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漏算2):蒸汽机
2032年8月,亮国火箭城麦可·麦克斯既是个天才,又是个急性子。
他非常推崇莎士比亚那句名言,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一个词汇一一现在。
他等不及调动整个生产链,生产出完全基于三进位架构和元器件的计算机。由于保密的原因,
他也没有把样机的生产外包给代工厂。
麦可自己的实验室没有用于生产7纳米以下的极紫外光刻机(EUV),只有一台28纳米的深紫外光刻机(DUV)。
麦可当然无法产出7纳米以下的计算晶片,但三进位架构的优势却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
由于使用三进位,28纳米晶片的计算效率和能耗等指标都优于7纳米,甚至7纳米以下的二进位晶片。
麦可使用三进位晶片,通过转换协议与计算机中的二进位应用连通,制成了一台混合进位制的计算机。他迫不及待地升级替换了他的外脑VESSEL。
经过验证,麦可确认他和VESSEL的联合思考力大幅提升之时,达芙妮牵着购学步的小维托走过来凑热闹。
麦可既兴奋又紧张,他以少有的略显志志的表情对达芙妮说:「我刚才努力控制着不去想我最想要知道答案的那个问题。」
「超光波电站是否会导致火星爆裂?」达芙妮善解人意地说,「还记得我们儿子维托特殊的大脑结构吗?我建议你带着维托一起连接VESSEL。
小维托懵懵懂懂,在达芙妮的帮助下,戴上特制的头盔。麦可做好准备后,开启设备。他的脑电波与自己的儿子和外脑设备VESSEL瞬间连通。
达芙妮像是看现场直播一样,紧盯着屏幕上的问题和输出的答案。
问题:「导入超光波,加热火星金属内核,会导致火星爆裂吗?」
VESSEL回答:「不会。」
达芙妮看到答案的时候,先是有些疑惑,转而为麦可高兴。如果真的不会导致火星爆裂,岂不是太好了?麦可的火星「备胎」计划不就可行了吗?
冥想中的麦可似乎也觉得有些异,为了保险起见,他换了一种问法。
问题:「导入的超光波能量可以加热火星的金属内核吗?」
VESSEL回答:「可以。」
问题:「火星内核能够被加热到足以产生强大的磁场吗?」
VESSEL回答:「不能。」
问题:「超光波接收和导入的能量强度应该足够呀,难道不够吗?」
VESSEL回答:「足够。」
问题:「导入的能量足够,内核金属的温度却无法升高到制造强磁场,这是为什麽呀?」
达芙妮急切地等待着答案,屏幕上的光标在原地闪动,瞬间,屏幕全黑了,原来是麦可关闭了主机。
麦可摘下头盔,芙妮帮维托也摘下来,她忍不住问道:「到底是为什麽呀?」
麦可有气无力地瘫坐回椅子上,低声说道:
「因为火星漏气!」
达芙妮的火星爆裂假说初听起来很大胆,甚至是匪夷所思,但她的假说不是凭空想像的,而是有大量实证支持的,尤其是火星爆裂假说很好地解释了小行星带的来源问题。
但是质疑达芙妮假说的科学家反驳的理由也很有道理。那就是即使行星地壳在热力作用下发生碎裂,碎裂的部分依然会被强大的引力吸附在表面。碎裂的动能不足以把碎片加速到超过火星逃逸速度。
行星内核积攒了巨大的热能,它又是以怎样的物理机制将表面的碎块抛射到太空中的呢?
太阳系中共有四颗岩石行星,按密度大小分别是地球5.5克每立方厘米,水星5.4,金星5.2,
火星3.9。
火星的密度是最小的,但其金属内核曾经的温度不仅不是最低的,反而可能是最高的。
火星上遍布着远多于地球的火山口,拥有太阳系中最大的奥林匹斯火山以及大火山群,表明火星曾经的地质活跃度远超地球等岩石行星。
行星内部可根据成分划分为多个圈层,按简单和主流的划分方式分为「壳丶慢丶核」三层。行星的地慢层热交换作用最大,连通着炽热的内核和较冷的地壳。
火星地慢的含铁量为0.35,是地球地幅含铁量0.12的近三倍,而地慢中的铁元素全部来自于高温高压下液态的金属内核。
火星地慢含铁量远高于地球,是其地质活动比地球更活跃的又一力证。
火星的自转轴为25.19度,高于地球的23.45度,更远远高于只有2度左右的金星。行星内部炽热的液态金属在行星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下,会发生剧烈的偏转和晃动。
自转轴越大,晃动也就越剧烈。就像炒勺中的热油,颠勺的角度越大,热油就越激荡。
以上证据表明,火星内核热压高于地球,它向外排放热能的强度更大,次数更多。问题是,这麽巨大的热能是怎样通过地慢和地壳排放到火星之外的呢?
地球的排放方式和路径已经找到了,火山喷发只起了很小的一部分作用,最主要的方式是地壳像是
一个被加热过的硬核桃,碎裂成多个板块。
地球地壳内部的热能通过地慢,作用于各个板块,转换为板块之间相互碰撞的巨大动能。
火星上没有发现板块运动的痕迹!
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情,火星表面有数十亿个直径超过十米的陨石撞击坑,更奇怪的是,这些撞击坑中有很多都是口沿处直上直下丶边缘整齐的圆柱形深洞。
这些边缘整齐的洞口说是由陨石撞击造成的,似乎不太合理,高速撞向火星地面的陨石不可能不发生崩溅,而留下整齐的圆形切口之后,一头扎进火星内部。
这些疑似陨石撞击坑的孔洞是怎样形成的呢?VESSEL给了麦可另一种解释。
火星地慢密度小于地球,在高温下更容易变成流体,强度弱,刚性差,所以它的缝隙更少,无法形成板块。
更好的穿透性使得地核的热流把火星地慢穿成了千疮百孔的样子,而不是一条条裂缝。
火星地慢中一些低密度的区域被打出了大孔,岩石熔化成岩浆,从地表喷出,形成火山,而数十亿个孔洞由于直径小,能量通量低,无法一次性顶穿地壳。
在多次反覆的热交换过程里,几十亿个小孔洞被来自于火星地下的高速粒子流和热蒸汽,像高压水枪切割金属一样,「加工」成边缘平整的圆柱体。
能量喷涌到圆柱体当中,到达液体地壳之下的固体地壳,气体被冷却,对地表不会产生可见的影响。巨大的能量被整个固体地壳包裹住,无法排出。
孔洞中的热流不断向上喷涌,被冷却,再喷涌,再冷却,能量不断聚集之后,遍布在火星最外层薄薄的液体地壳之下,相当于安装了数十亿个气动喷嘴。
在一个临界点上,当这些喷嘴中由热能转化来的动能大于火星表面外壳引力势能的时候,就像火炉上烧开水的铁壶,沸腾的水蒸汽能够把壶盖顶飞一样,火星的地壳也就发生了爆裂。
火星爆裂后,原来的液体地壳(海洋和河流)整体爆裂,被顶入太空之中,形成了小行星带,
火星的固体地壳(海底)裸露出来成为地面,与地慢连通的几十亿个大大小小的孔洞随处可见,成为火星爆裂假说的重要证据。
「我一直在苦苦寻找火星爆裂的物理机制,看来还是漏算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