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在勋!”
Pledis那间狭小的、堆满杂物的会议室里,负责艺人基础素养培训的室长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坐在角落的林在勋。
“听说你中文不错?‘狂热喜爱中国美食文化’,自学成才?” 室长的语气带着一丝探究和不以为意。公司对中国市场有野心,但一个韩国本土练习生靠“自学”能达到多好?八成是年轻人吹牛。
瞬间,会议室里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林在勋身上。有好奇,有看热闹,有审视,当然,还有金珉奎那种“我家在勋就是厉害”的盲目自豪眼神。
林在勋心头警铃大作!【来了!终极拷问!】他面上维持着惯有的平静,甚至带着点被当众点名的局促,点了点头,用韩语回答:“是的,室长nim。因为……很喜欢中国菜,所以……自己看教材,电视剧学了一点。” 声音不大,带着恰到好处的谦虚和伪装出来的不自信。
“哦?‘一点’是多少?” 室长显然没打算轻易放过他,随手翻开一本基础中文教材,“来,读一下这段自我介绍。”
林在勋看着那行“你好,我叫XXX,来自中国XX,很高兴认识你”的初级句子,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前世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这玩意儿对他而言比韩语里的“??????????”还简单。但!他现在是“自学成才”的韩国人林在勋!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在酝酿一个高难度动作。然后,用一种极其缓慢、带着明显韩国口音、甚至故意在某些发音上磕巴了一下的语调,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你——好——,我——叫——XXX,来——自——中——国——XX,很——高——兴——认——识——你。”
发音不能说完全准确,但意思绝对清晰。只是那速度,慢得像树懒在爬,还带着点刻意模仿外国人的笨拙感。
“噗……” 权顺荣第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被崔胜澈瞪了一眼,赶紧捂住嘴。
金珉奎倒是听得一脸认真,还小声嘀咕:“在勋念中文的样子……好可爱。”
徐明浩和文俊辉交换了一个眼神,文俊辉嘴角抽了抽,徐明浩则几不可察地挑了挑眉。
室长皱了皱眉,似乎对林在勋这“龟速”且“不够地道”的发音不太满意,但看他态度认真,也确实能读出来,也就没再深究:“嗯,发音还需要多练习。语速也要提上来。以后公司安排的中文课,你也要认真上,别仗着自己‘自学’过就松懈!”
“是,室长nim。” 林在勋低头应道,心里默默比了个耶。【过关!】他要的就是这种“会一点,但不多,且需要继续努力”的印象!
“好了,其他人也别闲着!” 室长敲了敲桌子,“中国市场很重要!都给我打起精神学!从今天开始,每周增加两节基础中文课!明浩和俊辉,你们俩多帮帮他们!”
“内!” 徐明浩和文俊辉应道。
于是,小绿屋的“地狱”项目里,又增添了一项:中文学习。
练习室角落,几张拼起来的小桌子旁,围坐着几个抓耳挠腮的韩国成员。徐明浩和文俊辉临时充当小老师,拿着马克笔在白板上写写画画。
“来,跟我读:‘你好’。” 文俊辉字正腔圆。
“泥——嚎——” 权顺荣、李硕珉、夫胜宽等人扯着嗓子,努力模仿,发音千奇百怪,像一群刚学会打鸣的小公鸡。
“‘谢谢’。”
“鞋——鞋——”
“‘不客气’。”
“不——客——气——” 金珉奎的声音尤其洪亮,带着一种莫名的自信,仿佛自己念的是绝世名句。
林在勋坐在稍远一点的垫子上,看似在拉伸韧带,实则竖着耳朵听。每当听到那些离谱的发音,他内心就疯狂刷屏:
【泥嚎?你们是准备去犁地吗?】
【鞋鞋?我还袜袜呢!】
【金珉奎!你那不是‘不客气’,是‘布克奇’!新品牌吗?!】
前世作为中文母语者,听着这些魔音灌耳,简直是精神污染。他只能默默戴上耳机,把音乐开到最大,试图屏蔽。
然而,总有关不掉的“声音”。
“在勋啊!” 金珉奎像一阵风似的刮到他面前,手里还拿着写满拼音和韩语注释的小本本,眼睛亮晶晶的,“这个‘好吃’怎么说?是‘好——吃——’对吗?就像吃到了很好吃的炸鸡那样?”
林在勋摘下一边耳机,看着金珉奎那副“求知若渴”的样子,以及他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好(hao)吃(chi)”和旁边画的一个抽象的、流着口水的炸鸡腿图案。
【……行吧,至少核心思想抓得很准。】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用韩语说:“发音基本对,但语调要自然点,别那么用力。”
“自然点?” 金珉奎努力调整,“好~吃~?” 尾音还带着波浪号。
林在勋嘴角抽搐了一下:“……算了,你还是用力吧。” 至少用力听起来像在赞美食物,而不是在便秘。
为了进一步“合理化”自己的中文能力,并巩固“自学成才”的人设,林在勋开始了一系列“骚操作”。
他会在练习室角落,“专心致志”地观看徐明浩或文俊辉带来的中国美食纪录片(通常是《舌尖上的中国》,韩文字幕版),一边看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火锅——huo guo——红色的汤,很多肉和菜一起煮,看起来非常辣(标注:珉奎哥可能喜欢?但会拉肚子)”,“小笼包——xiao long bao——有汤汁的包子,小心烫(标注:需要醋和姜丝?)” 笔记做得煞有介事,仿佛在研究什么高深课题。
他还会“虚心”地向徐明浩和文俊辉请教一些“高难度”词汇。
“明浩哥,‘入口即化’用中文怎么说?” 他拿着手机,屏幕上是一张精致的红烧肉图片,表情无比认真,“我想更准确地描述……嗯……食物的口感。”
徐明浩看着他那张清冷脸配上对红烧肉如此“专业”的追求,差点没绷住笑:“‘入口即化’(rù kǒu jí huà)。意思是放进嘴里就融化了,形容食物非常软糯。” 他耐心解释。
“哦!” 林在勋恍然大悟状,赶紧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拼音和意思,还小声跟着念了几遍,努力模仿着不标准的发音。
私下里,当只有中国line在场时,他则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更自然的一面。
比如,看到文俊辉收到家里寄来的螺蛳粉包裹,他会“好奇”地问:“俊辉哥,这次是柳州的还是南宁的?”
文俊辉惊讶:“在勋你还知道这个?”
林在勋面不改色:“哦,之前看美食纪录片,里面提到过不同地方的螺蛳粉风味有差异。” 理由充分且合理。
再比如,徐明浩和家人视频通话,说起家乡沈阳的冬天,林在勋会“随口”接一句:“嗯,东北的‘嘎嘎冷’,配上‘铁锅炖大ne’(鹅),确实绝配。” 那带着点模仿痕迹的东北腔调,逗得徐明浩哈哈大笑,直说他“有语言天赋”。
这些小细节,一点点积累,让“林在勋因热爱中国美食而努力学习中文,并且颇有天赋”的形象,在成员们心中逐渐丰满和可信起来。连最精明的尹净汉都摸着下巴评价:“在勋对吃的执着……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难怪中文进步快。” 全圆佑推推眼镜,看着林在勋对着美食视频“如饥似渴”做笔记的样子,淡淡点头:“动机明确,效率很高。”
当然,“投喂”大型犬金珉奎的日常,依旧是小绿屋不变的风景线,且随着出道临近,这货的胃口和黏人程度似乎呈指数级增长。
林在勋的秘密零食据点,衣柜深处、床垫夹层、甚至某个废弃的音响设备箱不断被嗅觉灵敏的金珉奎发现并攻陷。两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粮食保卫战”。
这天,林在勋刚把一包新买的蜂蜜杏仁藏进自己那双洗得发白、鞋舌里有个小暗袋的旧运动鞋里,还没来得及得意,一抬头,就看到金珉奎抱着手臂,倚在门框上,脸上挂着“嘿嘿嘿被我抓到了吧”的得意笑容。
“在勋啊~” 金珉奎拖长了调子,迈着长腿走过来,目标明确地蹲下,精准地捏住了林在勋那只藏了“赃物”的鞋,手指灵活地探向鞋舌暗袋。
林在勋:“!!!” 【卧槽!这狗鼻子是装了GPS吗?!】
“分我一半!不然我就告诉胜澈哥你私藏零食违反宿舍条例!” 金珉奎压低声音,眼神狡黠,像只讨价还价的狐狸犬。
林在勋咬牙切齿,内心疯狂问候金珉奎的祖宗十八代,但迫于“告密”威胁,只能黑着脸,眼睁睁看着金珉奎喜滋滋地掏走半包杏仁,还顺手塞了一颗进嘴里,嚼得嘎嘣脆,一脸“真香”的欠揍表情。
“呀!金珉奎!你又抢在勋零食!” 路过的夫胜宽正义感爆棚,立刻出声谴责。
“什么叫抢!” 金珉奎理直气壮地反驳,一把揽住林在勋的肩膀,林在勋被带得一个趔趄,“这是我和在勋的默契!他负责买,我负责……嗯,消耗!这叫资源优化配置!” 他甚至还拽了个刚学的、不太准确的经济学术语。
林在勋被他勒得翻白眼,内心OS:【优化你个头!配置你一脸!我的钱包在哭泣!】
出道日期如同倒计时的炸弹,滴答作响,压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高强度练习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疲惫,还有紧绷的神经和偶尔爆发的摩擦。
这天晚上,表演队为了一个高难度的连续空翻接托举动作,反复练习到深夜。体力消耗巨大,失误率也高。权顺荣作为队长,要求极其严苛,脾气也随着疲惫和焦虑变得火爆。
“停!DK!落地不稳!重心再低一点!”
“珉奎!托举的时候手臂发力!抖什么抖!在勋差点摔下来!”
“在勋!空翻的滞空感!要再轻盈一点!像羽毛!不是铅球!”
权顺荣的吼声在空旷的练习室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
又一次尝试失败。李硕珉落地时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负责托举的金珉奎手臂酸得直抖,被权顺荣一吼,也憋了一肚子火。林在勋从金珉奎肩膀上跳下来,落地时脚踝传来一阵细微的刺痛,身体过度疲劳的信号,脸色也有些发白。
“顺荣哥!能不能别吼了!” 金珉奎烦躁地抓了把汗湿的头发,声音带着火药味,“大家都累得快散架了!失误不是很正常吗?!”
“正常?” 权顺荣立刻炸了,几步冲过来,仰着头瞪着比他高不少的金珉奎,“出道舞台失误了也能说正常吗?!观众会原谅你吗?!公司会原谅你吗?!我们练习这么久是为了什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