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大秦:我靠万人迷系统搞基建 恃宠而骄

3. 第 3 章

小说:

大秦:我靠万人迷系统搞基建

作者:

恃宠而骄

分类:

穿越架空

柴刀劈落的脆响还在庖厨间里回荡,禾秋知额角沁出细汗,脸颊因用力而微微泛红,动作却越发流畅。那堆小山似的粗柴在她高效利落的劈砍和简易支架的辅助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矮下去,变成一堆整齐划一、方便取用的柴段。效率之高,让原本等着看她笑话的阿姜都忘了搅动那釜豆糊,年轻后生小石更是看得忘了添柴,灶膛里的火都弱了下去。

驼背的老驼慢悠悠地踱过来,捡起一根禾秋知劈好的柴段,枯瘦的手指摩挲着那光滑平整的切口,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精光,沙哑地开口:“丫头,这架子……有点意思。省力,不伤刀口。”

禾秋知停下动作,抹了把汗,露出一个略带腼腆的笑:“老驼伯好眼力。就是取个巧,用这V型架子卡住柴火,顺着纹理劈下去,借点巧劲,省些蛮力。” 她一边说,一边手脚麻利地将劈好的柴火码放整齐。

**【获得‘庖厨匠役老驼’的进一步认可,‘好感度’+2!当前点数:26+2=28点!】**

“哼,劈柴劈得好,不等于饭做得好!”阿姜回过神,没好气地嘟囔一句,重新拿起沉重的木勺去搅那釜越来越稠、颜色越发灰暗的豆糊,“赶紧的!柴劈完了就去挑水!水缸快见底了!小石,火!火要灭了!”

小石“哦”了一声,慌忙低头猛吹灶膛里的火星。

禾秋知应了声,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那釜翻滚的豆糊,又扫过角落里蔫巴巴的野菜。空气中弥漫的寡淡豆腥气和微微的焦糊味,让她胃里一阵不适。这种伙食,长年累月吃下去,工匠们哪有力气干活?怨气恐怕都积攒在肚子里了。

她走到水缸边,拿起扁担和两个大陶桶。水井在工坊深处,靠近冶铁区。刚挑着空桶走出庖厨间,一股更浓烈的汗味、金属粉尘味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污秽气味就扑面而来。几个工匠正捂着肚子,脸色发青地蹲在工棚角落的简易茅厕外排队,不时有人冲进去,发出痛苦的呻吟。

“唉,又来了……”旁边一个正在打磨木件的工匠叹气摇头,“这鬼地方的水,喝了就拉稀!一天跑八趟茅坑,铁都打不动了!”

“可不是!上头拨下来的盐,又苦又涩,齁死人!就这还限量!嘴里淡出鸟,肚子里翻江倒海!”另一个工匠锤着腰抱怨。

禾秋知脚步一顿,心念电转。腹泻?水质问题?盐的问题?她不动声色地走到水井边。井沿湿滑,井水打上来,看着还算清澈,但凑近一闻,隐隐有股土腥气和极淡的金属锈味。她舀起一瓢尝了一小口,眉头立刻皱紧——水质硬涩,带着明显的怪味。

这水,别说煮饭,长期饮用肯定出问题!工匠们普遍腹泻、体力不支的根源,很可能就在这里!

她挑着两桶水往回走,脑子里飞速运转。系统!水质净化!最简单的办法是煮沸和沉淀,但工坊这么多人,每天消耗巨大,光靠煮沸费柴费力。有没有更高效的办法?过滤?活性炭?等等……盐!刚才那工匠提到盐又苦又涩限量供应?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成型。

回到庖厨间,她默默将水倒入大缸。阿姜正把煮好的豆糊盛入一个个粗糙的大陶碗,那糊糊的颜色和状态实在让人提不起半点食欲。

“阿姜姊,”禾秋知放下扁担,状似不经意地问,“咱们工坊用的盐……是哪种?”

阿姜正忙得满头大汗,没好气地回道:“还能是哪种?官仓发下来的粗盐呗!又苦又涩,块大得像石头!每次用还得拿石臼砸半天!省着点用,上头查得紧!” 她指了指墙角一个半人高的粗陶坛子。

禾秋知走过去,揭开坛盖。一股浓烈的、带着海腥气和苦涩味的咸气冲鼻而来。坛子里是灰褐色的、大小不一的盐块,夹杂着明显的泥沙和黑色杂质。她捻起一小块,舔了一下,一股难以忍受的苦涩和怪味瞬间充斥口腔,赶紧吐掉。

“系统,检索‘土法粗盐提纯精炼技术’,需要多少点?” 她在心中疾呼。

**【检索中……兑换‘初级土法粗盐提纯精炼技术(草木灰+黄泥水淋法)’需消耗点数:8点。是否确认?】**

“确认!” 禾秋知毫不犹豫。点数瞬间从28点降到20点。一股更详尽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利用草木灰(含碳酸钾)与黄泥水(含钙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物吸附粗盐中的钙、镁、硫酸根等杂质离子,再通过溶解、过滤、重结晶得到相对纯净的食盐。步骤清晰,所需材料(草木灰、黄泥、水、大陶盆、细麻布)在工坊里都能找到!

这技术原理不算复杂,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降维打击!

“阿姜姊,”禾秋知转过身,眼神亮得惊人,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这水,还有这盐,是工匠们拉肚子、没力气的罪魁祸首!我有法子,能把这粗盐变得又白又细,没了苦味,还能让水变得更干净些!你信我一次,给我一点粗盐试试?”

阿姜正把一碗糊糊重重放在案板上,闻言像看疯子一样看着禾秋知:“你说啥?把盐变白?没苦味?丫头,你莫不是劈柴劈昏了头?官仓发下来的盐都这样!少府令大人吃的盐也就比这细点!你能有这本事?”

老驼也停下了切菜的动作,浑浊的眼睛盯着禾秋知,似乎在判断她是不是在说胡话。小石则一脸茫然。

“阿姜姊,不试试怎么知道?”禾秋知毫不退缩,语气坚定,“就用一小捧粗盐!成了,大家以后能吃上好盐,少生病;不成,我认罚!多劈三天的柴!” 她指着墙角,“那些烧剩的草木灰,还有外面地上的黄泥,都是现成的!费不了多少工夫!”

她眼中的自信和笃定,让阿姜将信将疑。一小捧粗盐确实不算什么,但这丫头之前劈柴的巧劲又让她有点拿不准。她烦躁地挥挥手:“行行行!随你折腾!别耽误做饭就行!盐在坛子里,自己挖去!别弄坏了东西!”

“多谢阿姜姊!”禾秋知精神一振,立刻行动起来。

她先找小石帮忙,在角落清出一块空地。然后自己飞快地跑出去,从冶铁炉旁扒拉来一大捧烧得透透的、细腻的白色草木灰,又在外面的泥地上挖了一坨粘性好的黄泥。接着,她找来一个闲置的大陶盆,两个小陶罐,又央求老驼贡献了一块相对细密的、用来滤豆浆的旧麻布。

准备工作完成。在阿姜、老驼、小石三人或怀疑、或好奇、或看热闹的目光注视下,禾秋知开始了她的“魔法表演”。

她先将那捧灰褐色的粗盐块放入一个陶罐,加入少量清水,用力搅拌溶解。浑浊的、带着泥沙和杂质的盐水出现在众人眼前。她小心地将这浑浊盐水倒入铺了好几层旧麻布的大陶盆中进行第一道粗滤,滤掉大颗粒泥沙。

接着是重头戏。她在另一个陶罐里,将草木灰用少量清水调成浓稠的糊状,然后加入大量清水搅拌成草木灰水。再将黄泥块用清水调成细腻的黄泥浆。最后,她将滤过一次的浑浊盐水和草木灰水、黄泥浆,依次倒入那个大陶盆中!

“她这是要……和泥巴玩?”小石忍不住小声嘀咕。

阿姜和老驼也看得眉头紧锁,不明所以。

禾秋知全神贯注,用一根木棍在盆中快速而用力地搅拌。浑浊的液体剧烈翻滚,各种物质在发生着肉眼看不见的化学反应。渐渐地,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盆中的液体开始分层!上层是相对清澈的浅褐色液体,而盆底则沉淀下厚厚一层灰黑色的絮状物和泥沙!

“成了!”禾秋知心中一喜,这沉淀效果比预想的还好!她小心地将上层相对清澈的盐水虹吸(用中空芦苇杆)到另一个干净陶罐里,避开了底部的沉淀物。此时的盐水虽然还带着点颜色,但已经比最初清澈了太多,那股刺鼻的苦涩味也淡了许多。

最后一步,重结晶。她将这提纯过的盐水倒入一个浅口的宽陶盆里,架在灶膛余烬上方的架子上,利用灶火的余温慢慢加热、蒸发。

时间一点点过去。庖厨间里弥漫着饭菜的寡淡气味,外面工坊的敲打声依旧喧嚣。阿姜他们已经不再关注这边,各自忙着手头的活计,只当禾秋知在胡闹。只有小石还时不时好奇地瞟一眼那个陶盆。

陶盆里的水分缓慢蒸发,液面渐渐下降。终于,在盆壁边缘,开始出现一层细小的、晶莹的白色结晶!

“快看!”小石第一个发现了,忍不住惊呼出声!

阿姜和老驼闻声看去,当看清陶盆边缘那一圈在昏暗光线下也难掩其洁白光泽的细小晶体时,两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瞬间石化!阿姜手中的木勺“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老驼浑浊的眼睛瞪得溜圆,嘴巴无意识地张开。

那……那是盐?!如此洁白?如此细腻?!如同冬日初雪凝结在盆沿?!

禾秋知用一根干净的小木棍,小心翼翼地刮下一点盆壁边缘的白色结晶,放在掌心,递到三人面前。那细小的颗粒在掌心闪烁着晶莹纯净的光泽,没有一丝杂质,更没有丝毫灰褐和苦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