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抗清 傲骨铁心

第218章 五爷来了不纳粮

小说:

抗清

作者:

傲骨铁心

分类:

衍生同人

《抗清》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鲍家山是当地百姓的称呼,其实不高,估摸两三百米,不过面积颇大,翻过去需要一天时间。

过了鲍家山就是襄阳府保康县境,这是个下等县,明朝未有战乱时全县人口不过几万,如今除县城有几千人外,其它地方难见人烟。

说白了这个保康县实际就是个百里无人区。

其实从茅麓山突出后走房县入谷城再折向襄阳,道路条件相对较好,时间上也能节省一半。

而走保康这条线的话沿途几乎都是山区,很多地方崎岖不平十分难走,并不适合大队人马行进。

之所以选择走保康这条线也是无奈,因为房县那里是清军重点驻防区,好不容易从茅麓山突出来的明军哪还有实力强攻有重兵把守的房县,不被人家包抄上来就偷着乐吧。

只能走保康无人区。

这条路线虽然时间长一些,路也难走一些,但也足够安全。

对于一支更像是“逃难”的队伍而言,沿途经过的地区人越少越好。

在虎帅、袁帅的安排下,残余的万余根据地军民于鲍家山中默默穿行。

比起前几天,军民们脸上除了疲倦外,更多的却是“幸福”。

对前方充满希望的幸福感。

这种幸福感稍稍冲淡对死去亲人、战友的怀念和哀伤,也让这支劫后余后的队伍充满力量。

途中,甚至能听见多日不曾听过的孩童笑声。

王五的伤势在右肩和脖子并汇处,伤口深达半指长,不致命,却由于失血过多让他暂时失去行动能力,根本无法支撑走路,不得不躺在担架上被亲兵们抬着翻山越岭。

军民由虎帅和袁帅指挥安排,两位老帅的本事王五自是信得过的,况还有洪部院、潘监军、郭升、应绍等人在。

故而王五也破天荒的做了回“甩手掌柜”,不过不是真的什么事都不问,而是一路都在问赵福源关于荆襄地区的事。

这個赵福源就是那个错把明军当清军的荆门州衙门小吏。

用王五的话说,最多就是科级干部。

然而这个科级干部对于荆襄地区的了解却远在王五之上,因为他在衙门六房的户房当“科长”。

六房为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按定制吏房为尊,实质上不管是权力还是油水却皆是户房为尊。

原因很简单,户房经管的是应徵解给、夏税秋粮、丁差徭役、杂课等项。

也就是与钱打交道,与百姓打交道。

故而户房的办事人员虽无品无级,油水远甚其它五房。

单一个丁差徭役,就够户房上下其手了。

谁家应差、谁家不应差,谁家交多少粮,谁家因为什么情况可以酌情减多少,那都是有说道的。

不过王五将赵福源带上与其工作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只单纯找个向导而矣。

赵福源也是无奈跟着,谁让贼将不仅不放他走,还把他当师爷秘书看待呢。

另外一家老小都在荆门城中呆着,由不得他不老实听差。

随着队伍翻过一道横梁时,王五问这赵福源据他估计现如今襄阳和荆门大概还有多少人口。

说话间,王五眉头微皱,因为亲兵往上抬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他的伤口。

眼下明军实际控制了三座府城和一座州城。

分别是荆州、汉阳、襄阳三座府城和荆门一座州城。

占领的县级城池有七座。

虽然明军控制区实际才是这四地的三分之一,但鉴于短期内清军无法再次向该地区投入重兵,因此明军陆续应该能取得更多地盘。

传统概念的荆襄地区实际是指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

承天府就是安陆府。

因为兵力不足原因,王五没有下令明军攻打承天和安陆,但襄阳既已收复,那肯定要趁势拿下德安和安陆,从而将新根据地连成一片。

事实上明军已经有能力攻占更多地盘。

除了从山中撤出来的两千多忠贞营精兵,王五还得到了岳父吴三桂支援的四千锐卒。

汪士荣在荆州已经开始军队扩充。

即将昆明秘密输送的四千精兵同前番荆州之役俘虏的降兵,以及留守荆州的二线兵马合编,预计五月前能够为王五提供一支不少于15000人的野战军团。

这就大大缓减了王五的“用兵荒”。

要知道他现在能够动用的野战部队只有六千人左右,派驻在各地的二线守备部队也不过一万余人。

地盘越大,兵力就越稀薄,力量就越分散,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拥有一支随时机动且随时能与敌军正面较量的野战军团,可以有效震慑控制区心存贰心的那些地方保护主义者们。

再者,既已将根据地军民撤出,王五不必担心一只手始终被无形的绳索捆缚,自然也要着眼于下一步。

这一步也是他一直想要干的事。

即建立与巩固一块可以长期与清军对峙的根据地。

根据地的存在就是为明军提供源源不断与清军对峙下去的兵员、钱粮。

而兵员、钱粮的基础就是人口。

那么搞清楚自己眼下能够控制

多少人口,就是王五的当务之急。

荆州的情况他是知道的,大体荆州府总人口五十余万,目前为明军控制的近二十万。

汉阳那边据知府张玉献上的黄册表明,总人口三十二万余,在明军控制区内的约十五万。

荆门和襄阳两地情况尚未能了解。

到底专业对口,赵福源很快就给了王五数据,即荆门总人口十七万,襄阳这边应为三十万左右。

荆门州现完全为明军控制,十七万人口就全是王五的“家当”。

襄阳这边如今仅占了府城、樊城和宜城三地,但因这三地是襄阳府的“精华”所在,因此控制的人口有十六万。

余下十多万人口散布在南漳、枣阳、谷城、光化、保康、均州等地。

多的如枣阳有三四万人,少的如保康只有一两万,甚至可能一万人都没有。

明朝时襄阳总人口两百多万,白旺经营襄阳时也有百万人口,如今人口仅为前明六分之一,甚至很多地方为无人区,自是因为战乱原因。

这个战乱除了满清的屠杀,与张献忠、李自成等在此地与明军拉锯也离不开关系。

王五心中微叹一声,府就是市,一市人口三十万,这大概也就其前世一个经济发达镇的人口数据。

如此算起来,把这四地完全控制住,管辖的人口也不过一百二十万左右,何况现在实际控制的才一半。

转而也是释怀。

相比虎帅李来亨在茅麓山凭借三万余军民坚持十多年,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百万人口不少了!

当年满洲崛起时才多少人!

所谓寇可往吾亦可往,只要不犯战略错误,他完全能够在荆襄地区打造一片新天地,从而将满清拉下马。

当队伍翻越鲍家山一半休息时,王五问赵福源他若想以荆襄立足抗清,当采用何种方式治理百姓,也就是说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让地方安定下来,进而为明军提供支持。

赵福源的回答很官方,无非宽民赋税,予民休养。

王五听后没说什么,这些他都知道,只是想看看这个长年在基层工作的小吏有什么别的独到见解。

见王五神情并无满意之色,赵福源担心被“贼将”冷落再把他一刀杀了,迟疑了下说了句:“将军若想据荆襄以图将来,小人以为使百姓不纳粮便可。”

闻言,王五眉头一挑,问赵福源此言何解。

赵福源解释如今天下人心大多在清,纵使明军眼下有死灰复燃迹象,但终究架不过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因此明军只能尽一切力量争取人心。

人心是什么东西呢?

无非就是利益的衡量。

所以明军想要在荆襄这片饱经战火的地方发展,除了安抚本地百姓不成为流民,或为避灾祸远迁,就得出台一个“大杀器”——不收税,不纳粮。

百姓趋利,荆襄地区又有大量肥沃土地可供耕种,如此不仅能让本地百姓安于此处,也能吸引大量外地百姓前来。

只需三年五载,荆襄地区的人口就能恢复到明朝鼎盛时期,甚至还要超过。

有了人,就有兵员,有钱粮。

口号跟当年“闯王来了不纳粮”没什么两样,也的确是个好政策。

问题在于王五要不收税、不收粮,他拿什么养活明军,拿什么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