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秦煌 游梦到西洲

第六十六章 大赏

小说:

秦煌

作者:

游梦到西洲

分类:

悬疑推理

《秦煌》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殿中群臣齐齐躬身行礼静待始皇帝诏令。

始皇帝缓缓起身,踱了两步。

“两日之后乃是明岁了,朕今日更三十一年腊名曰‘嘉平’,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

说道这里始皇帝,似乎想起什么,看了眼桌上的长裤,顿了顿继续道:“并赐黔首每户长裤一。”

“喏。”

腊月马上就完了,这个时候突然更名,而且还给每里的百姓赏赐六石米,两头羊

大秦郡以下则是县治,县下属各乡,乡下设游徼,三老,有秩(管理大乡),啬夫(管理小乡)。

三老管理下属各亭,亭设亭长,亭长管理下属各里,里设里长。

这是大秦最基本的行政构架。

里(秦大约在三十户,也有说八十,此文以三十为依据),属于大秦治下行政机构中最小的一级了。

刘亭长如今手下就管着几个里。

始皇帝突然如此大赏天下,肯定是发生了嬴高不知道的事情,才会如此。

其实嬴高不知道的是,始皇帝曾经在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大赏天下,所有百姓赐爵一级。

这一次应该算是第二次大赏天下了。

殿中群臣没有人提出异议,显然又资格提出异议的人,都知道始皇帝为什么会如此。

“禀陛下,粮米之价短短十数日内就已然钱千六百,概因有那屯高居奇之徒。

陛下仁慈,大赏天下黔首,或可暂平粮米之价,然下臣以为当严惩哄抬粮米之价富户巨商。”

李斯起身行礼上禀道。

在始皇帝兰池逢盗、下诏大索关中二十日之后,不过短短十余天时间,咸阳境内乃至关中境内的粮米价钱,已经从之前的三十半两钱一石,瞬间飙升到了一石一千六百钱。

而且这粮价飙涨的趋势,正在从大秦关中故地迅速的向全国蔓延开来。

李斯升任左丞相,面临的第一个棘手要务就是全国境内都开始逐渐飙涨的粮价。

经过始皇帝和李斯等人商议之后,认为粮价飞涨之事的真正原因不是始皇帝大索关中二十日。

而是来自六国遗族的隐蔽力量在背后作祟。

为什么作祟,在始皇帝和李斯等人看来跟始皇帝年初的时候诏告天下的“使黔首自实田”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粮价飞涨的根本原因。

而余下的大索关中二十日加上关中地区陡降大雪,不过是直接原因,正好给了那些人发难的机会罢了。

甚至于始皇帝在兰池逢盗,也跟此事有莫大关系。

为何如此呢?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始皇帝诏告“使黔首自实田”直接影响到了原六国世家、大族、富户们的根本利益。

原六国地界,大量的土地都被世家贵族和富户所占据,这是最早的土地私有。

现如今,始皇帝为了扩大税源和保障粮食安全,让这些已经被私有化的土地信息也能被大秦朝堂所掌握。

实行“自实田”,把私有土地全部都登记造册,尽可能让隐匿土地田产税赋粮食的行为无所遁形。

手中掌握着诸多土地的六国遗族和大族、富户大地主们,就需要如实的向大秦申报自己拥有的田亩数量。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人就要多缴税、多纳粮。

试问,这简直是在挖他们的根,这些人怎么可能不着急?

所以这些人就暗中策划了始皇帝的兰池逢盗,想来也是盯了许久,正好始皇帝来了兴致夜游,给了他们机会。

虽然关中大索二十日,到如今还没有任何的结果,但是震慑部分宵小应该还是可以的。

关中地区乃是大秦的根本之地,粮价稳定民心才能稳定,民心稳定大秦这根基之地才能稳定。

李斯等人都知道,即使是在始皇帝三年、十五年和十八年三次“大饥”的时候,也未见粮米价钱大涨。

始皇帝遇刺抓捕幕后主使其实跟百姓日常生活无干,即便有影响也很小,更不会造成米价如此剧烈的波动。

想来这应该是六国遗族和富户大地主们的第二波反击。

利用他们掌握的大量粮食以及销售渠道,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大秦的根本之地制造不稳定局面,引起民心动乱,从而影响大秦“自实田”政策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