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挽君归(重生) 沐烽烟

47. 面圣

小说:

挽君归(重生)

作者:

沐烽烟

分类:

穿越架空

正当归宁因为箭头之事担忧愁闷之际,屋外传来淅淅索索的响动。

原是南烟踏着夜色归来。

眼下局势紧迫,最要紧的还是赶快解救乐巧,其他的事只能暂缓。小周王曾说那不过是一支普通的箭头,萧元绰再有能耐也不可能通过一只没有任何标记的箭头查到徐四公子头上,归宁不自觉开始自我安慰起来。

此刻刚归来的南烟进屋跺了跺冻得冰冷的双脚,烤了烤冻僵的手,才进屋见归宁,道:“大爷一到,就让太夫人带着我们几个丫头回来了,现在太夫人已经回了自己的院子。”

归宁见她双耳冻得通红,关切道:“吃饭了吗?”

南烟无奈道:“吃什么呀?赵府都乱成一锅粥了。”

归宁对香冬道:“你去吩咐厨房,用煨着的鸡汤煮几碗面,再炒一盘脆嫩的肉丝豆芽,送去给太夫人那边。一碗面,再炒一盘葱爆羊肉,送来这里。”

归宁将一盘梅花糕端过来,“你先吃一些垫垫。”

南烟拿了一块,边吃边道:“乐巧姑娘被关进了柴房,门外有人守着,我没见着人。据赵太太说,她这几日一直卧床养病,不可能是她。”

“可咱们家大姑奶奶和太夫人厉害呀,硬是逼着赵太太撒手不管乐巧的事了。就算是乐巧冤枉,赵太太也坚决不插手。”

归宁不解,“赵太太怎么了?”

南烟道:“大姑奶奶哭得肝肠寸断,寻死觅活,已经让赵太太难做人,偏偏又遇到咱们家太夫人这种人,赵太太就是十个心眼子也斗不过呀。”

“太夫人的为人处世夫人最是清楚不过,惯会以弱欺强,如今又占着理,当着一众亲友的面,借赵太太纵容乐巧这个由头,把赵太太说得里外不是人,偏偏还不带一个脏字。赵太太是有苦说不出,差点儿气得晕厥过去。一气之下说出,乐巧的事她不管了,也落个清净等话。”

“赵太太撒手不管,一切由赵二爷主持,他已经去了大理寺报案,明日开堂。”

南烟忍不住眼圈一红,“乐巧姑娘这次恐怕凶多吉少了。”萧元荷本身就得赵明敬宠爱,背后又站着萧家,死的还是赵家嫡孙。

乐巧一介孤女,到了公堂上更是只有让人拿捏的份儿,不管是不是她,这罪名也落定了。

归宁细细听完道:“你明天去一趟栖迟别院,务必见到那里的主子,让他想想办法。”她一内宅女子,无法插手官场上的事,这要看小周王怎么周旋了。

昨日已经让柳妈妈传了信,可她担心没寻到人,明天打算再让南烟去一趟。

南烟知道,这个主子已经不是徐四公子,而是昨日她们见到的那个神秘人。

厨房很快送来了饭菜,南烟囫囵地吃了一碗面,道:“明天要不要派人去围观审案的事?”

归宁略略点了点头,“让你舅舅暗中去瞧瞧吧。”

南烟又叹了一声,“我听说有的大人审案,不分三七二十一,先打十大板。就乐巧那身子,恐怕两板子都熬不住。”

归宁没再接话,乐巧毕竟是七殿下留在世间的唯一一条血脉,可也是最见不得光的身份。

**

且不论二人如何忧心,该来的总是来了。次日,本该休假的大理寺见有官员来报案,不得不升堂办案。

至于小周王,昨日与归宁辞别后,就去了明渊寺,很晚才回栖迟别院。今日一大早,竟然破例去了皇宫,这事唯有他身旁的护卫雷驰知道,旁人无一知晓。

雷驰阻拦道:“殿下一定要入宫吗?”

朱君澜道:“我偷偷摸摸回到京师本就名不正言不顺,正好借此机会向皇上禀明此事。”

“福王殿下已逝,乐巧不过是一名女子,翻不起多大的浪,妥善安置还能为皇上迎来美名,何乐而不为?”

小周王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当今皇帝刚刚继位就宣布解除海禁,可这也加重了海寇作乱,正是因为有周王这样的藩王坐镇福建,才保得一方平安。

所以皇上对周王倚重还来不及,不会因这点儿小事迁怒于他。

而一切也果真如他所料,正在御花园陪爱妃赏花的皇上,看到秉笔太监手中的信物,知道是何人求见,立刻丢下美人儿,去了御书房。

连传话的太监见皇上此举,都稍稍吃了一惊。饶是内阁大臣要见皇上,都要吃半日的闭门羹,小周王的脸面还真是大呀。

甫一见面,九五之尊的帝王便温声问道:“君澜这次进京是有什么大事?”

朱君澜脊背挺直地跪在地上,叩首道:“皇上,臣是来请罪的。”

帝王微疑,面色不改,话语间却多了几分威严:“你说。”

朱君澜将福王生前所托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还将信物呈上,“皇上,臣受人之托来京寻人,请皇上裁夺。”

帝王听罢,笑着让太监将人搀起来,道:“朕当是什么大事,原来是替七弟寻女。七弟虽已过世,可也是朕的胞弟,朕岂能袖手旁观?这女子既是我皇室血脉,就不可随意被人糟践。”

“你既然已寻到这人,就按七弟生前嘱托安置吧。念在她身上留着七弟的血,朕赐她黄金百两,以安余生。”

朱君澜并未起身,而是道:“只不过这女子牵扯进一起家宅命案中,已被大理寺传唤上堂。”

皇帝问道:“什么案子?”

朱君澜将赵家的事说了,也连带说了赵家二奶奶萧元荷出身弘文伯府。

听到弘文伯几个字,皇帝又念叨了一遍,“可是曾经救驾而亡的弘文伯萧家?”

朱君澜乃福建藩王之子,对京城之事并不清楚,但萧家是恩人宋大人的岳家,自然打听的多了些,知道些情况,答道:“正是。”

皇上略略沉吟,对一旁的秉笔太监吩咐道:“陈葆,你马上出城,去大理寺,亲自盯着审理此案,务必要公道。”

转头又对朱君澜道:“你再多等些时日,待事情了结之后,你再按照七弟的遗愿安置便是。”

朱君澜作为地方藩王世子,无权插手京城任何政事,这才求到皇上面前。如今有了皇上派人盯着审理此案,乐巧便多了一分希望。

有了皇上这句话,他很识趣的退了下去。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