不就好了。”鲁锦早就想好了对策。
张芸绣好奇道,“这留声机就不怕别人知道?”
“那不一样,留声机就是个手摇发条动力的唱片机,没什么厉害的东西,咱们将来开个工厂招人大量生产,往外卖都没问题。”
反正‘与民争利’这种东西,是不会在鲁锦这存在的,他要卖东西赚钱,那肯定是卖别人没有的,你说我跟谁争利了?
你要有本事跟我造出一样的,那算你牛逼,大不了老子再卖别的,也算促进科技进步了。
等以后立了专利法,他甚至可以靠卖专利赚钱,皇室能做的生意多了,真不怕没办法赚钱。
而且专利法也是个好东西,工业革命时期,欧洲之所以能科技井喷,全靠专利法理清了‘产学研关系’,科研工作者,大商人,市场,这三方能够形成正循环,不断获得正向反馈,你都不用刻意催生科技进步,自然有人主动发展。
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能工巧匠,也不缺乏创新精神,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科技井喷没能在中国诞生,就是因为不能获得正向反馈。
首先,普通工匠没时间,没精力,没金钱,没知识去搞科技研发,有知识的儒生又全在卷科举,偶尔有几个喜好‘杂学’的儒生,像是‘祖冲之’‘沈括’之流,也全是为爱发电,而且痴迷杂学,还会受其他儒生鄙视。
即便真的诞生了什么科研成果,也很难让发明者获得什么正向收益,不论是金钱还是名声,都没有。
你祖冲之的圆周率再牛逼,到了其他儒生嘴里也是一句算数是小道,杂学。
同时爱好‘杂学’的儒生,就算真的搞出科研成果,只会有两种后果,要么理想崇高,格局大,直接公开技术,利国利民利天下,直接白送,要么鄙视商贾,不愿意投入商业运用。
其实古代也有集全国之力搞的大型科研工程,可最后无一例外都成了劳民伤财的败家行为,就因为不能获得正向反馈。
科研需要经费,但却只出不进,这可不败家吗。
比如北宋朝廷耗资十万贯,集全国能工巧匠,天文学家,数学家,搞出来的‘水运仪象台’,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带有擒纵器的天文钟,后世欧洲所有的机械钟表都用了这种擒纵器。
人家欧洲钟表卖那么多,宋朝花十万贯搞的研发,扔水里就听见个响,根本看不到回头钱,没有收益,纯糟蹋钱,你以后再搞这种大型科研工程,谁还会支持?
最可气的是,那台水运仪象台,还在靖康耻的时候被金兵搬到了燕京,后因保存不善被毁坏了。
水运仪象台的设计总师‘苏颂’,他儿子倒是保留了一份机械图谱,可是因为没人能看的懂,无法重新仿制......
产学研关系很重要,后世中国科技井喷也是新世纪之后的事,之前国家主持的大型工程只是打基础,还有军工,那些东西都很难变现,普通的民用产品在国际上又没有竞争力。
产学研关系理顺后,企业有技术需求,科研部门能获得资金支持和研发方向,学校能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企业拿到技术又能去市场上赚钱,有了正反馈,形成正循环,才会科技爆发。
欧洲工业革命的时候,但凡谁搞出点什么发明,立刻就去融资开工厂,技术马上就能变现,就是这种不断获得的正反馈,才会促使技术爆发。
“好,既然夫君有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