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清河河畔上的小船都挂上了红灯笼。映着夜色,或有歌女在船头唱歌,虽不似秦淮河上吴侬软语、细腻好听,但也颇有番蜀地特色,亲切可人。
宋怀夕呆立在桥头,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未到宵禁时分,街边摊贩仍热情叫卖着自家好物。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狭窄的街道各自奔向各自的目的地。
“姑娘,”蔓菁跟在宋怀夕的身后,见自家姑娘已呆站许久,不由得提醒,“该归家了。”
宋怀夕这才像大梦初醒般从自己的思绪中抽身出来。
她未曾说话,脚步却径直迈向了车马停放的方向。
及到马车前,她突然停住,“蔓菁,你说,我能否留家过这个中秋?”
蔓菁跟在姑娘身后,听到这个问题,也是一愣,尚未回答,便见姑娘已上了马车。
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在昨日就已由大公子做出了决定。姑娘这一问,实在是没有必要。蔓菁既无法回答,也不能回答。
宋怀夕自小生活在蜀地,上月方过了及笄礼,这小半生未曾踏出过都城一步。
如今,阿父阿母竟也舍得将她嫁去那千里之外的雲都。
政事,她半点不知。她只知宋氏一族,绵延百年,奉行的是书中真理,讲求的是君子贫贱不移。阿父阿母这一为,是在彻彻底底将她往举目无亲一路上推。
许是见她郁郁寡欢,蔓菁开口劝道:“姑娘也莫要心急,前路万事蔓菁都会陪着姑娘。”
闻言,宋怀夕却未感快慰。蔓菁长她五岁,同她一道长大,父母叔嫂皆是蜀地人士。此去雲都,倒也累得蔓菁也得同她背井离乡。
蔓菁从车架子里拿出仍旧保温的汤婆子,塞到宋怀夕手中。
“姑娘月事将至,可得多加小心。”
宋怀夕拢了拢手中的汤婆子,不语,缩着脖子闭眼轻寐。
未几,马车行至宋府。
宋怀夕恍惚中觉得有人撩开了帘子,又将其放下。过了几秒,蔓菁轻声告诉她,阿母和阿嫂在屋内等她。
宋怀夕揉了揉冰凉的脸,试图使其看起来更有精神一些。
宋宅前厅只点了一半的蜡烛,看起来有些暗。
宋大夫人端坐在大厅之上,宋夫人坐在她下手的位置。两人俱是无话。等宋怀夕进屋,便觉气氛微妙。
她恍若未觉,照礼数先行见礼。
宋大夫人抬头瞧了瞧宋怀夕,便又低头拨弄手中的佛珠。
“怎的这么晚才归家?”
宋怀夕心里咯噔一下,她一时出神忘记了时辰,怎知母亲在家中等她。
“阿母,想必是昭昭和友人相约后路上堵塞所致的。”宋夫人站起身来替宋怀夕开脱。
“你倒是替她说话,”宋大夫人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行了,知你明日离家,心中不忿,晚就晚了吧。”
宋怀夕连忙谢过阿母和阿嫂不计较之恩。
宋大夫人站起身来拉着女儿在身旁坐下,仔细端详。宋怀夕眉眼随了她,眉若新月,眼含秋波。轮廓则是宋氏子弟最为常见的鹅蛋脸。小的时候,宋怀夕还未张开,那时就有不少好事之人连用溢美之词夸赞她的容貌。那时宋大夫人还忧虑了许久,女子以色侍人不是好事。但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她便觉得女子容貌盛些,也没什么不好。自家女儿端庄贤淑,是多少蜀地世家求都求不来的。
“你怎的长得这么快……”宋大夫人不舍道。她忙于应付族中闲杂之事,少有机会关注到这个女儿,今日一见,已与她印象中的不大一样了。
未曾将话说完宋大夫人言语中便已带悲意。外嫁女儿去往千里之地,她又何尝不心疼,但据夫君所言这是门难得的亲事,于情于理宋氏亦无法拒绝。
“阿母快别哭,出嫁本是女儿家的喜事,何况昭昭觅得良婿,往后日子定能快乐无忧。”宋夫人走在宋大夫人身边,将手罩在大夫人手上,安慰地说道。
宋大夫人红了眼眶,到底没再多话,只摆摆手,将二人送了出去。
回屋路上,宋怀夕挽着宋夫人的手臂,却也不曾说话。
倒是宋夫人打破了沉默。
“我知你不甘,明日就要启程,到底是赶了些,于是命人搜集了些蜀地的特有之物,你且带上。阿嫂娘家萧氏长兄方在宗□□任职,我已修书告知兄嫂,昭昭在雲都亦多个去处。”
宋夫人为宋怀夕安排好了一切,惹得她不禁伤怀。“阿嫂,父兄为何执意将我嫁去雲都,是昭昭平日不听话的缘故吗?”
宋夫人停下脚步,拉着宋怀夕在一旁的亭子坐下。“昭昭切莫这般想。陈郡谢氏同西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