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人间朝暮谁与共 潇潇夜雨子规啼

45. 第 45 章

小说:

人间朝暮谁与共

作者:

潇潇夜雨子规啼

分类:

古典言情

面对杨延平的离世,开封城的少女们心中的确涌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与惋惜。这位年轻俊美的杨家将领,曾是她们心中的英雄与憧憬,他的沉稳内敛、冷静睿智,以及那总是温柔带笑的面容,都如同月光般皎洁无瑕,照亮了她们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早逝,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卷走了她们心中的那份美好与向往。她们回忆起曾经在街头巷尾听闻的关于他的故事,那些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事迹,以及他对弟弟们的关爱与担当,都让她们为之动容。而如今,这位如月光般纯净美好的男子,却永远地离开了她们,成为了她们心中无法触及的白月光。

少女们聚在一起,低声诉说着对杨延平的怀念与敬仰,她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泪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青春、关于英雄、关于遗憾的永恒故事。她们将杨延平的故事编织成一首首凄美的歌谣,唱响在开封城的每一个角落,让他的精神与传奇得以永远流传。

对于她们而言,杨延平不仅仅是一个将领,更是一个象征着勇气、智慧与担当的传奇人物。他的离世,让她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但同时也激发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追求。她们会以杨延平为榜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努力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人。

而那份关于杨延平的怀念与敬仰,也如同白月光一般,永远地照耀在她们的心中,成为她们青春记忆中最珍贵、最难忘的一页。对于延平的离世,开封城的少女们心中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喘不过气来。她们的眼神中流露出难以言喻的悲痛与惋惜,就像是一朵朵娇艳的花朵,在瞬间失去了颜色。

延平,那个曾经让她们心生仰慕、魂牵梦绕的俊美青年,如今却如同早逝的白月光,永远地消失在了她们的世界里。他温和仁爱、温文儒雅的形象,他沉稳内敛、冷静睿智的气质,他智勇双全、果敢担当的作为,都深深地烙印在了她们的心中。

她们曾幻想过与延平共度的美好时光,曾期待过与他携手走过的漫长岁月。然而,命运却如此捉弄人,让这样一个优秀的青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伤痛。

开封城的少女们聚在一起,低声诉说着对延平的怀念与不舍。她们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在回忆着与延平相处的每一个瞬间。她们谈论着他的英勇事迹,赞美着他的高尚品格,仿佛这样就能让延平的生命在她们心中得到延续。

“他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却又如此短暂地离开了。”一个少女哽咽着说道。

“是啊,他就像那早逝的白月光,虽然美丽却让人心痛。”另一个少女附和道。

她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延平的无限眷恋和深切怀念。她们知道,延平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他的品质、他的故事,将永远留在她们的心中,成为她们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而延平,那个曾经让开封城少女们心生仰慕的俊美青年,也将在她们的心中永远闪耀,如同那早逝的白月光,虽然短暂却美丽永恒。在幽冥之境,杨坚与独孤皇后静静地注视着转世为杨延平的杨勇,他的每一世经历如同画卷般在他们眼前缓缓展开。当看到杨延平在杨家将中崭露头角,以儒将与谋士的身份闻名,杨坚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慰。

“看,那是我们的勇儿。”杨坚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独孤皇后也凝视着那画面,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他……他变得如此优秀,是我们从未想过的。在那一世,我们对他太过严厉,太过掌控,却未曾想,他脱离了我们的束缚后,竟能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

画面流转,杨延平以十六岁之龄勇闯南唐联营,金枪挥舞,名声大震。他的沉稳与智谋,让杨坚和独孤皇后都为之赞叹。

“他小小年纪,就能挑起家族的重任,真是难能可贵。”独孤皇后感慨道,“若我们当初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猜忌,或许……”

杨坚沉默片刻,摇了摇头:“过去之事,已无法挽回。但看到延平在杨业和赛花的教导下,成长得如此出色,我也算放心了。”

画面中,杨业对杨延平充满了信任与理解,他并未如杨坚那般对长子严厉掌控,而是给予他无尽的宽容与支持。杨延平在父亲的辅佐下,坐镇中军,运筹帷幄,展现出卓越的智谋与领导力。

“杨业真是位好父亲。”独孤皇后由衷地说道,“他对待延平,就像我们对待勇儿应有的态度。信任、理解、宽容,这才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杨坚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延平在杨业的教导下,不仅武艺精进,更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他的温和仁厚,并非缺点,而是他性格中的宝贵财富。在军旅生活中,他磨砺出了真正的坚强与担当。”

画面继续流转,杨延平的一生如同电影般在他们眼前闪过。从少年时期的勤勉练武,到青年时期的英勇善战,再到后来的智谋双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他真的重获新生了。”独孤皇后泪光闪烁,“被爱浇灌出的心血之花,就是如此美丽动人。”

杨坚也感慨万千:“是啊,被爱真的能长出血肉,让一个人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延平就是我们最好的证明。”,

杨坚的目光深沉而复杂,他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看到了那些历史上因为父子猜忌、权力斗争而引发的悲剧。他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寒意,如果前世杨勇也如同他转世后的杨延平这般优秀、贤明,受人爱戴,他是否会也如同那些帝王一般,对杨勇生出更深的忌惮,甚至杀心?

他想到了南朝梁帝逼死祁王的惨剧,那是一位贤能声望盖过父亲的王子,最终却因为父亲的猜忌和奸臣的算计,含冤而死。祁王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优秀和声望,更是因为他与父亲之间的观念冲突,以及那份无法调和的权力之争。

还有晋献公与太子申生的故事,那是一位才华横溢、年轻有为的太子,却因为骊姬的阴谋和父亲的猜忌,最终选择了自缢身亡。申生的悲剧,让人不禁感叹于权力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而扶苏的悲剧,更是让杨坚心生感慨。那位直言进谏的太子,最终却因为奸臣的算计,在伪诏下自尽。他的死,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秦朝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然而,当杨坚的目光转向嬴珏的故事时,他的心中却生出了一丝温暖。那是一位在父亲放手下成长起来的太子,他深明大义,宁死也不愿成为魏国人要挟父亲的软肋。他的死,是悲壮的,也是荣耀的。他的故事,让杨坚看到了父子相处的另一种可能——信任、理解与放手。

杨坚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愧疚之情。他意识到,前世自己对杨勇的猜忌和掌控,或许正是导致杨勇悲剧的根源。如果他能像嬴稷对待嬴珏那样,给予杨勇更多的信任和理解,或许杨勇也能像杨延平一样,展现出他的才华和魅力,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明君。

然而,一切都已无法挽回。杨坚只能默默地注视着杨延平这一世的成长和离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遗憾。他知道,杨延平虽然离世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流传在杨家将的传奇之中,也将成为他心中永恒的痛和悔。

在这一刻,杨坚仿佛明白了什么。他意识到,作为父亲,最大的幸福或许不是看到子女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而是看到他们成为自己最好的样子。而这份幸福,需要父亲给予子女足够的信任、理解和放手。杨坚的内心,此刻仿佛是一片汹涌澎湃的大海,波涛汹涌,浪花飞溅。他凝视着转世后的杨延平,那熟悉又陌生的脸庞,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他心灵的深渊,激起了层层涟漪,也掀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惊涛骇浪。

他的思绪如同狂风中的落叶,飘忽不定,时而被前世的记忆所牵引,时而被今世的现实所震撼。他仿佛看到了前世杨勇那无助、迷茫的眼神,又仿佛听到了杨延平那坚定、有力的脚步声。两者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回想起前世对杨勇的种种不公与猜忌,那些冰冷的眼神、严厉的训斥、无情的打压,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刺痛了他的心。他懊悔自己为何当时不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为何要让那些无谓的猜疑和嫉妒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导致了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而今世的杨延平,却如同一道光芒,照亮了他内心的黑暗。他看到了杨延平的优秀与贤明,看到了他深受人爱戴、深得民心的风采,看到了他在治军理政上的挥洒自如。这些画面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他的眼前,让他不禁为之震撼、为之骄傲。

然而,这份骄傲背后,却隐藏着一份深深的痛楚。他明白,这份优秀与贤明,是杨延平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也是杨业和赛花用无尽的爱与关怀浇灌出来的。而他,作为前世的父亲,却未能给予杨勇应有的支持与鼓励,反而成为了他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这份痛楚与懊悔,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冲击着他内心的防线。他感到自己的心灵在颤抖、在挣扎,仿佛要摆脱那些束缚、那些枷锁,去追求那份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他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呼唤着他、在鞭策着他。那声音告诉他,他不能再让前世的悲剧重演,他不能再让猜疑和嫉妒蒙蔽自己的双眼。他要学会信任、学会理解、学会放手,让自己的孩子们在阳光和自由中茁壮成长。

杨坚的内心深处,此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前世的身影,在黑暗中徘徊、在痛苦中挣扎。而今世的杨延平,却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他的心灵之路。他明白,自己必须勇敢地面对过去、勇敢地迎接未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一个真正的英雄。崔珏看着杨坚和独孤皇后,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的苦笑,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叹息:“你们对为何会造成这样的结局,心中是否充满了疑惑?不妨让你们看一看这孽镜台吧,因果轮回,自有报应。好好看一看,你们究竟错在哪里?”

他的手指轻轻一挥,孽镜台上便浮现出一幕幕画面,那是杨坚与独孤皇后孩子们幼时的场景,那时的他们尚无过错,对孩子们充满了关爱与期望。然而,随着画面的流转,孩子们逐渐长大,一切也随之改变。

崔珏的语气变得沉重:“前期,在他们幼年时,你们的确尽到了父母的责任。但是,当他们长大后呢?你们真的以为,那种严厉掌控就是爱吗?人们常说‘严父慈母’,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可是你们呢?”

他转向杨坚,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责备:“杨坚,你对独孤皇后过于偏听偏信,以至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而皇后,你也仔细想想,你真正做到慈母了吗?你的性格强势,控制欲过于强烈,这样的爱,真的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吗?”

独孤皇后的脸色微微一变,她似乎想要辩解,但崔珏并没有给她机会,继续说道:“你们的五个孩子,他们承受了你们太多的喜怒无常。冷漠、打压、斥责与猜忌,这些本不该属于他们的童年记忆。你们一手挑起兄弟间的对立争斗,却不是那种生活中的小小公平竞争,而是放任自流,任由他们自相残杀。”

说到这里,崔珏的语气中充满了痛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出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它告诉我们,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作长远打算。不仅要考虑物质需求,更要注重精神健康和生活指导。可是你们呢?你们做到了吗?”

他的目光在杨坚和独孤皇后的脸上来回扫视,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找到一丝悔悟。然而,他看到的只有茫然和不解。

“你们的严厉掌控,真的让他们独立自主了吗?”崔珏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质问,“你们动不动就要废黜、贬斥,可曾想过,当有一天你们都死了,他们该怎么办?他们害怕你们,畏惧你们,而被你们认为偏爱的次子呢?他学会了虚伪,学会了算计。这本该是你们引导他从道德修养上变成更好的人,可是你们呢?却坐山观虎斗,任由他们兄弟间斗得你死我活。”

说到这里,崔珏的情绪变得有些激动,他的声音颤抖着:“家族怎能和谐?国家怎能安定?而现在,你们只能看着自己曾经的五个儿子,在爱与被爱中挣扎、成长。画面中,五个孩子转世后,当杨业和赛花得知他们前世的遭遇时,那份震惊和心痛,你们能感受到吗?”

此时,画面一转,出现了杨延平、杨延定等五兄弟在大宋自由风雅的环境中快乐成长的场景。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前世在父母严厉掌控下的阴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赛花轻轻抱住几个孩子,眼中闪烁着母爱的光芒:“好啦,孩子们,现在有我们啊。你们不用再被压得半死了。”

六郎杨延昭和七郎杨延嗣也走了过来,分别抱住二哥和大哥,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兄弟间深厚情谊的珍惜。

杨府外,灯火通明,一片繁华景象。赛花带着孩子们走出府门,笑道:“好啦,我们出门去吧,好好享受这大宋的自由吧。要知道,北宋和前朝隋唐可不一样,它没有宵禁,很自由。也许,我们可以逛逛夜市,上茶楼品茶听曲,逛瓦肆听书。但也要记得,困了就回去就寝哦。”

孩子们兴奋地答应着,跟着赛花走进了那繁华的夜市。只见州桥往南走,临街的小吃摊琳琅满目,各种美食应有尽有。从獾子肉、野狐肉到鸡肉干、羊白肠、腌鱼干,再到各式面点甜食,让人目不暇接。

孩子们好奇地张望着,兴奋地尝试着各种美食。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阴霾都被这繁华的夜市所驱散。

而杨坚和独孤皇后则愣愣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们想起了自己曾经对孩子们的严厉掌控和猜忌,想起了那些因他们的冷漠和打压而扭曲的心灵。他们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究竟给孩子们留下了什么?

崔珏看着他们的表情变化,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再也无法挽回。但他还是希望,通过这一次的孽镜台之旅,能让杨坚和独孤皇后有所醒悟,至少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父母之爱,应是父亲坚毅之外的温情,母亲春风化雨的温暖。”崔珏缓缓说道,“而你们呢?给他们的却是威压和冷酷无情。你们给他们留下的是伴其一生的原生家庭的阴影啊。希望这一次的教训,能让你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杨坚的眼眶微微泛红,他紧咬着牙关,双拳攥得青筋暴起,仿佛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痛苦与悔恨。“我们……我们真的错了吗?”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独孤皇后的泪水悄然滑落,她颤抖着双手,轻轻抚上杨坚的脸庞,眼中满是痛楚与自责。“是我们错了,我们错得离谱。我们的严厉掌控,不仅没能让他们成为我们期望中的样子,反而毁掉了他们的未来,让他们一个个不得善终。”

她的声音哽咽,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打湿了衣襟。“我们去看看他们吧,哪怕只有一眼,哪怕只是擦肩而过。我想看看他们转世后的样子,看看他们是否过得比前世幸福。”

杨坚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好,我们去看他们。我们要亲眼看看,我们的错误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伤害,也要亲眼见证他们转世后的新生。”

在崔珏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了转世后的孩子们身边。只见杨延平温和内敛,冷静睿智,正沉稳地处理着军中的事务;杨延定机警聪敏,已褪去前世的算计,变得英勇无畏,坦荡真诚;杨延安仁孝温和,褪去了前世的奢靡之气,变得勤勉踏实;杨延辉孤傲倔强,内心却火热如初,刚烈正直,审慎洞察;杨延德刚毅果决,已褪去前世的幼稚和年少气盛,变得成熟稳重。

看着转世后的孩子们,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心中五味杂陈。他们既感到欣慰,因为这些孩子已经摆脱了前世的阴影,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又感到愧疚和自责,因为他们的错误给这些孩子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他们……他们真的忘了前世吗?”独孤皇后轻声问道,眼中闪烁着一丝期盼。

崔珏摇了摇头,叹息道:“虽然他们喝了忘川水,过了奈何桥,转世为杨业和赛花的将门虎子,但前世的过往并未完全消散。那些痛苦的记忆,仍旧如同噩梦一般,偶尔会缠绕他们的灵魂。”

杨坚和独孤皇后相视一眼,眼中满是痛楚与无奈。他们知道,自己无法弥补前世的错误,也无法为转世后的孩子们承担那些痛苦的记忆。但他们能做的,就是默默地祝福,希望这些孩子在新的生命中能够幸福安康。

“我们走吧。”杨坚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情绪,“让他们在这里自由地成长吧,我们不要再打扰他们的生活。只希望他们能够记住今生的美好,忘记前世的痛苦。”

独孤皇后点了点头,她最后看了一眼转世后的孩子们,然后毅然转身离去。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孩子们的深深祝福。

在离开的路上,杨坚和独孤皇后的手紧紧相握。他们知道,虽然无法改变过去,但他们可以共同努力,让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而转世后的孩子们,也将在他们的默默祝福中,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杨坚与独孤皇后在幽冥之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静静观望着他们孩子杨勇在转世后的北宋,作为杨家长子杨延平所经历的一切。他们看到了杨延平与花解语之间那份纯粹而真挚的情感,每一个相处的细节都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海洋,深邃而广阔。

杨坚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他感慨万分地说道:“这便是真正的缘分与情感吗?前世杨勇与元氏之间,更多的是政治联姻的束缚,缺乏了那份真挚的情感基础。而今世,延平与花解语之间,却是两颗心灵的相互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