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霜落的第一日,李斯派小吏去村落推行小篆,含光在宫中磨蹭了几日,才出宫。
天空下着小雨。
她披着蓑衣走在田埂上,好奇看着慢慢爬的蜗牛。
蛾紧张的看着她,怕她伸手去捉,她的担心并非没有缘由,公主今日出了咸阳,对什么都很新鲜,已经吃了三根黄草,用棍子搅了五片蛛网,还和一只白鹅因为让不让路大吵了一架。
若非里正到来,说不定要吵到天黑。
“……我们这叫做牧里,没被划作里之前,只有几户人家居住,先祖以牧羊为生,后来昭襄王让我们种田,我们便卖了牛羊为秦耕种。”里正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头,拄着拐杖,颤颤巍巍。
含光看他走路艰难就停下脚,里正长喘了一口气,抵着拐杖说:“公主,老朽已经带你走遍村落,没有可去的地方。”
牧里不大,含光一上午已经走完了整个村落。
现在玩好了,也该离去了吧,贵人年幼,里正害怕他照料不周,有个三长两短。
含光看出了他的担忧:“我可不是来玩乐的,我是来推行小篆的,难道没人跟你说吗。”
里正欲言又止,他确实接到有贵人要来推行小篆的命令,但含光一上午没干正事,一个劲的玩,半点不提教学之事,他还以为只是个由头。
“那……公主你想要老朽做什么。”
含光指了指田地。
庄稼汉子正推着直犁费力犁田,含光从田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他才犁了几步远。
里正以为她对犁好奇,就解释:“那是犁,公主。”
含光拍了拍手,将指缝的草屑抖掉:“我知道,我还有更好的犁呢。”
“好了,把人都喊过来吧,我有话要对他们说。”
里正让人去传话。
一个时辰后,牧里的青壮都聚集在田边,面面相觑,有人问里正:“族老,你唤我们来有何事,难道今年要提前去服役。”
每到九月秋收结束,官府就要征更卒,去修缮城墙,整治驰道,运转粮秣,往些年都要晚些日子,他们还有时间翻翻家中的田地,今年竟这么早吗。
里正摇头:“今年陛下免了我们牧里的徭役,让我们听从公主的命令,学习小篆,正是公主让你们来的。”
听到免了徭役,众人难掩高兴,要知道那不是什么好活,不单要自备吃食衣物,报酬也少的可怜,若是在服役途中染病,更是倒霉,能不能活下来都难说。
“那公主在哪……唉,那是什么?”
几个作宦者打扮的人抬着一把奇怪的物件走到田边,那物件有些像犁,和他们平日用的犁不一样,颇为小巧,长且直的辕变得短而弯曲。
宦者将犁上的绳子套在耕牛背上,一个宦者站在后面握着犁梢,一吆喝,耕牛一动,那奇怪的犁也动,板结的土块被破开,埋于地底那深黑湿润的土壤被翻到上面。
到了田的尽头,人们还以为要花些时间将犁调转,没想到宦者只是轻松地一抬一转,犁头就灵巧地转过来,开始新的一行。
不多时,小半块田就被犁完了,泥土松软,不再硬邦邦,在场的人大多种田,知道这代表什么,眼睛一个个亮起来,好似看到了什么神物。
“大人,这是否是新制的犁。”有人忍不住问旁边的宦者。
宦者点头:“这是殿下的犁。”
“殿下说,可以让你们试一试。”
“真的。”人们兴奋地瞪大眼睛。
宦者再点头。
原本紧张的庄稼汉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冲进田里,争着抢着要去试犁,里正怕他们惹出乱子,让他们排队一个个试。
不试还好,一试他们更兴奋,这犁远比刚才看到的还要方便,一点也不费力,要知道他们以前用的直辕犁,不光要让两头耕牛拉着,还要更多的人稳住犁身,才能犁地,就算这样半天也犁不了多少,这新犁就不一样了,只需一人一牛,用不了多久时间就能把整块地犁完。
“神物,当真是神物!”
人们乐得手舞足蹈。
宦者轻声咳嗽,众人才稍稍收敛。
“诸位,我的犁好不好用。”
一道稚声稚气的童声响起,众人看向声音来处,只见一个唇红齿白的红衣稚童站在大青石上,眼神明亮。
里正道了一声公主,然后行礼,其余人反应过来也跟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
随后七嘴八舌的说:“好用,好用,殿下的犁好用极了。”
“我从没见过这样好用的犁。”
含光很满意:“那你们想不想拥有这样的一把犁。”
他们当然想。
如果他们有这样的一把犁,从此犁田不要花太多的时间,也不用那么辛苦。
含光拍了拍手,两个宦者抬来一块长板,上面用毛笔画出一个正正方方的图,图里面写了许多字,都是含光让蛾写好的。
在含光的示意下蛾开始读:“兑换曲辕犁,要一百个学分,沤肥之法,二十个学分,杀虫之法,十个学分,选种之法,五个学分。”
曲辕犁应该是公主那犁的名字,要换它要有学分,学分是什么,该怎么得到学分,是让他们用半两钱换吗,可他们本就没什么钱,一户人家估计只有一点积蓄,想要换这样的神物就是把他们卖了也买不起,众人面露难色。
有人不死心问:“殿下,可是要用半两钱换学分?”
含光自小就在宫中,没听过半两钱,看他们的反应应该是大秦的货币,她记得以前去买东西用的都是薄薄的红色钞票,怎么又变成了半两钱,难道是她记错了。
把脑袋里胡乱的想法甩开,她回复:“不要用钱换,只要将小篆学好,通过夫子的考验,就能获得学分。”
“只需要学好小篆?”有人问。
含光点头:“还要说好雅言。”
这里离咸阳不远,人们都能说些雅言,只是没那么标准。
这倒不难,难在怎么学好小篆,在陛下并天下之前,秦用的是大篆,小篆他们不是没见过,平日里正就会将官府的政令贴在村口,但大多数人不仅不识大篆也不识小篆,想要学好恐怕有些难度,看着田里的曲猿犁,众人又觉得再困难也要试一试,毕竟这是无本买卖。
又有人好奇问:“殿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