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雪花鸡淖!(6.4k二合一)
“要得,等肖师把火爆猪肝炒完美了,再说麻婆豆腐的事嘛。”周砚点点头。
他知道师父可能是真心求教,但这一声‘周师’,多少有点阴阳怪气。
也就是今天郑师不在,不然他又得乐了。
反正他现在是能把话说圆了的,也不太慌。
天才行事,何须解释?
问,就是天赋!
周砚转回厨房继续炒菜,把剩下几个菜给他们炒了。
肖磊舀了一勺麻婆豆腐到碗里,牛肉臊子炒的金黄,芡汁调的恰到好处,把豆腐完美包裹,面上撒的蒜苗叶,最后还撒了薄薄的一层花椒粉,麻辣的香气扑鼻而来。
他年轻的时候去蓉城荣乐园参加过培训,去陈麻婆豆腐吃过几次饭,每回必点麻婆豆腐,卖相和这个有九分相似。
就这九分相似,离开陈麻婆豆腐他就很少再见过。
厨师知道其中的门道,据说这麻婆豆腐要勾三道芡,对厨师的调味和火候把控有着极致的要求。
就连他师父,也做不好这麻婆豆腐。
如今乐明饭店也在卖麻婆豆腐,用的还是猪肉臊子,不过掌勺的不是孔派厨师,所以肖磊也不好说啥。
虽然味道平平,但因为这道菜确实有名,据说点的人还不少,所以就一直留在了菜单上。
吹了吹,豆腐直接喂到嘴里。
烫就对了!
麻婆豆腐就得吃烫的。
麻辣鲜香、酥嫩浑烫,尽在这一口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肖磊细细品味着,不时点头,脸上难掩惊艳之色。
这绝对是他吃过最好吃的麻婆豆腐,调味和火候的把控不输陈麻婆豆腐,牛肉酥软爽口,牛肉的香气融入汤汁之中,渗入豆腐,肉香浓郁。
最关键的还是这豆腐。
细嫩爽滑,豆香浓郁,没有一丝豆腥,一吃就是正宗的西坝豆腐。
单凭这一点,肖磊觉得这份麻婆豆腐比他之前吃过的麻婆豆腐更美味,胜在了食材上。
当然,能够选到更优质的食材,这本身也是厨师的能力。
周师确实有点东西。
陈麻婆豆腐收归国有之后,在一些厨师培训中不乏麻婆豆腐的配方出现,甚至连一些出版书上也有流传。
周砚能够接触到配方不稀奇,连他都看过好几个版本的配方。
但配方是文字,往往十分简练,甚至有些调料的表述是用少许、些许来表达的。
乐明饭店的厨师不知道麻婆豆腐用的是牛肉臊子吗?只是猪肉臊子价格更实惠,在后厨也更容易获取猪肉罢了。
像周砚这样一板一眼地复刻,做到极致,甚至有所超越,极其考验天赋,且要有足够的毅力。
小王盛了一碗饭,舀了两勺麻婆豆腐盖在饭上,这是他的最爱。
钱思远还是更偏爱鱼香肉丝,一口接着一口,今天是带着喜悦的笑容吃的。
“肖师傅,我看那杂志上说,小周师傅从残破的菜谱上复刻出跷脚牛肉,这是怎么做到的?这对于厨师来说是基本操作吗?”钱思远看着肖磊问道,脸上不掩好奇之色。
“一名经验老道的厨师,按照菜谱把一道菜做出来不难,难的是如何做的美味,不输原本菜谱上记载的菜品。难的是根据现有的食材和香料做出改进,让菜品变得更美味,更符合当下人的口味。”肖磊笑着说道:
“这非常考验厨师的基本功,调味、火候、刀工,缺一不可。周砚的天赋,在厨师当中也是一等一的存在。
你是食客,吃他做的菜只觉得味道不错。你若学厨,见他若一粒蜉蝣见青天。”
“原来如此。”钱思远看着一脸骄傲的肖磊,若有所思的点头。
周砚应该就是厨师行业里的天才,难怪才二十岁,做的菜便登上了专业美食杂志的封面。
肖磊看向了一旁的鱼香肉丝,散籽亮油,一线油围着盘子一圈,色泽红亮诱人,这也是刚上菜单的新菜。
鱼香肉丝是家常菜,肖磊做的不错。
鱼香味型的调味,他在孔派三代厨师里边,应该算得上佼佼者,擅长做鱼香肉丝、鱼香茄子、鱼香豆腐。
周砚学厨的时候,跟着他学过这道菜,那会做的一塌糊涂,不是酸了就是甜了。
说是家常风味,但这道菜的调味难度在川菜中绝对属第一梯队。
姜蒜、调料的比例和用量都很有讲究,少了没味,多了又抢了鱼香味,酸了不行,过于甜也不行。
许多川菜馆都有这道菜,但能把这道菜做好的厨师却不多。
吃着好像都差不多,但行家只要尝一口就知道味道对不对。
周砚做的这鱼香肉丝,用的是冬笋和木耳。
青笋已经过季,用冬笋成本可要高不少,少说也得五毛钱一斤。
不过现在肉价降了,他卖两块钱一份,只要走得动量,利润还是相当可观。
他夹了一筷子鱼香肉丝入口,咸香酸辣甜,滋味相当丰富,鱼香味调的相当完美,口感柔和,突出泡二荆条和姜蒜葱的香味,最终融合成了所谓的鱼香味。
无可挑剔!
肉丝油润爽滑,嚼起来有点弹牙,用的是三肥七瘦的二刀肉。
冬笋丝鲜甜脆爽,这是第一批上市的冬笋,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有得卖了,周砚却已经把它搬上了餐桌。
配上口感同样有点脆的木耳,口感和风味都极佳。
肖磊吃完,看着那盘鱼香肉丝沉默良久。
这是鱼香肉丝,那他炒的算什么?
遭了!
连鱼香肉丝都要向周师请教了吗?
但是这鱼香味调的好鸡儿正宗哦!
比师父当年调的还要对味。
不得了啊不得了,孔派这下是真的出天才了!
肖磊的内心并不像表情那般平静,欣喜中又带着几分师不如弟子的淡淡忧伤。
而且,内心深刻怀疑:这龟儿以前是不是在演我哦?
不过这加冬笋的做法,吃起来硬是比加青笋还要好吃些,口感更佳,又丝毫不破坏鱼香的味道。
他们确实是最后一桌客人,等他们吃完,店里已经没有客人。
周砚上楼把厨师服换了,下来他师父他们刚好吃完。
“师父,钱先生,吃好了咱们就走吧。”周砚去推自行车。
钱思远笑着说道:“小周师傅,你跟我们一块坐车去吧,等会你要是急着先回来,我让司机送你。”
“行。”周砚立马把自行车靠墙撑起,跟着他们出门去。
“今天怎么没看到周沫沫小朋友啊?”上了车,坐在前排的钱思远回头问道。
“她今天早上回老家找奶奶玩去了,乡下还没上学的玩伴多,还有猫和大鹅。”周砚笑着说道。
早上飞哥给一家办席的送牛肉,路过饭店刹了一脚喝水,周沫沫就闹着跟着他回乡下找奶奶和邻居家小姑娘玩去了,等傍晚飞哥来接嫂子再给她捎上来。
“这样啊。”钱思远点头,略显失望。
那小家伙太可爱了,让他想到了已经几个月没见面的外孙女。
肖磊和小王还有周砚坐在后排。
“周师,你这麻婆豆腐硬是做的好哦,一点不比陈麻婆豆腐做得差,口感甚至还要更好些,这次又是从哪本菜谱上学来的?”肖磊笑眯眯地问道。
“上回去嘉州耍,书摊上淘来的,好像是哪个餐厅的培训班教材,书皮都掉了,我试着做了几回,又问了一些吃过陈麻婆豆腐的人才慢慢试出来的。”周砚咧嘴笑:“师父,你想学啊?”
钱思远和小王纷纷侧目,好家伙,倒反天罡啊!
“学啊!活到老学到老!”肖磊点头毫不犹豫,接着道:“还有你做的这个鱼香肉丝,鱼香料汁的比例你调过?跟我教你的味道不太一样啊。”
“你觉得哪个味道好?”周砚问道。
肖磊认真道:“你这个要更好些,味道柔和,鱼香味浓郁,肉用二刀肉就不用单独切肥肉炒里脊肉,口感更油润嫩滑,加冬笋的做法也好得很,鲜甜解腻。”
周砚收起了笑容,师父是真的懂啊,全都说到了点上。
不愧是炒了二十几年鱼香肉丝的老厨子,吃一回就知道自己问题在哪,别人好在哪。
而他不过是一个把完美的菜谱和经验塞进脑子的幸运儿罢了。
除了爽,也就只剩下爽了。
根本没机会体会慢慢积累,不断试错的痛苦。
深蓝,让我看……
抱歉,嘴瓢了。
爽归爽,全套的经验和技巧,他确实完全掌握了。
师父想学什么,他定然倾囊相授便是。
他还想从师父这里学些好东西呢。
比如临江鳝丝、红烧黄辣丁、鱼香茄子、鱼香豆腐……
系统盲盒不一定能开得出来,但师父不会跑啊。
肖师不是孔派最有天赋的厨师,但他是跟在师爷孔怀风身边最久,学的最全面的徒弟。
他的武器库可充沛着呢。
“那回头等你把火爆猪肝炒明白了,咱们先把鱼香肉丝研究研究?麻婆豆腐我怕你暂时把握不住。”周砚跟他商量道。
完美火爆猪肝的任务卡在99%快两个星期了。
周砚还等着老登给他爆盲盒呢。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菜也是一个道理。
他就怕师父学的眼花缭乱,学了这个又想学那个,贪多嚼不烂,样样都学不精。
他这个当徒弟的操着当师父的心。
周砚有时候忍不住想,他师父作为关门弟子,是不是因为太想把孔派的菜应学尽学,杂而不精,所以到现在才二级厨师。
“要得,就这么定了。”肖磊点头,又道:“回头我教你做红烧黄辣丁。”
“要得!学会了,过年又多一道压轴菜。”周砚笑道。
后视镜里,钱思远嘴角微微上扬。
中国人的师徒传承,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连厨师都这般谦逊好学,中国这个市场,将来必然会有极大的潜力,值得关注。
车子先去了孔庆峰的家中,扑了个空,家里人说是去培训基地上课去了,车子便又转到了培训基地门口停下。
钱思远从车上下来,先对着车窗整理了一下头发,把西装扣子扣上,挺直腰杆,气场一下变得不太一样了。
他今天回来,代表的是他的母亲,这趟寻亲之旅,对他而言,更像是带着母亲回娘家。
不能丢脸,因为这片土地上,他们认识的只有他的母亲。
“跟我来嘛,不晓得孔二爷在上课没有,如果在上课,还要等他下课。”肖磊和门卫大爷打了声招呼,便领着三人往基地里走去。
“这位孔二爷是怎样一个人?”钱思远问道。
周砚给他介绍道:“孔二爷是如今孔派的当家人,嘉州名厨,国家特级厨师,厨艺精湛。这十几年来在基地开班授课,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培训了嘉州地区数百名厨师,门下弟子众多,深受敬重。我们师爷孔怀风……”
钱思远听得连连点头,对孔家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你上回倒是听得挺认真,你师叔祖说的话都记住了。”等周砚讲完,肖磊笑道。
“师门传承,当然得认真听。”周砚笑着点头。
他可不光是认真听了,甚至还亲眼旁观了孔派二代家传到三代传承发扬光大的全过程。
有颗冥顽不灵的石头,学厨的时候可没少挨骂。
肖磊脚步一顿,看着院角摆着的主编躺椅有些晃神。
上边半躺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旁边凳子上放着一台收录机,调低了音量,传出的是单田芳的评书声。
“师叔!”肖磊上前喊道。
孔庆峰悠悠睁开眼,看着站在跟前的肖磊,又看了眼周砚,笑着道:“石头,小周,你们怎么来了?今天不办坝坝宴也不开店?”
“这两天没日子,不办席。”肖磊笑道。
“师叔祖。”周砚也喊了一声,笑着道:“我可忙着呢,等会还要回去炒菜呢。”
“这两位是?”孔庆峰已经注意到了一旁站着的钱思远和小王,两人穿着板正的西装,头发也梳的一丝不苟,看着不像本地人。
“师叔,给你介绍一下,他叫钱思远,是从美国回来寻亲的华侨。”肖磊介绍道。
“孔二爷你好,我是钱思远。”钱思远上前一步,伸出了右手。
“哦,美国回来的啊?”孔庆峰坐在椅子上和他握了一下手,笑着道:“姓钱?以前嘉州哪家大户出去的?说不定我还认得到。”
钱思远说道:“我母亲叫孔思敏,今天早上肖师傅带我去了一趟临江,有两位老人说我母亲有个弟弟叫孔怀风。”
“孔思敏……思敏姐!”孔庆峰的眼睛慕然睁圆,霍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看着钱思远呼吸变得有些急促,声音则是多了几分颤抖:“你说你是思敏姐的儿子?此话当真?可有凭证?”
钱思远从胸前口袋里摸出一块手帕,展开之后里边是一块葫芦玉佩,缺了一角,背后刻着‘才思敏捷’四个小字。
孔庆峰伸手接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