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夫郎的赘婿是太子 金一块

1. 第一章

小说:

夫郎的赘婿是太子

作者:

金一块

分类:

穿越架空

六月烈阳,正是柳条低垂,湖莲盛放,绿荷堆叠的时节。

江南柳县,临湖的茶馆二楼上,雕花窗扇半掩着,隐约露出半张容貌昳丽的小脸,眉秀眸黑,肤白唇红,右眼眼尾缀着一颗鲜艳欲滴的红色孕痣。

但凡在柳县住上些时日的人只遥遥看上一眼,便会知晓此人正是柳县顾氏米铺顾老爷放在心尖儿上的唯一哥儿—顾怜秋。

“怜秋,你爹真要给你招赘婿啊?”

茶桌对面一面容清秀的哥儿,小小一颗孕痣落在眉间,他打量了一下顾怜秋的脸色,将面前的茶盏往前推了推,低声提醒道:“这茶烫得慌,你别急着喝。”

“嗯,”顾怜秋穿着轻薄绿衫,懒散的往上撩袖子,得意道:“我爹总算是想通了,知道他家哥儿脾气太坏,嫁出去只会闹得家宅不宁,与其让我嫁出去败坏顾家好不容易在柳县树立的名声,还不如找个赘婿好让他忍着我作乱。”

“哪儿有人这般说自己,”杨君君斜睨他一眼,不赞同道:“怜秋你脾气一点儿不坏,会读书看账本,在外处事也是落落大方,一点儿不落气势。若当真有人入赘顾家,该是他捡了天上掉的馅儿饼才对。”

“哈哈哈哈!”顾怜秋拍腿,大笑道:“君君,还是你会说话,我就爱听你夸我。你说得对!谁要进了我顾家,合该是他捡了便宜。”

毕竟他家的粮米铺子,在柳县人的眼里,那可是不折不扣的香饽饽。

这顾氏米铺啊,是柳县最大的粮米铺子,在柳县及其治理之下的多个小镇上皆有分铺,且米铺的东家还与京城的米商关系密切,每年还会运送一大批米粮送往京城。

米铺东家顾老爷心胸豁达,出手大方,不是个吝啬的人。无论是收田间村里农民的粮米价格还是给县里百姓的卖价向来公道无比,铺子里的伙计也热情周到。

久而久之,顾氏米铺得了柳县百姓青睐,名声渐大,连带着众人对顾老爷也很是尊敬,见了面总是要给顾老爷打上两句招呼。

只是这顾老爷哪儿都好,偏偏唯独对他家唯一的哥儿过于宠溺,分明都已经十八了,竟还舍不得将人嫁出去!

更令人不解的是,无论是县里的富贵人家上门议亲,还是大有前途的官学秀才主动表意对怜秋观感不错,却都被顾老爷一一回绝。

顾老爷此举弄得柳县之人一头雾水,心下不免琢磨:

虽顾怜秋长得吧,的确是貌若天仙,可这容貌也当不得饭吃啊!

天仙也得嫁人呐!

顾老爷不早早给顾怜秋找个可靠的夫家,竟还将他们眼里家室前途不错的儿婿往外头赶。

真真儿是让人想不通!

“那你想好找什么样的夫君了吗?”杨君君双手交叠在腿上,好奇的看向顾怜秋。

他与怜秋自小相识,实在想不出怜秋会喜欢怎样的男子,也不晓得要多厉害的男子才配得上怜秋。

“起码,长相肯定得中上之姿。”

指节在桌上轻轻敲了两下,顾怜秋毫不羞涩的说出心中完美夫婿的特征:“还得会识字读书,这样带出去才不会丢了脸面;脾气也不能太爆,心地要好,不然我说一句话他顶三句,万一想暗地里害我怎么办。”

“要是个爱干净的人,我可不喜欢他们说的臭气熏天的男人味;最重要的是,他得听我的话,我喊他往东不能往西,让他去抓狗不能撵鸡,这样别人才晓得是我顾家的赘婿。”

听怜秋侃侃而谈,杨君君在一旁听愣了神,直到怜秋闭了嘴,他才皱着眉头,委婉道:

“可、可这样的人会不会有些难寻。”

“不会吧。”顾怜秋搓了搓下巴,喃喃道:“我不过想找一相貌还过得去,懂礼仪,爱干净,知对错,脾气好,还听话的夫婿,大不了我让爹多出些彩礼,应当不难找吧?”

似乎被自己说服,顾怜秋自我认同的点了点头,拍胸脯道:“阿月姐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家除了米就钱多了,不信找不到合适的人!”

“是吗?”

许是被怜秋的自信所迷惑,杨君君懵懂道:“既然阿月姐都这样说了,怜秋你定然能找到心仪的夫婿。”

顾怜秋做了个肯定的手势,自信道:“这是自然,君君你只管等我的好消息!”

说着,他身子往前倾,磨蹭在杨君君耳边揶揄道:“要我找到了,我去找杨伯父说说,让他也给你找个赘婿!”

秀白的耳根微微发红,杨君君被说得有些心动,以袖掩唇,小声道:“好,我等你消息。”

“哈哈哈!”

顾怜秋捂着肚子笑开了,对杨君君欢快道:“我就知道你也想招个赘婿。”

杨君君哼了一声,拿起桌上的一块糕点吃了起来,不想跟顾怜秋说话了。

坏哥儿,没个正经。

整日只晓得想法子打趣自己。

笑了半天,见杨君君撇过脸不搭理他,怜秋也不觉得尴尬,拿了方才杨君君给他倒的茶水小口小口啜饮着。

茶水喝了个差不多,时候快到申时正。

怜秋站起身,理了理衣裳下摆,道:“我还得去一趟东街的书铺,明儿琴书省亲回来,我答应了送他林大师新出的《山野杂记》。”

“怪道我说今儿琴书怎么没跟着你。”杨君君跟着起身,对怜秋道:“我同你一起去,恰好买支墨笔,留着送大哥做庆贺他考上秀才的礼。”

“那倒是正好。”

两人结了茶钱,坐着马车去了东街的观天书铺。

观天书铺是柳县书籍最为齐全的书铺,无论是书生们需要的经书史籍,亦或是闺阁小姐、哥儿们爱读的话本小传都少不了,书铺里的墨笔、宣纸等文房用具在柳镇却是独一档的昂贵。

“顾公子,杨公子。”

怜秋和杨君君是观天书铺的常客,只一出现伙计们就认了出来,上前热情招呼道:“您二位,今日要买些什么书?”

“给我拿一本林大师最新的出《山野杂记》,”怜秋问道:“应当还有吧?”

“额……”伙计表情紧张,表情为难的说:“顾公子,您也知道这林大师的书向来紧俏,更别提《山野杂记》才刚问世不久,大家正是感兴趣的时候—”

听出小二的意思,怜秋直白道:“是没有了?”

伙计“嘿嘿”一笑,点头道:“这刻本呐,暂时是没了。”

怜秋皱眉,“要什么时候才能有货。”

“下一批恐怕得等上一两月。”伙计表情为难,小声对怜秋二人道:“这书买的人多,师傅们正在加紧着重新弄呢。只是刻本工序繁琐工期长,一两月已算得上快了。”

一两个月。

时间有点久。

要不,给琴书买个小玩意儿先哄着,等刻本上了在给他买。

“不过顾公子你要是不介意,咱们这还有手抄本。”小二说。

“手抄本。”怜秋不是很感兴趣:“不要。”

书铺的手抄本大多底本用的纸张质量下乘,上头的字迹也不够清晰,更别说抄书的人字迹各异,还极有可能有错字,怜秋以前翻看过几本,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